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薄壳山核桃

美国薄壳山核桃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营林试验工技师论文(国这职业资格二级)论文题目:美国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所在省市:所在单位:美国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摘要:美国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 Koch.),简称薄壳山核桃,又名美国长山核桃,为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

薄壳山核桃不仅能生产美味营养的坚果,还能生产上等木材,同时又可用作绿化美化的行道树,是一种综合价值很高的优良树种。

本文介绍了薄壳山核桃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从种子的采收和贮藏、育苗、植树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山核桃的栽培技术,以为其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核桃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一、美国薄壳山核桃概述薄壳山核桃(Carya illoinensis K.Koch),又称美国薄壳山核桃、长山核桃,是国外引进的果材兼用的优良树种[1],原产美国南部及墨西哥的北部,是印第安人经营的一种经济林木树种。

坚果壳薄易剥,核仁肥厚,富含脂肪,味香甜,为干果食用及榨油的原料。

薄壳山核桃于1900年引入我国,先后在江苏江阴、南京、浙江杭州、福建莆田等地栽植。

目前引种范围较广,北至北京,南达海南岛都有引种,但以江苏、浙江、福建等地较多。

此外,长沙、南昌、上海、成都等地也有少量栽种[2-3]。

近年来引种地区逐渐增多,目前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漾濞研究站对美国薄壳山核桃进行了引种,生长良好, 已经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山核桃树属落叶乔木,在原产地树高达50 m,胸径250cm。

树皮灰褐色,纵裂呈片状脱落。

冬芽黄褐色,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1至17片,椭圆状披针形或微弯成镰形,锯齿粗钝。

花期5月,雄葇荑花序三出,下垂,雌花序生于新枝顶端。

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果熟,核果光滑,长椭圆形,外果皮近木质,裂成4瓣,果核长卵形或长圆形。

山核桃树种寿命长达百年以上,树干通直,生长迅速,材质坚固强韧,纹理致密,富有弹性,不易翘裂,是优良的用材树种。

树体高大,枝叶茂密,树姿优美,是很好的城乡绿化树种。

薄壳山核桃为雌雄同株植物。

花单性,主要为风媒,雄花序夏季分化,次春发育完全,雌花直到冬末或早春才分化。

雌雄花开放的时间有3种类型,即雄蕊先熟型、雌蕊先熟型和雌雄同熟型。

一般实生林中有自然开花类型的植株,可以相互授粉,只是在嫁接繁殖作为果用时,应注意不同开花类型的搭配,以利授粉。

薄壳山核桃适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条件,喜温暖湿润,最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温度为15~20 ℃,年降雨量为1 000~2 000 mm。

其生长需要一个较长的生长季节和较高的夏季气温。

此外,冬季还需要有一段短暂的低温时期,以利于雌花的形成和芽的发育。

薄壳山核桃耐水湿能力强。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试验发现,1年生实生苗浸水35 d后,生长仍不受大害。

据调查,凡栽种在水沟和池塘边的,其生长结果均为良好。

唯耐旱能力较差,苗期更不耐干旱。

因属于较喜光树种,对光照的要求比较敏感,为促进其生长,增加结实量,需有充足的阳光。

为深根性树种,成年植株很深可达3~4 m,分布幅度为树冠的2倍。

此外根部有菌根共生,根系吸收能力很强。

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而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及冲积壤土中最适于根系生长。

在干燥、瘠薄、土层过浅的砾质土壤上生长不良。

薄壳山核桃宜在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种植,也能适应微酸性及碱性土壤。

在强酸性红壤上栽植很难成活,同样在碱性环境pH值超过9.0的沙土上栽植成活率也很低,成活后苗木生长极弱,并有枯稍现象。

金坛市薄壳山核桃的物候期,在3月下旬萌动,4月上旬露青,4月中旬展叶抽技,5月上中旬开花,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果实成熟,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落叶并进入休眠。

