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电场生产运行指标

风电场生产运行指标

全国风力发电技术协作网(以下简称“风电协作网”)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体系》(试行稿),并于今年1月29日在北京召开了“协作网”在京理事长、理事工作会。

会议围绕构建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体系进行了广泛和深入讨论,原则通过了《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体系》(试行稿)。

并于二月印发给“风电协作网”全体会员单位。

希望各会员单位按照试行稿的办法,对2007年底已经投产运行的风电场进行统计填报。

截止目前,“风电协作网”秘书处共收到25个风场的统计资料。

下面将相关情况予以通报说明。

一、统计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统计填报的对象: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体系,统计填报的对象就是已经投产运行的风电场。

这里讲的风电场一般应以项目核准的容量来统计。

一个项目全部机组投产后可以参加统计。

投产是指一个项目全部机组完成了240小时的试运行。

但是,由于整个风电场运行时间不满一年,第一年有些数据没有或不够准确,所以投产运行不满一年的风电场有些指标只作参考。

(二)指标体系: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体系分五类13项。

第一类是风能资源指标本类指标用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实际风能资源状况。

具体有3个指标:年平均风速、有效风时数和平均空气密度。

此类指标的统计,供了解分析时参考。

1、年平均风速是反映风电场风资源状况的一个重要数据。

在给定时间内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应该按自然日历时间进行统计。

如有因测风仪器原因造成数据缺少的应合理进行修正。

测风仪器须安装在具有代表性的专用测风塔上,其高度应与风力发电机轮毂高度相等或接近。

风机本身记录的数据由于受尾流的影响,统计的风电场的年平均风速不准确。

2、有效风时数是指在风力发电机组轮毂高度(或接近)处测得的、介于切入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的风速持续小时数的累计值。

3、平均空气密度(平均气温)风电场所在处空气密度在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值。

由于同一地区的气压是一个比较稳定值,而气温却随季节变化有较大起伏,因此风电场的空气密度与气温间有确定的对应关系。

平均气温应逐日统计,在此基础上计算月度和年度的平均空气密度并反映在月报和年报上。

第二类是电量指标本类指标用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出力和购网电量情况。

具体有四个指标:发电量、上网电量、购网电量和年利用小时数。

1、发电量,风电场发电量是每台风力发电机发电量的总和。

单机发电量是在风力发电机出口处计量的输出电能。

一般从发电机监控系统读取。

2、上网电量,风电场与电网的关口表计计量的风电场向电网输送的电能。

3、购网电量,风电场与电网的关口表计计量的电网向风电场输送的电能。

4、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也称作等效满负荷发电小时数。

是风电场全部机组发电量折算到全场装机容量满负荷运行时的发电小时数。

该指标以年度为单位统计。

第三类是能耗指标用来反映风电场电能消耗和损耗的指标,具体有三个指标:场用电率、场损率和送出线损率。

1、场用电率是风电场场用电变压器计量指示的电量减去基建、技改等用电量后占全场发电量的百分比。

2、场损率消耗在风电场内输变电系统和风电机自用电的电量占全场发电量的百分比。

这里要注意是要把购网电量计算在内。

3、送出线损率消耗在风电场送出线的电量占全场发电量的百分比。

由于每个风电场接入电网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此项指标只作统计参考。

第四类是设备运行水平指标。

是用来反映风电机设备运行可靠性的指标。

采用风电机设备可利用率一个指标。

1、风电机设备可利用率在统计周期内,除去风力发电机组因维修或故障未工作的时数后余下的
时数与这一期间内总时数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

停机小时数包括以下情况:
(1)电网故障(电网参数在风电机技术规范范围之外)。

(2)气象条件(包括环境温度、覆冰等)超出机组的设计运行条件,而使设备进入保护停机的时间。

(3)不可抗力导致的停机。

(4)合理的例行维护时间(不超过80小时/台年)。

第五类是运行维护费指标。

用以反映风电场运行维护费用实际发生情况的指标,采用单位容量运行维护费和场内度电运行维护费两个指标。

1、单位容量运行维护费,是风电场年度运行维护费与风电场装机容量之比。

2、场内度电运行维护费,是风电场年度运行维护费与年度发电量之比。

以上是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主要内容。

二、风电场装机情况
目前报送的25个风电场共装机1372 台机,总容量为153万千瓦。

按投资管理单位划分情况是:国华投资公司6个风电场,269台机,总容量是30.84万千瓦;华能新能源6个风电场,257台机,总容量是28.35万千瓦;大唐集团4个风电场,206台机,总容量是18.79万千瓦;长江新能源2个风电场,167台机,总容量25.05万千瓦;中节能2个风电场,103台机15.45万千瓦;华电新能源1个风电场,120台机,总容量12.15万千瓦;广东粤电集团1个风电场,167台机,总容量10.02万千瓦;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新能源公司1个风电场,33台机,总容量4.95万千瓦;辽宁沈阳东方2个风电场,50台机,总容量3.205万千瓦。

机组容量规格有9种:1500、1250、850、800、750、660、600、550、300千瓦。

单机容量1500千瓦的机组有610台,占总台数的44.46%,容量为91.5万千瓦,占总容量的59.8%;单机容量850千瓦的机组有431台,占总台数的31.41%,容量为36.63万千瓦,占总容量的23.94%。

以上2种机型共1041台机占总台数75.8%,总容量128.13万千瓦,占总容量的83.7%。

从中可以看出单机容量1500千瓦和850千瓦的两种机型为主要机型。

另1250千瓦机组有71台,600千瓦机组有167台。

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由于我国风电产业发展时间不长,大规模的风电场投产运行也就是最近几年。

从报来的资料看,有一部分运行时间还不满一年,许多指标无法反映。

2、由于这是第一次开展风电场生产运行指标的统计工作,办法本身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如第五类指标运行维护费,由于没有明确维护费具体包括那些项目,因而报来的数据差别过大,无法比较。

同时也存在对指标本身理解不准确的问题。

这些情况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逐步完善和规范。

3、这次统计的数据无论是装机台数,还是装机容量都没有达到全国现有风机数量的30%。

从能够比较全面反映我国风电行业的发展角度看,以后还需要进一步扩大统计范围。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争取将全国所有运行的风电场全部统计进来,扩大交流范围,以促进我国风电产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1 6.3 3.78 1.6 358.5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