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儿科学题库

中医儿科学题库

3.儿科用药应当谨慎,治疗热病要顾护,治疗虚证要顾护一,急当治其,缓则治其。
4.小儿科病理特点主要表现在、、、。
5.小儿发病容易,尤其突出表现在易于发生、、三个疾病及方面。
6.小儿发病后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的迅速转化,即。
7.望神色,包括望和。
8.望神包括望、、、等,但望神以最为重要。
9.望神主要辨与。
10.儿的生理特点可概括为、、、。
四、名词解释
1.怀胎十月2.养胎3.纯阳学说4.脏腑娇嫩,形气未充5.稚阴稚阳项选择
1.B 2.D 3.A 4.B 5.A
6 7.C 8.B 9.D 10.A
二、多项选择题
I.2.3.4.5.
三、填空题
1.巫方2.纯阳3.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4.《小儿卫生总微论方》5.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疾
C.阴常有余D.肝常有余E.肝常不足
5.小儿囟门迟闭及头围大于正常者,多见于下列哪些疾病。( )
A.头小畸形B.脑积水
C.脑膜炎D.佝偻病E.脱水
三、填空题
1.《山海经》中所载的是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科医生。
2.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提出婴幼儿体属的观点,论述了小儿脉法及惊、痫等疾病的证治。
3.北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决》归纳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为、、。对儿科临床有直接指导意义。
A.望精神B.望意识
C.望体态D.察目E.察舌
3.面色黄而晦暗如烟熏,辨证属( )
A.湿热B.寒湿
C.虚寒D.虚热E.气虚
4.儿皮肤疹细稠密,色如玫瑰,热退出疹,常见于( )
A.风痧B.丹痧
C.奶麻D.荨麻疹E.麻疹
5.儿科对于几岁以下小儿常以看指纹作为望诊内容之一。( )
A.1 B.3
C.4 D.6 E.2
A.洪脉B.滑脉
C.数脉D.迟脉E.弱脉
10.儿四肢挛急抽掣,属( )
A.痹证B.痿证
C.惊风D.寒证E.虚证
四、多项选择题
1.小儿发病容易,尤其突出表现在易于发生( )疾病。
A.心B.肺
C.脾D.肾E.时行疾病
2.面色青多见于( )
A.惊风D.寒证C.湿证D.热证E。血瘀证
3.舌苔白腻的多见于( )
6.小儿便稀无臭多见于( )
A.伤食积滞B.肠腑湿热
C.虚寒泄泻D.肺热移肠E.脾胃气虚。7.小儿右胁肋下按及痞块,明显增大,属( )
A.脾肿大B.粪块
C.肠痈D.肝肿大E.虫团
8.汤剂处方用药总量,乳婴儿用成人量的( )
A.1/6 B.1/3-1/2
C.2/3 D.1/4 E.3/5
9.小儿气分热盛多见( )
第三章儿科临证概要
同步综合练习
一、名词解释
1.疫疠2.杨梅舌
3.水疝4.狐疝
5.斑6.疹
7.胎粪8.谵语
9.郑声10.顿咳
11.解颅12.臖核
13.脏腑辨证14.宣肃肺气法
15.清食导滞法16.吐舌
17.弄舌
二、填空题
1是先天因素的主要病因。
2.小儿外感因素致病者最为多见,外感因素包括、、、、、六淫和。
5.自古以来,我国有给初生儿祛除胎毒的传统方法,给小儿服用少量具有作用的药液,可以减少发病。
6.婴儿喂养方法分为、、三种。
四、名词解释
1.马牙2.螳螂子
3.胎毒4.补授法
5.代授法6.人工喂养
五、简答题
何为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优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A 4.C
二、多项选择题
1.2.
三、填空题
1.24 32 21 26 2.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3.徐之才
4.3 1.5 5.清热解毒6.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
四、名词解释
1.马牙:新生儿上腭中线和齿龈部位有散在黄白色、碎米大小隆起颗粒,称为“马牙”,属小儿特殊的生理状态,会于数周或数月自行消失,不可挑刮。
2.螳螂子:新生儿两侧颊部各有一个脂肪垫隆起,称为“螳螂子”,属于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有助吮乳,不能挑割。
A.钱乙B.扁鹊
C.巢元方D.张仲景E.薛己
4.明代薛铠、薛己父子精于儿科,在其以下哪一著作中论小儿各科病证221种,列医案1540则。( )
A.《活幼口议》B.《保婴摄要》
C.《育婴秘诀》D.《幼幼新书》E.《幼科发挥》
5.下列哪位医家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的生理特点( )
A.吴鞠通B.陈复正
A.杨梅舌B.面颊潮红
C.口唇周围苍白D.肤红如锦E.红色疹点
五、简答题
1.何为阴阳斑及其临床意义?
2.小儿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及小儿患病后易趋康复的原因?