整个生长季节为240~250 d。

为较速生的树种。

种子播种后第1年,地上部分生长缓慢,一般苗高30~40 cm,但根系生长较快。

第2~3年后,地上部分生长迅速增加,而根系生长逐渐减缓。

在一般情况下,实生树进入结果年龄需13~14年,嫁接树则5~6年即可开花结果,20~30年后进入盛果期,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50~60年树龄的老树仍能结实良好。

2实用价值2.1干果和果壳薄壳山核桃是世界著名的优质干果之一,深受美国和欧洲诸国消费者的喜爱。

其坚果个大,壳薄,出仁率高(50%~70%),取仁容易,产量高(1500~2250公斤/公顷,合100~150公斤/亩)。

果仁色美味香,无涩味,营养丰富(含油脂72%,蛋白质11%,碳水化合物13%),氨基酸含量高,富含维生素B1和B2。

核油中含单不饱和脂肪酸73%,热值32大卡/公斤,食用后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是理想的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剂。

坚果在美国的售价为6~7美元/公斤,国内为80元/公斤左右。

其果壳经粉碎后是一种高级抛光材料,售价与核仁相当。

2.2木材薄壳山核桃是与美国黑核桃和黑樱桃并列的三大优质硬阔叶用材树种之一。

其木材结构细密,力学强度高,纹理、色泽美观,有着广泛的用途,尤宜制作高档家具和胶合板贴面,以及工具把手、钢琴、健身房、体育用品和室内装饰。

在美国,薄壳山核桃木家具和工艺品历来是高雅和富贵的象征。

2.3绿化美化薄壳山核桃树体高大挺直,树形美观,生命周期长达80~100年,结果期果实和叶子相映成辉,是庭院美化和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

在美国的许多农场、庄园、公园、学校和教堂里,都可见到薄壳山核桃的倩影。

我国南京市太平北路就有树龄约80年的连片薄壳山核桃行道树,绿化美化效果极佳,深受市民喜爱。

3品种分类及选择3.1分类在美国,薄壳山核桃按气候和地理位置分为东部、西部和北部品种。

东部品种适宜于高温、潮湿的气候,抗病性强;西部品种适宜于相对干燥的气候条件,耐盐碱,抗病性弱;北部品种适宜于短生长季的气候,抗寒、抗旱性强,果仁风味好。

在我国,大致分为南方品种和北方品种。

南方品种耐高温、潮湿,不耐寒冷,适于江南地区栽培,如莫尼梅克(Moneymaker)等;北方品种耐寒、耐旱,不仅适于长江至长城之间的地区栽培,也适于江南地区栽培,如波尼(Pawnee)等。

3.2性状薄壳山核桃坚果的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卵圆形和倒卵圆形等多种,以椭圆形居多。

果个有大小之分,大果型60粒/公斤左右,小果型140~600粒/公斤。

3.3选择南方可以选择南方型品种,也可以选择北方型品种,主要考虑品种的抗病性;北方则必须选择北方型品种,主要考虑品种的抗寒、抗旱性及对无霜期的要求。

二、栽培技术1种子的采收和贮藏果实成熟后,外果皮自行裂开。

坚果(种子)自然脱落,因此须及时采收。

采后将果实堆积室内,果堆不要过高,以免发热影响种子品质,待果实多数开裂后取出种子,晾放2~3 d,再用湿沙贮藏。

干藏亦可,但播后发芽较晚。

室温下贮藏8个月以上的种子将会失去发芽能力。

2育苗技术播种育苗:多采用冬播(12—1月)或经沙藏后春播(2—3月)。

冬播一般发芽较早,前期苗木生长较快,但至生长期末苗木的生长量与春播的相差不大。

有鼠、兽等为害的地区宜春播。

应选择充分成熟、种仁发育饱满的种子播种。

苗圃地要求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4]。

播种前细致整地,施足基肥,采用开沟条播或点播的方法,沟距20~25 cm,种子间距离10~15 cm,种子平放,覆土深度约为种子横径的1~2倍,过深会影响种子发芽及苗木生长,过浅种子受干不易发芽。

