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将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9a B.1﹣8a C.12a D.8a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所以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3、下列关于水净化过程中常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4、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亮氨酸是氧化物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5、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6、能除去铁锈的试剂是()A.氯化钠溶液B.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水7、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8、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9、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又知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3 B.46 C.92 D.9610、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11、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1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 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13、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14、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15、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反应为:,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B.反应前后有三种氧化物,且常温下都为固体C.其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反应中只有锌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16、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
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6 B.8 C.14 D.2017、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18、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D.稀有气体19、下列各组物质不能验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稀盐酸B.MgSO4溶液Fe CuC.Mg FeSO4溶液Cu D.MgSO4溶液 Fe Cu(NO3)2溶液20、在下列四种含有氯元素的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A.Cl2B.NaCl C.HClO D.KClO3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1) A装置相比其他固液常温装置,优点是_____;(2)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验满的方法为:_____;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
(4)若用图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通入;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D烧杯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B处的现象是_____;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根据下图实验装置,请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止水夹,___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3)用H2O2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用装置F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O2体积,另一仪器名称为_____,在F中气体应从导管_______(填“b”或“c”)端通入。
(5)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
①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
用装置E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______的物理性质;用装置C而不用装置D收集甲烷,原因是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证明CH4中含有氢元素:检验其纯度后,___________。
3、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如A图所示实验中,实验结束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瓶内原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答一条);(2)通过B图实验中的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是____;(3)C图实验中,实验前预先向水中加入适量硫酸钠的作用是____;(4)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时,量取水的操作如D图所示,其他操作均正确,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5)E图实验中所体现的微观实质是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⑧_____。
(2)当制取较多量CO时,制取装置的仪器组合是_____(填序号),化学方2程式是_____。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①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
②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生成氨气。
③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到氨气变成蓝色:氨气遇到浓盐酸时产生白烟(生成Cl固体)。
NH4Ⅰ.制取氨气的装置与实验室用_____(填“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装置相同。
Ⅱ.若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应为_____(填“m”或“n”)端,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2、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图1),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a名称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装置___________(填“A”、“B”或“C”)来制取,在加入药品前,应先___________,实验时还需补充一种用品,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_______(填写试剂名称)。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____(填“b”或“c”)端进入。
写出将该气体通入D装置时的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_。
(4)若进行如图2的实验改进,底部刺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以浸入或者离开白醋,它相当于图中的____________(填“A”、“B”或“C”)装置。
图2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选用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苹果中富含苹果酸,具有增强消化,降低有害胆固醇等作用,苹果酸的分子式为 C4H6O5 请计算:(1)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2)苹果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最简整数比)(3)13.4g 苹果酸中含 C 元素质量_________克?(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0.1)2、一些骗子常用黄铜冒充黄金骗取钱财,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黄铜是锌和铜的合金,他取一定量的某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分4次加入等质量的同一稀硫酸,每次均充分反应。
实验过程中有关物质的用量及质量测定记录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所取黄铜样品的质量为___________ g;(2)第4次实验结束后溶液的pH __________7(填“>”、“=”或“<”);(3)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要求有解答过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A2、D3、A4、C5、C6、B7、C8、C9、B10、B11、B12、B13、B14、B15、C16、A17、A18、B19、B20、B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若熄灭则已满,反之则未集满装置漏气 a 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大变红 CO2+H2O=H2CO32、长颈漏斗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水,至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后,水柱高度不变 A 2H2O22MnO2H2O+O2量筒 c B 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有水珠产生,则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3、点燃红磷前弹簧夹没有夹紧胶皮管,点燃红磷后伸入瓶中时太慢;溶解性与溶质的种类有关;增强水的导电性;偏小;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了水分子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长颈漏斗①②⑦⑧ CaCO3+2HCl=CaCl2+H2O+CO2↑高锰酸钾 n把湿润的红色试纸放在m导管口处,若试纸变蓝则集满2、长颈漏斗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b 澄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锌粒和稀硫酸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134;(2)24:3:40;(3)4.82、(1)11.3g ;(2)<;(3)9.8%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