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简介
●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正式成立于2009年10月20日,由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华南师范大学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部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评价中心、《(中)小学德育》杂志社等4个单位合并而成,是直属学校的二级机构。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秘书处、广东教育督导学会秘书处附设在本研究院。
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是华南师范大学彰显师范教育特色、构建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体系,以培训、研究、管理咨询、期刊出版等业务活动强化华南师范大学为基础教育服务功能的重要窗口。
➢职能定位
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是华南师范大学面向基础教育提供各种职后非学历培训项目的统筹机构,通过对各种有关基础教育培训项目的统筹推广、协调、项目开发、项目实施以及项目评估、项目绩效考核等质量保障机制,打造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培训的优质品牌。
➢目标定位
作为学校面向基础教育提供各种职后培训项目的统筹机构和资源整合平台,其目标定位是通过整合校内外、国内外以及粤港澳台教师教育优质资源,开发并实施高质量的培训项目,构筑一个立足国内、辐射粤港澳台的高水平、高层次的中小学校长、中小学教师及教育行政领导干部培训平台,开展基于研究基础上的
各种教育培训项目,打造教育培训的高端品牌,力争做到全省最优、全国领先、国际知名。
同时,强调面向基础教育的科研服务和管理咨询服务功能,通过开展应用性教育研究项目以及促进研究成果在教育实践中的转化和应用、开展对学校和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的管理咨询等活动发挥对基础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的科研引领和科研辐射作用,打造面向广东乃至全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科研服务和管理咨询服务高端品牌。
➢主要业务内容
⏹培训业务: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小学中层干部培训、教育行政领导干部培训、中小学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等各有关基础教育的职后培训项目,包括国内培训项目与国际培训项目。
培训业务由学院下设的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教育行政培训中心、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3个培训机构负责实施。
⏹研究业务:各种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密切相关的应用性教育研究项目,以及研究成果在教育实践中的转化、应用和推广,发挥对基础教育的科研引领和科研辐射功能;培训科学的相关研究,加强对各种培训对象的专业成长需求、专业成长规律、学习规律、培训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加深教育培训的学术内涵,增强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研究业务由研究院下设的教育领导力发展研究中心、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中小学德育研究中心、教育质量监测与督导研究中心、教育政策与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教育经济与财政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民办教育研究中心9个研究机构负责实施。
⏹管理咨询业务:为中小学校提炼总结办学经验和管理理念,对中小学办学经验进行系统梳理和理论提升,打造和提升学校品牌;提供各种面向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中小学校的专项诊断和管理咨询服务,如新建学校发展支持方案、学校国际化发展策略支持方案、教师成长与团队建设支持方案、学校特色打造支持方案等;参与制定区域性基础教育发展规划并提供规划实施的支持性方案。
管理咨询业务由学院下设的中小学管理咨询中心负责实施。
⏹期刊出版业务:以《(中)小学德育》《现代教育论丛》两本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为平台,及时反映各地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的最新成果与经验,研究与探讨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为中小学校提供对外宣传的窗口,为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成果提供展示与交流的载体,为教育工作者立言立说提供坚实的阵地。
⏹其他业务:不定期开展“南粤教育领导力大讲堂”,宣扬和推广最
先进和最前沿的教育领导力理念;不定期开展“南粤教育论坛”,为中小学校长、教育行政领导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提供与来自粤港澳台以及国内外的同行进行思想交流和碰撞的平台;开办“南粤教育书会”,通过“读书品评”与“著书推荐”等系列活动为中小学校长、教育行政领导干部、骨干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教育主张和教育思想的平台。
➢领导成员
院长(兼)吴颖民研究员、博导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
