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青铜器保护修复理念_原则的探讨

对青铜器保护修复理念_原则的探讨


) , 男 , 1985年毕业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 , 中国国家博物馆 文物修复保护 , 研 究馆员。北京 丰台区石 榴庄西街
248 号 邮编 : 100079, E m ai:l ch zh t5055 @ s ina. com
88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2 卷
性、 可再处理性、 可识别性等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 , 这些理念及原则都具有科学性和指导意义。尽管西 方文物修复理论已相当成熟 , 各类文物的修复均有 章可循 , 但它们大都是基于西方的特定历史文化背 景和西方特有的文物而提出的 , 有些东西并不适合 我们, 这是因为各自的国情不同 , 中国独特的传统文 化背景与西方有着较大的差异 , 再加之各地区文物 的种类也与西方不尽相同 , 所以处理文物的原则、 方 法也不能相同, 不能机械地套用西方的理念和标准。 但是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 中外青铜文物工 作者的修复理念、 原则也在相互渗透、 相互融合 , 相 互借鉴。中国许多传统的青铜器修复工艺、 方法不 但不能丢, 还要在借鉴西方先进理念的基础上发扬 光大, 用来指导中国的文物保护修复实践 , 并形成体 系化。由于中外文化背景的不同, 在对待青铜器修 复理念、 原则以及方法的应用等方面中西方也存在 着较大的不同。 2 . 1 西方认为中国的传统修复一直以来缺少修复 方案的制定 , 修复环节的记录及修复后的报告 中国地大物博, 文化积淀深厚, 原有的文物加之 改革开放后出土的文物数量巨大, 一边是大量待修 复的青铜文物, 一边是寥寥无几的青铜文物修复人 员 , 从青铜器的数量和专业人员的配比上 , 二者很不 相称; 我国是文物大国 , 国家及地方的法规在不断地 出台和完善 , 虽然有不主张主动发掘的规定, 但各地 区的一些抢救性的发掘却是不断的, 尽管国家在这 方面加大了投入 , 但和大量待修复的文物相比 , 资金 上还是有很大的缺口 ; 由于经费上的原因 , 各地区在 业务培训方面就显得相对薄弱 , 尽管也有对所修复 文物制定修复方案的要求 , 但全国各地文物事业的 发展水平不尽相同, 执行起来也有差异, 这是目前我 国的国情。这些都和西方相对完好的文物与强有力 的资金支持无法相比。随着我国文物事业的不断发 展及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 , 目前我国文物系统也在 出台各类材质文物的行业执行标准, 这种情况正在 改变。 2 . 2 认为中国的传统修复前缺乏对文物的科学 、 严 谨的病害分析和必要的检测结果 由于中国是文物大国 , 各地的经济水平发展又 不一致 , 受经济条件制约, 全国绝大多数博物馆不具 备检测的条件, 除少数的大省博物馆能够做到外, 目 前还不能要求所有的博物馆都能做到, 这也是目前 我国的国情。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及国家 在文物事业方面投入的不断加大, 在一定的区域及 时间范围内这个问题将会逐步地得到改善 , 并终将
0 引

抢救工作。两者都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 践经验, 只不过研究的对象不同罢了。前者面对的 是不同症状、 不同病因的病人 , 后者面对的是不同原 因、 不同破损情况的文物, 都需要对同样症状、 不同 病因的对象进行具体分析, 然后应用到具体的实践 中去 , 用理论指导实践, 反过来用实践印证理论, 所 以文物修复不仅仅是技术活, 而是一项集复杂的脑 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于一体的一项研究工作, 是一项 专业性、 技术性、 实践性极强的研究工作。它涵盖了 历史学、 考古学、 博物馆学、 金石学、 金属工艺学、 美 术鉴赏学等学科。在实用技能方面又涉及冶金、 铸 造、 翻模、 雕刻、 钣金、 色彩、 油漆、 粘合、 焊接、 腐蚀、 作旧等方面, 而这些学科和实用技能并非相互独立 存在 , 他们是相互交织、 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 , 这种理 论与实践是互为因果关系。所以 , 当面对这么多的 学科及实用技能, 青铜文物医生 不但要熟练地掌 握它们用来抢救我们的文物 , 又要以一种修复理念、 原则作为支撑 , 也就是用一种指导思想来贯穿青铜 器修复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各项工艺。
第 22 卷 第 3 期 2010 年 8 月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SC IENCES OF CONSERVAT I ON AND ARCHAEOLOGY
Vo. l 22, N o . 3 A ug , 2010
文章编号 : 1005 1538( 2010) 03 0087 05


