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下)
一、名词解释:
大索貌阅(输籍定样)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唐律疏议》,
安史之乱,
安西四镇,
甘露之变,三省六部制,隋唐科举制,主户客户,猛安谋克,头下军州,
澶渊之盟,
庆历新政
怯薛,
忽里勒台,
宣政院,
《资治通鉴》,斡脱钱,
站赤,
军机处,一条鞭法,摊丁入亩,锦衣卫,土司制度,
粮长,
土木堡之变,
建州女真,
三饷加派,
东林党,
奴儿干都司,
黄册(鱼鳞图册),
《钦定西藏章程》,
乾嘉学派
二、简答题:
1、简述隋统一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2、简述隋代社会经济空前繁荣的原因及表现。
3、简述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4、简评武则天。
5、简述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6、简述关陇贵族集团。
7、简评北宋中央集权制度的利弊
8、简述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9.澶渊之盟、海上之盟、绍兴和议的内容各是什么?
10.简述元朝民族等级制度的内容和影响
11.简述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迁
12.简述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
13.简述明清时期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流
14.简单评价雍正皇帝
三、论述题:
1、试论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性质及危害。
2、试论唐后期的藩镇割据及其影响。
3、试论两税法实施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
4、试论唐宋变革。
5、试论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影响
6、试论北宋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及特点。
7、什么叫“积贫积弱”,是如何产生的?
8、试论明清社会与文化变迁
9、谈谈你对“明清易代”观的看法
10、论明朝内阁制度的演变
11、试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加以评述
12、试论清朝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表现
四、材料分析题(例):
1、阅读下面的史料,A、请指出史料说的是哪一位君主在位时的情况?B、史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然天性沉猜,素无学术,好为小数,不达大体,故忠臣义士莫得尽心竭辞。
其草创元勋及有功诸将,诛夷罪退,罕有存者。
又不悦诗书,废除学校,唯妇言是用,废黜诸子。
逮于暮年,持法尤峻,喜怒不常,过于杀戮。
尝令左右送西域朝贡使出玉门关,其人所经之处,或受牧宰小物馈遗鹦鹉、麖皮、马鞭之属,上闻而大怒。
又诣武库,见署中芜秽不治,于是执武库令及诸受遗者,出开远门外,亲自临决,死者数十人。
又往往潜令人赂遗令史府史,有受者必死,无所宽贷。
议者以此少之。
(《隋书》卷2)
4、阅读下面的史料,请指出材料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中的什么问题?你认为出现该问
题的原因何在?
•唐贞观中,桂阳令阮嵩,妻阎氏,极妒。
嵩在厅会客饮,召女奴歌。
阎被发跣足袒臂,拔刀至席。
诸客惊散,嵩伏床下,女奴狼狈而奔。
刺史崔邈为嵩作考词云:“妇强夫弱,内刚外柔。
一妻不能禁止,百姓如何整肃?妻既礼教不修,夫又精神何在?考下。
”省符,解见任。
•出《朝野佥载》
8、阅读下面四段史料,然后回答:1、材料一的话是何人所说?材料二所说是什么事件?2、
结合四段材料,简单评价下明朝初年的重典政治?
材料一: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
——[清]张廷玉:《明史》卷93,《刑法志一》材料二:十五年空印事发。
每岁布政司、府州县吏诣户部核钱粮、军需诸事,以道远,
预持空印文书,遇部驳即改,以为常。
及是,帝疑有奸,大怒,论诸长吏死,佐贰榜百
戍边。
甯海人郑士利上书讼其冤,复杖戍之。
二狱所诛杀已过当。
而胡惟庸、蓝玉两狱,株连死者且四万。
——[清]张廷玉:《明史》卷94,《刑法志二》材料三:郡县之官虽居穷山绝塞之地,去京师万余里外,皆悚心震胆,如神明临其庭,
不敢少肆。
或有毫发出法度,悖礼仪,朝按而暮罪之。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4,《送祝彦芳致仕还家序》材料四:一时守令畏法。
洁己爱民,以当上指,吏治涣然丕变矣。
下逮仁、宣,抚
循休息,民人安乐,吏治澄清者百余年。
——[清]张廷玉:《明史·循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