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七部分中央银行的对外金融关系与业务往来教学课件
第十七部分中央银行的对外金融关系与业务往来教学课件
(一)巴塞尔协议
1. 巴塞尔协议的产生 2. 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
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银行资本的 定义和分类及资本标准的规定;风险权重的计算 标准;资本充足率的计算;过渡期的安排等。
中央银行学
3. 巴塞尔协议的作用与影响
(1)巴塞尔协议为国际银行统一监管提供了有效 的风险控制手段;
(2)巴塞尔协议将银行的表外项目纳入了银行资 产管理范围,减少了表外业务急剧扩张给银 行带来的风险,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最大突破, 有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
中央银行学
(二)中央银行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关系
1. 代表政府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活动 2. 与世界银行集团等国际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3. 参与国际清算银行活动 4. 参与区域性、地区性国际金融组织活动 5. 各国中央银行间的各种交流合作活动 6. 在国外需要的地方设立中央银行驻外代表处
中央银行学
1. 充当政府对外金融活动的总顾问和全权 代表
2. 与各国中央银行进行官方结算
3. 进行资本国际流动的调节管理和对外负 债的全面监测
中央银行学
4. 充当各国黄金和外汇储备的管理者 5. 进行外汇交易 6. 调节与监督国际金融活动 7. 发展与各国中央银行及各国际金融机构
的对外金融关系 8. 充当对外金融的总体发展战略的制定者
和作用
★方式:
一是通过特定的国际金融组织及共同认可的原 则进行常规性的协调;
二是各当事国之间进行Βιβλιοθήκη 临时性的政策磋商。★内容:
(1)汇率政策的协调。 (2)利率政策的协调。
中央银行学
★作用: (1)保持汇率稳定,促进国际贸易的发
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 (2)有助于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 (3)有利于促进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
中央银行学
第十七部分中央银行的对外金融关系与业务往来教学课件
中央银行学
第一节 金融国际化趋势与中央银 行的对外金融关系
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 二、金融国际化趋势 三、中央银行在对外金融关系中的地位
中央银行学
中央银行学
中央银行学
三、中央银行在国家对外金融关系 中的地位
(一)各国中央银行在对外金融关系中 的地位和基本任务
(3)巴塞尔协议为国际金融监管提供了统一的标 准和方法,使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成为可能 和必然。
中央银行学
(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该原则是巴塞尔委员会继1988年公布的巴塞尔 协议之后推出的又一份重要文件,它顺应了新的经 济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
★主要内容有:
(1)有效银行监管的先决条件;
(2)发照和结构; (3)审慎法规和要求;
第二节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 国际协作
一、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必要性 二、国际清算银行与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 三、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内容
中央银行学
一、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必要性
★第一,金融自由化、一体化趋势使各国金 融体系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它们的连锁 效应也使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要求越 来越迫切。
★第二,跨国银行的发展和资本国际化使国 际统一金融监管成为必要。
国际金本位体系始于1880年,它是一种以一 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为本位货币的国际货币制度。 2.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建立了一个 以固定汇率为基本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 森林体系。
3.牙买加体系
中央银行学
(三)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特点
★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根本动力有两个,一是清 偿力,二是稳定性。
(4)持续银行监管手段;
(5)信息要求;
(6)正式监管权力;
(7)跨国银行业。
中央银行学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具有重要意 义:
第一,该原则将风险监管扩展到银行业务的 各个方面,贯穿于银行运行的全过程。
第二,该原则强调建立银行业监管的有效系 统。
第三,注重建立银行自身的风险防范约束机 制,提高银行对各种风险的防范和监控能力。
中央银行学
★第三,传统的各自为战的中央银行监管 机制在金融创新迅速发展和国际游资的 冲击下必须作出调整。
★总之,为了控制世界金融体系风险,在 金融领域必须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
中央银行学
二、国际清算银行与金融监管 的
国际协作
★国际清算银行于1930年5月17日在瑞士 巴塞尔正式运营。
★国际清算银行以股份公司的形式对外发 行股本。
中央银行学
★国际清算银行的业务范围可以分为以下四 部分: 1. 商讨国际金融合作问题。 2. 从事货币和金融问题研究。 3. 为各国中央银行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4. 作为协助执行和各种国际金融协定的 代理和受托机构,为执行协定提供便利。
中央银行学
三、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内容
国际金融界在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方面取得了 一系列进展与突破,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巴塞尔协 议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以这两个标准来衡量,牙买加体系在稳定性上存在 一定的问题。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区域货币一体化。 二是国际间的货币政策协调得到了发展。
中央银行学
二、国际货币政策协调
(一)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国际经济和金融的一体化以及经济货币政策 溢出效应使得各国迫切需要稳定的国际货币 经济秩序。
第四,提出了对银行业持续监管的方式。
第五,推动了对跨国银行的全球统一监管, 促进了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中央银行学
第三节 国际货币体系与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协调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二、国际货币政策协调 三、不同国际货币体系下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
中央银行学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一)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无非有两条: 一是改革国际货币体系; 二是加强国际间的货币政策协调。
中央银行学
★从长期看,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是大 势所趋,但很难找到一个能为各国普遍 接受的改革方案。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国际间的货币政策 协调,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和运 用。
中央银行学
(二)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方式、内容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安排国际间的汇率; (2)确立国际储备货币; (3)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 (4)协调各国的经济政策。
★其中,国际间的汇率安排即国际汇率体系是国 际货币体系的核心部分。
中央银行学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沿革
在历史上,国际货币体系先后经历了三个历史 阶段: 1.国际金本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