3.为什么小儿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寒热虚实的迅速转化?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疫疠:是一类有着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易于流行等特点。
3.纯阳学说:“纯”指小儿先天所禀之元阳未曾耗散,“阳”指小儿的生命活力,如旭日之初生,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生理现象。“纯阳”学说概括了小儿在生长发育、阳充阴长过程中,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
4.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脏腑即五脏六腑;娇,指娇弱,不耐攻伐;嫩,柔嫩。形指形体结构,即四肢百骸、肌肤筋骨、精血津液等;气指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充,指充实。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说小儿时期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形态发育都未曾成熟,生理功能都是不完善的。
A.湿热内蕴B.寒湿内滞
C.食积内停D.食积化热E.气阴不是
4.儿科问诊时,个人史包括( )
A.生产史B.民族
C.年龄D.喂养史E.生长发育史
5.肢体瘫痪不用,强直屈伸不利为硬瘫,其病因多为( )
A.阴血亏虚B.风邪阻络
C.肝肾亏虚D.瘀血阻络E.脾胃湿热
6.滑脉可见于( )
A.热盛B.痰湿
C.气虚D.血虚E.食滞
5.稚阴稚阳:阴,指体内精、血、津液及脏腑、筋骨、脑髓、血脉、肌肤等有形之质;阳,指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稚阴稚阳学说说明小儿时期,无论在物质基础还是生理功能方面,都是幼稚娇嫩和未曾完善的。
五、简答题
答:变蒸学说是我国古代医家用来解释小儿生长发育规律,阐述婴幼儿生长发育期间生理现象的一种学说。变蒸之名,始见于王叔和《脉经》,变者,变其情智,发其聪明;蒸者,蒸其血脉,长其百骸。小儿生长发育旺盛,其形体、神智都在不断地变异,蒸蒸日上,故称变蒸。此学说的意义在于总结出婴幼儿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但每经过一定周期,则显示出特殊的变化发展;在小儿的周期性生长发育显著变化中是形、神相应发育,同步发展的;说明婴幼儿生长发育经历着一个逐步减慢的过程。
2.杨梅舌:舌起粗大红刺,状如杨梅,称为杨梅舌。
3.水疝:阴囊睾丸肿大不红,照之透红,为鞘膜积液之水疝。
4.狐疝:阴囊肿物时大时小,上推可消,为小肠下坠之孤疝。
5.斑:点大成片,不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者,称为斑。
6.疹:点小量多,高出皮肤,压之褪色者,称为疹,
7.胎粪:新生儿生后3-4天内,大便呈粘稠糊状,墨绿色,无臭气,日行2-3次,称为胎粪。
第一章中医儿科学基础
同步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史书中明确记载的最早儿科医生为( )
A.巫方B.扁鹊C.钱乙
D.巢元方E.孙思邈
2.相传至今,我国最早的儿科专著为( )
A.《山海经》B.《诸病源候论》C.《小儿药证直诀》
D.《颅囟经》E.《五十二病方》
3.下列哪位医家被誉为“儿科之圣” ( )
9.新生儿的头围一般为( )
A.26 B.28
C.44 D.34 E.20
10.“变蒸学说”最早见于哪本书。( )
A.《脉经》B.《诸病源候沦》
C.《颅囟经》D.《温病条辨》E.《山海经》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著作为明代名医万全所著的儿科专著。( )
A.《幼科发挥》B.《育婴秘诀》
C.《保婴撮要》D.《片玉心书》E.《幼科铁镜》
16.囟门凹陷名曰;囟门高凸,名曰·
17.按皮肤主要了解、、情况。
18.儿科基本脉象,分、、、、、六种。
19.八纲辨证中的是辨别疾病性质的总纲领。
20.清热解毒法具有、、作用的治法,用于证侯。
三、单项选择题
1.历来儿科医家在四诊中最为重视( )
A.望诊B.闻诊
C.问诊D.切诊E.叩诊
2.望神以( )最为重要。
10.面色赤多因血液充盈面部皮肤络脉所致,多为证,又有、之分。
11.面色白多是、所致,多为证、证。
12.舌苔由所生,新生儿多见苔。
13.上下臼齿间腮腺管口红肿如粟粒,按摩腮部无脓水流出者为,有脓水流出者为14.指纹辨证纲要可以归纳为、、、。
15.恶寒发热为证,寒热往来为证,但热不寒为证,但寒不热证。
A.毒性药类B.益气药类C.养血药类
D.破血药类E攻逐药类
三、填空题
1.男子一岁,女子一岁,才是婚育的最佳年龄。
2.胎儿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最重要的营养素是、、。
3.北齐一提出,在妊娠的第1、2个月,要“饮食精熟,酸美受御,宜食大麦,无食
腥辛之味”。
4.妊娠期间要控制房事,特别是妊娠头个月和最后个月,应当禁忌房事。
第二章儿童保健
同步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胎儿保健,首先要从( )开始。
A.营养B.受孕C.调养
D.择偶婚配E.孕三周
2.新生儿娩出后,多长时间就要断脐。( )
A.5-6分钟B.10分钟左右
C.2分钟D.30分钟E.7-8分钟
3.一般生后多长时间即可给小儿吸吮乳房。( )
A.30分钟左右B.5分钟左右
7.儿科辨证方法中最为常用的三种为(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