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質1比重(specific gravity)某一物體的重量和同體積的4℃的水之重量比叫做比重。
2比熱(specific heat)把1克的物質加熱使它升溫1℃時所需要的熱量(以calorie表示)叫做比熱。
比熱較大的Mg,A1等。
金屬的比熱通常隨溫度上升而增加。
3膨脹系數(coefficient of expansion)各種金屬受熱而溫度上升時會膨脹。
冷卻而溫度降低時會收縮。
體積的增加率叫做體積膨脹系數(coefficient of bulk expansion),其長度的增加率叫做線膨脹系數(coefficient of linear expansion)。
比重增加時,膨脹系數也會增加。
4 導熱度(thermal conductivity)1cm立方體的相對丙面間,假定有1℃的溫度差時,在1秒內由高溫面移動到低溫面的熱量(以calorie表示)叫做導熱度。
金屬都是熱的良導體。
銀的導熱度最大,其次是Cu及AI。
金屬的純粹度愈高,其導熱度愈好。
5 比電阻(specific resistance)某金屬線的長度為ι,斷面積為s時,其電阻R可以用下式表示R=ρ(ι/s)式中ρ為比電阻。
斷面積1cm2,長1cm的材料之電阻以ohm(Ω)表示,叫做比電阻。
銅和鋁的電阻很小,所以容易導電。
電阻隨溫度增加而增大。
R t=R0(1+αt) 式中α叫做電阻的溫度系數(temperaturecoefficient of electric resistance),因金屬之不同而異。
7.2金屬材料的化學性質1 金屬的離子化(ionization) 金屬的離子化之容易度依其大小排列時可得下面所示的次序:K ﹥Ca ﹥Na ﹥AI ﹥Zn ﹥Cr ﹥Fe ﹥Co ﹥Ni ﹥Sn ﹥Pb ﹥(H) ﹥Cu ﹥Hg ﹥Pt ﹥Au2 腐蝕(corrosion)金屬表面受化學或電化學的作用,在表面生成非金屬化合物而補侵蝕漸漸會消耗的現象,叫做腐蝕。
a 電化學腐蝕b 由環境所引起的金屬腐蝕c 高溫氣化氣化把金屬加熱到高溫時受氧的化學腐蝕起氧化,而在表面生成氧化物。
離子化序列愈上位的金屬愈容易被氧化。
比A1上位的金屬,在空氣中生成氧化物而起燃燒。
Na ,K等在空氣中會自然發火,Mg在空氣中加熱時會激烈燃燒。
金屬的氧化,則溫度愈高,愈迅速度進行。
7.3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質7.3.1機械性質的概念就下圖所示的由拉力所引起的機械反應而言,抗拉應力超過某一數值時吊桿會被拉斷。
這性質可以用<抗拉強度>來表示。
當材料被拉斷時,材料的長度增加可以用<伸長率>來表示。
例如彈性系數,抗拉強度,硬度,伸長率及沖擊值等是表示這些反應的具體性質之例。
這些性質叫做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質。
機械性質可以分做強度和延性兩方面來說明。
強度是表示材料對外力抵抗能力,延性是表示在不破壞的范圍之內,材料能發生永久變形的能力。
機械性質是由強度(strength)和延性(ductility)的兩種因素支配的。
7.3.3材料試驗的目的制造各種材料或者利用這些材料來制造某種機械零件時,品質控制是很重要的,因此必須采用適當的材料試驗來控制材料的品質。
所采用的試驗務必簡單、方便。
材料試驗的另外一種重要的目的是檢查材料在使用中發生破損的原因。
7.4.1拉伸試驗(或抗拉試驗)拉伸試驗(tensile sest)的目的是要測定材料的強度和延性。