金坛市春播种子50 d左右开始出苗,种子的成苗率在80%以上,育苗15.0万~22.5万株/hm2。

嫁接育苗:第1种方式是插皮接。

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选根颈粗1.5~3.0 cm的实生苗或根插苗作砧木。

在离地面10~25 cm处截断砧木,用嫁接刀沿砧木皮层切入,切口长度约3.5 cm,切的深度看砧木和接穗的粗度而定,再在切口内壁割去1~2 mm厚的舌形木质片,以利接穗紧密嵌合,剪取长7.5~9.0 cm、上带2个芽的枝条作接穗,用刀将一面削成长3.0~3.5 cm的舌形切面,另一面削成长1.7~2.0 cm的盾形,再将舌形切面向着砧木髓心方向插入,对准形成层,用嫁接薄膜扎好,以保持接合部的湿度并防止雨水侵入。

一个月后进行检查,当接芽生长至2~3 cm时,解去薄膜上端,待完全成活后才全部揭去。

第2种方式是切接:冬季剪取接穗后冷藏或早春剪取后沙藏,3月底至4月上旬砧木开始萌芽时嫁接。

首先选取直径为1.5~2.0 cm的砧木,在距地面6~7 cm处剪去枝梢,削平切口,用切接刀紧靠木质部向下直切深3~4 cm的切口。

再选取带有2~3个芽的长5~10 cm 的接穗,顶端剪去梢部,下部与顶端芽子同侧,削成长2~3 cm的斜面,与此斜面的对侧,再削成不足1 cm长的短斜面。

斜面均需平滑,以利于和砧木接合。

接合时把削好的接穗直插入砧木切口中,使形成层相互密接。

如接穗较细,至少要使一侧密接。

接好后,用嫁接薄膜扎紧。

第3种方式是嫩枝插皮腹接:在6月中旬至8月中旬生长期间,选直径2~5 cm的苗木作砧木,采取当年生长的发育较充实的强壮枝条作接穗。

在砧木距地面1 m以上处的平滑面划一深约0.5 cm的刀口,在刀口上部0.5~0.7 cm处斜切一深约0.5 cm,使成半圆形凹槽,刀口下再划一直刀深达木质部,并将两边的树皮稍微挑起,再将带有1~2个芽、长约5 cm的接穗削成舌形,基部刀口处略凹下,其深度与砧木凹槽相一致,并在切面2侧削去约1 mm宽的表皮,露出形成层,以便接合增加愈合面,然后将已削好的接穗小心地插入砧木皮部,插到与砧木凹处相吻合为止,插后用嫁接薄膜扎紧,接后先疏去砧木的一部分枝条,经过25~30 d,接芽开始萌发,芽长至1~2 cm时,先将薄膜上端揭开,微露新梢,待嫩梢略老化后再将薄膜全部取下。

过早除去会影响愈合,降低成活率。

当新硝已开始木质化时,再把原砧木上枝叶全部截掉,使新梢能健壮发育。

根插育苗:选用二至四年生实生苗,粗约1.5 cm的根,剪成10 cm 长,于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露地扦插,成活率能高达90%~100%。

其他粗度的长度仅3~4 cm的根段也可用来扦插,成活率同样很高。

扦插方法比较简单,根插地的整理和扦插株行距等与播种育苗同[5]。

采用开沟直插,顺沟放置,根穗上端平地面,插后压紧周围土壤,再浇足水分。

此后注意经常浇水,防止土壤干旱,并及时除草松土和剪除多余的萌条,选留1个粗壮萌条,培养成苗。

该方法在移植后进行比较方便,因移苗后还有较多的断根残留在苗圃地可挖掘利用。

分株育苗:薄壳山核桃根很容易发生不定芽而长成根蘖,但也可充分利用。

分株繁殖在当前种苗缺乏的情况下与根插繁殖同样值得提倡。

一至二年生实生苗齐地面截去地上部用作插穗后,根颈部一般能发2~3根萌条,仔细分开使每个萌条都带有一部分根系即可自成1株幼苗。

另外在5~6年生的树挖掘后,圃地留有残根,一般都能萌生成苗,但往往吸收根很少,根系发育不够理想,一经移植,因地上部分和根系失去平衡而影响成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