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 (3)
6.老山界
陆定一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语文 • 学校:大理州鹤庆县第二中学 • 执教教师:孙 武
陆 定 一
•陆定一,生于作1者9简0介6年,江
苏无锡市人。曾任八届中央政治 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 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顾问委 员会常委。长征时,在红军第一 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 部工作。
写 表
天 下午 山顶 任务完成,征服老
格
山界
第二次自主学习
三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老山界是一座难翻的山。其“难”表 现在哪些方面呢? 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中勾画出有关 的句子来。
走路难
睡觉难
吃饭难
处境难
2、面对这般重重困难,我们 细 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表现 读 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性格? 品
走路难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课堂小结
本文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 叙述,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 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 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 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 义精神。
课后作业
熟读《老山界》
味
睡觉难 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合
吃饭难 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作
探
处境难 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 究
表现红军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 、团
结互助的力量。
教师寄语
正是由于无数革命先辈的顽 强拼搏,努力奋斗,我们才拥有 今天安全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我们,作 为祖国的未来一定要铭记历史、 珍惜当下。
2、本文是不是这样安排的呢?
三 一、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1)。 部 二、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2—33段)。 分
三、说明翻越老山界的意义(34段)。
时间 地点 活动
小
下午
山沟、 瑶民家
与瑶民攀谈,宣传红军 政策,使瑶民理解了红
第
军。
组 合
一 天黑 山脚下 准备爬山
作
天 半夜 山路上 半夜露宿
填
第 黎明 雷公岩 翻越雷公岩 二 以后
一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在文中勾画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 尝试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2.写文章首先得有条有理、顺序清楚。本文以 什么为顺序呢?
时间变化 地点转移
理清层次结构 二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记叙一件事,文章结构一般如何安排? 交代起因,记叙经过,说明结局。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把握文章内容,掌握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 移记叙一件事情的方法。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红军翻越老山界的 “四”难。 4.感受并传承长征精神,培养乐观坚强的生 活意志
当堂检测
为下列加线字注音: 惊惶(huáng )呜咽( yè ) 咀嚼( jué ) 矗立(chù ) 蜷缩(quán ) 点缀(zhuì) 落下( là ) 酣( hān)然入梦 军阀( fá ) 缴租( jiǎo ) 欺侮(wǔ )
2、解释词语
• 惊慌 • 呜咽 • 酣然入梦 • 矗立 • 苛捐杂税 • 景致
• 惊慌:惊慌,害怕慌张。惶,恐慌。 • 呜咽:低声哭泣或形容凄切的水声或琴声。 • 酣然入梦:甜美、畅快入睡。酣然:喝酒畅快的
样子。
• 矗立:高耸地立着。 • 苛捐杂税:指反动统治下的繁重捐税。 • 景致:风景。
第一次自主学习
时代背景
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 的第一座大山。其主峰海拔2141.5米, 为华南第一高峰,素有“五岭极顶, 华南之颠”之美誉。1934年1月,中 央红军在湘江与国民党军队经过惨烈 的激战,损失惨重,退入了山高路险 的猫儿山,开始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 历程。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朱 德、叶剑英等一代革命伟人率中央红 军三军团、中央军委纵队、后卫五军 团、八军团日夜兼程翻越老山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