上圖曲線1是低碳鋼的拉伸試驗結果。
曲線2上非鐵金屬,例如銅,鋁等的荷重—伸長曲線。
1、彈性限(elastic limit)假如荷重不超過某一限度(圖中E點),則除去荷重,伸長就會變為零。
E點以下的荷重時所發生的變形叫做彈性變形。
彈性限=P E/A0 (kgf/mm2)2、比例限(proportional limit) 范圍內荷重和伸長會依照虎克定律(Hooke’slaw)而變化。
比例限=P P/A0 (kgf/mm2)彈性限和比例限的數值是很接近,彈性限是除去荷重以後,所產生的變形是否會完全消減的一個臨界點。
而比例限是荷重的伸長的關係是否會依照虎克定律變化的一個臨界點。
3、彈性系數(modulus of elasticity,Young’s modulus)在比例限內可以求出彈性系數。
彈性系數是表示材料受到比例限以內的荷重時,在材料內部所產生的應力和應變的比。
彈性系數E=應力/應變=(P e/A0)/(△L/L0)4、降伏點(yield point)荷重超過比例限P點時,荷重—伸長曲線不再成正比,這個現象叫做降伏(yielding)。
5、降伏強度(yield strength)降伏強度=Pε/A0(kgf/mm2) 材料受到外力而產生相當於降伏強度的應力時,則會發生0.2%的永久變形。
6、抗拉強度(tensile strength)降伏完了以後,荷重再繼續增加時,伸長的增加率比荷重的增加率大。
荷重超過M點時通常在試驗片的中央部分會發生局部變形(local deformation) 。
抗拉強度=P u/A0 (kgf/mm2)7、伸長率(percentage of elongation)在Z點試驗片被拉斷之後,從試驗機取下試驗片,把兩個斷口接緊。
伸長率=(L'-L0)/L0*100(%)8、斷面縮率(percentage of area reduction)試驗片的拉斷部分之最小斷面積A'和原來的斷面積A0的差數A0- A',以原來的斷面積A0斷面縮率=( A0- A')/ A0*100(%)7.4.2硬度試驗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質當中硬度(hardness)是很重要的一種性質。
從硬度大概可以推想其他的機械性質。
通常所采用的有勃氏(Brinell),洛式(Rockwell),維克氏(Vickers)和蕭氏(Shore)。
1、勃氏硬度(Brinell hardness)把很硬的標准鋼球用一定的荷重壓入試驗片的表面,使試驗片發生球面的壓痕叫做勃氏硬度。
通常用HB來代表。
P=加壓在標准鋼球上的荷重 (kgf)D=標准鋼球的直徑 (mm)A=壓痕的球面表面積 (mm2)d=壓痕的最大直徑 (mm)t=壓痕的最大深度 (mm)2、洛氏硬度(Rockwell hardness)淬火鋼等的硬質材料所用的壓痕器(penetrator)是頂角120∘,半徑0.2mm的金鋼石圓錐體,荷重為150kgf。
洛氏C硬度,對退火鋼和其他軟質材料所用的壓痕器是直徑1/16in鋼球,所加荷重為100kg。
所得的硬度叫做洛氏B硬度,用HRB之記號來表示。
兩種硬度HRC,HRB時都要先加小荷重(minor load) 10kgf,壓入深入做基准,其次再加大荷重(major load) 140kgf(加上小荷重共為150kgf)或者90kgf(加上小荷重共為100kgf)。
3、維克氏硬度把對面角136∘的金鋼石方錐體,以一定的荷重壓入試驗片的表面,使試驗片發生方錐形壓痕。
