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薄壳山核桃简介

薄壳山核桃简介


四、薄壳山核桃栽培的关键技术
(一)、选择适于本省栽培的优良品种与品种搭配 (二)、立地条件的选择 (三)、栽植时期与密度 (四)、整地与栽植 (五)、良种嫁接苗繁殖
(一)、选择适于本省栽培的优良品种与品种搭配
薄壳山核桃为雌雄同株授粉果树,同一植株上雌花与雄 花一般不同时开放,故要求不同品种植株间进行授粉以 获得丰产。安徽南北跨5个纬度,气候复杂,品种栽植时 在考虑品种区域性的同时,还应合理搭配。适合安徽栽 培的主要品种有威斯顿、波尼、马汉、茅山1号、黄薄1 号等。作为果用林栽培时,选择3~5个最适品种重点发 展,再选择1~2个授粉品种,按5~8:1的比例,呈带状 或叉状配置,建议淮北地区品种搭配以波尼+威斯顿为主, 搭配茅山1号或河南省审定的“友谊2号”为授粉树;江 淮之间及沿江平原以波尼+威斯顿+马汉为主,配以茅山 1号或黄薄1号为授粉树;皖南山区及大别山区以上品种 可全选。
作为果用林对土壤选择是十分重要,土地必须较平坦, 便于耕作和采收,薄壳山核桃为深根性树种,土层厚 度至少80cm深以上,最好在100cm以上,排水和通透 性良好,表土肥沃。山地栽培须选阳坡,坡度20°以 下。凡地下水位高,底土为硬质、重黏土、黑疆土不 适宜栽植。
(三)、栽植时期与密度
落叶后至萌芽前,具体时间视土壤墒情决定,必须 等下过透雨,定植穴内的回填土自然下沉后进行。 我省栽植时期以早春2~3月中旬为宜。
(三)、在安徽生产现状
近几年来省林业厅组织了有关专家对安徽周边省区薄壳山核 桃生产情况进行考察调研,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在河南、 江苏、浙江、江西等省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从果园种植到 林网、四旁绿化栽培均可见到生长与结果好的情况。
安徽省内从南至北均可见到几十年生的实生繁殖的大树,不 仅长势旺,而且结果好。如黄山市林科所76年栽的实生大树, 现胸径达70cm,高20m以上,每年结果几十公斤,最高年产 果130kg,收入1万多元,近几年营建的良种采穗圃,有些品 种嫁接后第2年开花结果。安徽农业大学在合肥引种原产地优 良品种家系栽植面积15亩,今年12年生的90%植株开始结果, 部分单株产籽达10kg以上。
薄壳山核桃适应性广,安徽北部江淮之间及沿江平原、皖 南、大别山区局部地区都具有良好的栽培环境。园艺化种 植亩年产坚果200kg以上,亩产值超万元。作为果材两用林 栽培。亩年产坚果也可达50~100公斤,20年生亩产木材超 10m3 ,而且种植管理比较省力省工,适于规模化种植。实 生苗种植10年后结果,木材生长迅速,经济寿命长达上百 年,为长效经济林果,具有良好的种植价值。国家林业局、 安徽省林业厅决定把薄壳山核桃等木本油料树种作为重要 树种加以推广,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壳山核桃
薄壳山核桃种子及果实
二、薄壳山核桃在国外的分布及国内生产现状
(一)、在国外的分布 (二)、在国内生产现状 (三)、在安徽生产现状
薄壳山核桃产区纬度对比
(一)、在国外的分布
薄壳山核桃原产美国,是美国的重要的经济树种。 分布于北纬26°~42°之间,美国之内25个州均 有分布。主要商业化栽培在纬度28°~36°范围 内,这一跨度和安徽的纬度29°30′~35°基本 一致。墨西哥北部地区也有较多分布,除美国和 墨西哥外,有商品栽培的现已达数十个国家和地 区,如澳大利亚、南非、以色列、秘鲁等。
薄壳山核桃不仅是优良的干果,亦是重要的木本油料 树种,其油脂含量达70%以上,油质优,是上等的烹 调用油和色抗油。
薄壳山核桃树体高大,树姿挺拔雄伟,树干通直圆满, 生长快,材质好,是优良的用材树种和园林绿化树种。
(二)、薄壳山核桃的发展前景
薄壳山核桃是一个用途广、经济价值高,受益期长、社会 效益和生态效益好的优良经济林树种,其果实具有广阔的 市场。近几年国内年消费果品达数十亿公斤,并呈逐年增 加迹象。每公斤售价60多元。目前市场来源几乎全依赖进 口。市场潜力巨大,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薄壳山核桃简介
(栽培关键技术)
薄壳山核桃栽培关键技术
一、薄壳山核桃简介 二、在国外的分布及国内生产现状 三、薄壳山核桃的栽培价值及前景 四、薄壳山核桃栽培的关键技术
一、薄壳山核桃简介
薄壳山核桃,又叫美国山核桃,长山核桃,英文名 叫Pecan,所以称果实为“碧根果”。属胡桃科山核 桃属落叶乔木。是一个集果用、材用、观赏于一体, 用途广,收益期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市 场竞争力强的优质高效生态经济型树种。在安徽推 广种植具有广阔的前景。
薄壳山核桃雌、雄花
优良品种
优良品种
优良品种——黄薄1号
(二)、立地条件的选择
薄壳山核桃即可作庭院绿化栽植,也可成片营造果用 林或果材兼用林。全省境内凡是土层深厚的平原和地 度在20°以下的丘陵、山地均可栽培。但地下水位太 高、太湿、太干旱或坡度太大、太瘠薄的地方不宜于 薄壳山核桃生长。除非有排灌系统、水源和肥料以及 开垦梯田。
三、薄壳山核桃的栽培价值及前景
(一)、薄壳山核桃的栽培价值 (二)、薄壳山核桃的发展前景
(一)、薄壳山核桃的栽培价值
薄壳山核桃果大壳薄,出仁率高(50%~70%),取 仁方便,果仁味香,营养丰富,氨基酸含量高,富含 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E。核油中含单不饱和脂肪酸 73%,热值32c/kg,食用后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是理想的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剂。果仁含抗氧化剂,具 有健肠胃、预防癌的作用。是世界著名的高档干果。
(二)、在国内的生产现状
我国从19世纪开始引种薄壳山核桃,当时主要由外 国传教士传入种子在各地零星种植。20世纪20年代 到70年代国内已自觉引种,仍以实生种植为主。70 年代来以后,国内有关科技工作者开始引入无性系 品种栽培并取得可喜成绩。种植地以达河南、山东、 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江西、湖南、云南、贵 州、四川等20多个省区。从这些省区的种植情况来 看,无论是实生树还是品种嫁接树都结果良好的表 现。只不过实生繁育的树结果要迟7~8年。
果用林株行距视主栽品种而定,树冠高大的晚熟品 种,株行距10×10m或8×10m,每亩6~8株,树冠 较小的早熟品种,株行距6~8m,每亩10~14株。果 材兼用林可加倍密植,以后视情况间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