对青铜器保护修复理念、 原则的探讨
1
青铜文物医生 的工作性质
如同人们生病了要去医院看病一样, 青铜文物
的病害、 破损同样需要医治 , 当一件件残破不全的青 铜器经过文物修复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又焕发出青春 重新展现在广大观众面前时 , 有谁能知道这些破损 的文物就是通过 青铜文物医生 的手 , 按照中国传 统工艺采用整形、 焊接、 粘接、 补配、 作旧等全套工艺 使它们再生的。如同医院里的医生一样, 如果把骨 科、 外科医生使用的锤子、 凿子、 手术刀、 剪刀等工具 作为行医的器械来完成病人的抢救工作, 那么文物 修复工作者使用的则是他们手中的与前者相近的手 术刀等工具作为文物医生的行医器械来完成文物的
陈仲陶
( 中国国家博物馆科技部 , 北京 100006)
摘要 : 文物修复保护理念、 原则是保护修复工作者在实 际工作 中的指 导思想 , 是修 复者对 其保护修 复的文 物处理 到何种程度的一种度的把握。中西方文化 背景的不同产生了较大的差异 , 针对中 西方的不同 点进行了 理论性的探 讨 , 介绍了文物医生的工作性质 , 提出了 没有绝对标准 , 只有因病 施治、 原则 性与灵活 性的有 机组合、 不以 唯美至 上 的原则、 标准 , 强调了 将一件件包含着准确、 完整历史信息的文物流传给子孙后代 ,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的重要性。 关键词 : 理念 ; 原则 ; 标准 中图分类号 : K 876 . 41 文献标识码 : A
, 这是不同国度、 不同
历史文化背景之间在此问题上的不同反映。这种情 况可能是个别现象, 不是青铜器除锈中的主流 , 但也 有必要加以说明 , 以期引起注意。 中国的青铜器从制作、 使用、 埋藏到出土 , 历经 几千年的时间,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 它自身的铸造痕 迹、 使用痕迹、 埋藏中受各种腐蚀介质影响形成的各 种锈蚀及出土后的变化无不包含着 丰富的历史信 息 , 是研究青铜器历史、 文化、 青铜器铸造工艺等的 绝好资料, 如果把这些历史信息全部去掉了, 那 保 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 这一原则从何谈 起 ? 我们不可简单机械的把青铜器刚铸造出来的样 子称之为原状、 原貌 , 青铜器历经千百年的风雨 , 受 各种自然力的影响, 早已发生了不同情况的变化, 一 件青铜器摆放在那里 , 它的形制、 花纹、 锈色、 铭文都 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而作为重要价值之一的锈层 就已包含了文化的区域性 , 青铜锈蚀的区域性 , 是生 坑还是熟 坑以及 它的化 学成 分、 结构 等等历 史信 [ 4] 息 , 如果把一件完好的 青铜器磨得金灿 灿, 那它 所承载的历史信息、 研究价值也就没有了 , 那将是文 物历史价值的重大损失。根据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 准则 的规定, 保护的目的是真实的、 全面的保存 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 这项规定同样可 以应用在移动文物的保护上 , 保护处理文物是建立 在文物安全的基础之 上的, 如果不遵守 保护文物 原貌 的原则 , 不能够保障文物的安全, 那只能是对 文物造成损害。所以对于覆盖青铜器表面的浮锈 , 既然是无害锈 , 又具有审 美价值及历史沧 桑感, 那 么 , 这种有着古斑锈色的浮层还是保留为好。这又 是中西方对待青铜器锈蚀的不同之处。 以上的不同点是由于中西方不同的国情、 不同 的文化背景以及受经济条件等因素 的制约而形成 的。 2 . 6 除了不同处外, 在对待 可识别性 上, 也有相 互融合的地方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 中外文物工作者 的修复理念、 原则也在相互渗透、 相互融合 , 相互借 鉴。中国过去在传统青铜器修复补配环节后的 作
[ 2] [ 1]
第 3期
陈仲陶 : 对青铜器保护修复理念、 原则的探讨
89
方的不同之处。 2 . 5 在对待青铜器表面锈层的处理上, 中西方的观 点存在着不同 表现在对 文物原状、 文物原貌 的理解上, 前 些年一些欧洲的文物保护专家受我国某省文物考古 研究所之邀 , 对我们的青铜器进行除锈, 他们采用的 方法是将器表锈层彻底干净地打磨到露出黄亮的基 体 , 他们称之为真实的原貌
[ 3]
旧 上, 为了显示其高超的技法 , 往往将此处做的和 周边浑然一体 , 不露痕迹 , 这是中国传统青铜器修复 技术和国外修复技术的主要区别。但是这种在展示 高超技艺、 高超手段的方法的同时 , 这种技术也在另 一个层面上有违 文物的可识别性 的原则 , 虽然在 视觉效果上满足了一部分观众的寻求 , 但于研究人 员来说, 如果不是搞青铜修复的专业人员, 不通过一 定的技术手段 , 他们是不会一眼就看出修复补配的 地方的, 这往往会误导研究人员的分析而做出错误 [ 5] 的判断 。 西方在表现青铜器修复补配 的地方与我们不 同, 我们在参观古希腊、 古罗马的文物展览的时候, 往往会看到这样一些情景, 它们的文物在表现修复 部位的时候, 在修复的部位也做掩饰, 但这种掩饰是 一种近似周边效果但又能够区分出来的掩饰, 是不 经过任何专业训练的观众在一定的距离内一眼就可 辨识 , 更不会误导研究人员的判断 , 他们的这种理念 表现的就是真假有别 , 明明白白地告诉你真的就是 真的 , 假的就是假的 , 无论何时、 何年, 甚至若干年代 后给后来的专业研究人员 也是一种一目了 然的效 果, 不会对研究产生误导。反之, 你把假的做得象真 的一样, 那是误导, 是欺骗。在这点上我们汲取了西 方的理念 , 在表现青铜器修复补配的地方现在采用 了 内外有别 的方法, 即在文物展示的一面做到与 周边颜色浑然一体 , 看不出破绽, 又在观众看不到的 内侧部位也大体做上颜色, 但经仔细观察, 还是能够 区分出此部分是补配的。这是中国传统修复理念与 西方现代修复理念相互融合的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