假設P=荷重(kgf)S=壓痕的表積(mm2)d=壓痕在試驗片表面的對角線長度(mm)則HV = P / S = 2 sin68∘P / d2 = 1.8544 P / d24、蕭氏硬度蕭氏硬度試驗機是把尖端裝有金剛石的小錘掛在垂直玻璃管內一定高度。
從這高度使小錘自由落下,當小錘打擊試驗片時試驗片表面會產生很小的壓痕。
因為試驗片的硬度不同,小錘的反跳高度也不同。
通常用HS記號來表示。
非鐵金屬材料一般的構造用或機械用金材料的主體為碳鋼、合金鋼、鑄鐵等鋼鐵材料。
但是鋼鐵材料在特性上有各種應用方面的缺點,例如它的耐蝕性比鎳、銅等差很多,又注重比重、導熱度方面的應用時,也無法和鋁相比較。
這些鋼鐵以外的金屬材料,叫做非金屬材料(nonferrous metals)。
非金屬材料常用的有(1)銅和銅合金,(2)鋁和鋁合金,(3)鎂和鎂合金,(4)鋅和鋅合金,(5)軸承合金等。
1、銅和銅合金1.1銅銅的導電度和導熱度高,所以在這方面的用途很廣。
但是例如黃銅和青銅,在銅中添加Zn,Sn或其他元素時,可以改良它的耐蝕性和機械性質。
1.1.2銅的性質及用途銅的物理性質:銅的特點是導電度和導熱度大,多半用為電氣材料或傳熱用的管、板等。
銅的展延性良好,可以作為薄板和細線,但是機械強度小,所以用為構造用材料時,須先加工使它硬化後才使用。
經過加工而增加強度的銅可分為軟質、1/4硬質、1/2硬質等。
1.2.1黃銅黃銅(brass)是銅和鋅的合金。
制造和加工都容易,價格又便宜,所以使用量多。
含30~40% Zn者最實用。
1.2.3青銅青銅(bronze)是錫和銅的合金。
青銅的特點是鑄造性和耐蝕性優良,此外機械性質也良好,耐磨耗性也大。
優點所以成為鑄造用銅合金中最具代表性者。
1.2.4磷青銅磷青銅(phosphorus bronze)是青銅中添加少量的P者。
添加P時可除去青銅內部的氧化物,P含量較多者,硬度高,耐磨耗生優良,用為軸承或其他需要機械性能優良的零件。
又實施冷溫加工時抗拉強度,彈性限會顯著地增加。
在高溫其彈性強,對電流的接觸電阻也低,是重要的電氣通信機器用彈簧材料之一。
2、鋁和鋁合金2.1鋁鋁的特點是重量輕,其比重為2.7。
但它的強度低,所以不能以純粹的狀態用為需要強度的構造物。
所謂輕合金(light alloy)是鋁中加其他元素而改良這種缺點者。
鋁合金抗拉強度、伸長率、彎曲等的機械性質相當優良。
2.2鋁合金由於汽車、飛機的發達,對重量輕,且強度大的材料之需求日漸增加。
鋁的特點是輕,但是強度低,所以需在鋁中添加特歹元素,作成各種優良的鋁合金,而適應現代工具的要求。
鋁合金可分為鍛造用和鑄造用兩種。
有些未經熱牏就可使用,有些則經熱牏改善機械性質以後才使用。
2.2.3鋁合金的種類3、鎂和鎂合金3.1鎂鎂大體存在於菱鎂石(magnesite, MgCO3)等的礦石中。
3.2鎂合金鎂合金是鎂中加入A1,Zn,Mn,Zr,Ce等元素而改良其機械性質或耐蝕性者。
其比重較A1合金小,抗拉強度達15~35kgf/mm2。
4、錫、鉛、鋅及其合金Sn、Pb、Zn、Sb、Bi等金屬,質軟,熔點低。
這些合金雖不能使用於需要強度的構造物,但是適合於軸承用合金、軟焊合金及活字合金等。
4.1錫錫在18℃有αSn βSn的同素變態。
18℃以上是白色的金屬(白錫,whitetin) ,18℃以下時會變為灰色的粉(灰錫,gray tin),但是通常容易被過冷,所以在18℃以下也不會變為灰錫。
白錫質軟,抗拉強度2~4 kgf/mm2,伸長率35~40%,富於展性,能做成很薄的箔。
又耐蝕性優良,可以鍍在鐵板上而制造白鐵皮。
4.2鉛鉛的比重大(11.34),質軟,延展性大,在常溫容易作成板或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