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主任
广东省副总督学、广东教育督导学会会长常务副院长王红教授、博士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常务副主任
广东教育督导学会副秘书长
广东省中青年教育工作者委员会副会长
香港教育学院亚太教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副院长刘良华教授、博士
●项目介绍
➢研究项目
⏹《中小学名校长成长路径与名校长培训的实效性研究》(广州市课题)
⏹《中小学名校长成长路径及培养策略研究》(教育部课题)
研究目的:通过构建校长胜任特征模型和名校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确立名校长所具备的素质特征和素质结构,探索名校长的成长规律;在研究的基础上,以研究成果为指导,并借鉴国外最新的校长培训模式构建名校长的培训模式、培训内容、课程模块和培训环节,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既具有理论支撑又切实可行的名校长培养方案,以提高名校长培养的实效性。
⏹《基于EPF方法的学校效能提升路径分析研究》(教育部课题)
研究目的:运用教育经济学研究中的“生产函数”方法研究中小学学校效能
问题,探求影响中小学学校效能的各种要素及其作用机制和作用参数,探求中小学学校效能提升的有效途径,为中小学学校整体效能提升提供有实效的支持性方案。
➢培训项目
⏹计划内项目与自设创新项目
1.国家项目
承担教育部国培计划下达的培训任务。
2.省内项目
承担广东省教育厅下达的中小学校长、中小学骨干教师等培训任务。
3.自设创新项目
接受不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培训机构的委托,根据需要自行设计培训项目。
⏹综合项目与专项项目
1.综合项目
根据需要设计的涵盖多种培训内容、以教育综合能力和素养提升为目的的培训,如教育领导力项目、名校长培养项目、名教师培养项目等。
2.专项项目
根据需要设计的针对某一种专项问题、以某一种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为目的的培训项目,如新课程改革专项培训、中小学校长战略管理培训、中小学校长科研能力提升专项研修、教育局长区域战略管理培训、中小学校长(教育局长)教育创新与变革引领能力提升等。
⏹短训项目与研修项目
1.短训项目
根据需要设计的综合或专项的在短期内(3天-15天)集中学习的培训项目。
2.研修项目
根据需要设计的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学习周期较长(集中学习3周以上,或在一定时期内分阶段持续性学习)的综合性培训项目;如名校长培养工程、名校长访问学者计划、名教师访问学者计划,教育局长访问学者计划(入选培训人员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华南师范大学进行培训学习,采用导师负责制,为访问学者配备资深教授作指导教师,导师个别指导与集中培训相结合,同时,访问学者要安排一定时间到导师所在院校,在导师指导下从事教育教学实验或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等。
⏹非学历培训与学历培训
1.非学历培训
培训后颁发结业证书,不授予任何学历的长、短期培训项目
2.学历提升培训
与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及各个学院联合开办的各种研究生课程班
与英国阿伯丁大学合作的“2+1”教育管理双硕士学位项目(洽谈中)
与香港教育学院合作的“2+1”教育管理双硕士学位项目(洽谈中)
⏹国内项目与国际项目
1.国内项目
各种主要在国内学习的长、短期培训项目
2.国际项目
到国外进行为期3周—3个月的实地跨文化学习与交流培训项目
(1)ELLE(EducationalLeadershipLearningExchange)
✧中美中小学校长教育领导力发展学习与交流(与美国范德堡大学、纳
什维尔教育局合作)
✧中英中小学校长教育领导力发展学习与交流(与英国阿伯丁大学合作)
✧中美教育局长教育领导力发展学习与交流(与美国范德堡大学、田纳
西州教育厅合作)
✧中英教育局长教育领导力发展学习与交流(与英国阿伯丁大学合作)
✧中加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合作)
✧中美中小学生专题夏令营互换交流项目(与美国范德堡大学、纳什维
尔教育局合作)
培训目标:致力于拓展中外中小学校间深层次的学习与交流,为国内中小学校长、教育工作者提供与国际同行近距离对话与交流的机会,同时也为中外基础教育间的实质性交流创造机会,并通过深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中小学校长及教育行政领导干部的教育领导力。
项目构成:包括专家讲座、“影子校长”实践、学术论坛、学校实地参观、当地风俗文化体验、教育文化考察等环节。
项目特点:
①双向交流,国际项目捆绑式发展;
②以项目合作大学间的合作为平台,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
合为支持,多方共同合作,合作基础坚实、稳固,培训资源丰富;
③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引入项目合作国家最新的培训模式和培训工具;
④以培训促合作,促进参与培训项目的国内中小学与合作国家中小学及校长的“结对”发展;
⑤教师水平高,管理严格,各国知名专家学者共同组成培训师资队伍,并成立专门的课程设计小组确保培训方案的高水平、高质量。
(2)SALE(StudentsAffairsLearningExchange) 中美学生事务管理学习与交流
培训目标:选派优秀的学生事务管理者与美国同行交流,为学生事务管理从业人员提供一个开阔视野、国际交流的平台,通过在美国的理论学习以及实践学习(影子辅导员),提升学生事务管理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推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专业化。
项目构成:包括学生事务管理名师讲座、学生事务管理者国际论坛、学生事务管理参观、“影子辅导员”实践、教育文化考察等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