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一、指导思想: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是:根据社会的需求,以社会调查结果为基本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为目标,建立学以致用的教育培养理念,建立多样性、灵活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大量实际工作经验,使其能够成为优秀的IT领域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本专业是面向我国信息产业的制造、服务类企业、以及与社会信息化有关的领域的一线岗位,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顺利地进入IT领域相应就业,从事软件程序设计和软件项目开发、计算机选购、安装、维护、应用以及计算机组网与Web开发相关的职业,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能够通过职业培训、继续教育、自学成才等继续学习的渠道达到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知识、能力结构及要求(一) 知识结构1. 文化基础知识:学习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政治理论、社会科学和人文知识等基础知识;2.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数据库应用、操作系统、网络技术、微机组装与维护、Web开发与网站维护、多媒体技术、Internet与网页设计等专业知识;(二) 能力结构1.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职业道德,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2. 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3. 具有运用外语进行一定的人际和人机交流能力,初步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有关外文资料的能力;4.具有计算机硬、软件的选购、安装、调试、维护与销售的基本能力;5.具有计算机网络硬件组成、网络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的安装、设置与Web开发的基本操作技能;6.具有设计多媒体软件的初步能力;7.具有操作和维护常用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技能;8.具有程序设计的初步能力;9.具有系统维护软件及各种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力。

三、职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具有就业面宽、工作适应性强的特点,可在制造及信息服务类企业从事软件项目开发及程序设计工作;可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等从事IT设备管理与维护;Web组网、开发与维护;计算机应用、管理、维护及计算机公司的经营、开发工作。

四、培养方案框架五、专业核心课程介绍(一)公共课1.两课(84学时)①政治理论:主要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②法律基础:主要学习法律基础知识和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良好职业道德,具备必要的法律常识。

2.体育(54学时)主要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3.英语(108学时)在高中英语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4.数学(78学时)在高中数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

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象、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5.计算机文化基础(78学时)在高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选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使用、数据库基本操作和使用。

6.职业指导(28学时)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生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二)职业技术课1.Visual Basic程序设计(84学时)主要内容:VB开发环境;VB语言基础;基本应用程序的建立;对话框及常见控件;菜单工具栏和状态栏;框架窗口、文档和视图;数据库编程;多媒体应用;上机操作指导;工程化程序设计综合应用实习。

能力目标:掌握VB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具备工程化程序设计的基本素质。

2.操作系统(56学时)主要内容:Linux系统的基本概念,操作命令与操作方法;Shell的语法结构;设备管理功能与常用设备使用;网络功能,网络管理及网络安全等。

能力目标:掌握Linux系统的操作命令,熟悉设备管理、系统管理及网络管理方法。

3.数据库及应用(VFP)(84学时)主要内容:Visual FoxPro 6.0中文版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命令和语法,数据库的建立、管理和维护;Visual FoxPro 6.0应用程序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包括建立项目、制作菜单、报表、表单、安装盘等方面);Visual FoxPro编程的一些高级技术。

能力目标: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能使用现成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能够进行数据库维护和简单的数据应用系统的开发。

4.多媒体技术(56学时)主要内容: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多媒体素材(音频、视频)的采集与处理;二维动画基础;多媒体创作工具;多媒体网页制作;网络流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概述、图像处理基础知识、建立图像选区、图层的处理、计算机图像色彩处理、图像的编辑方法、特效滤镜使用、;计算机图形制作基础、计算及图形绘制基本方法、图形图像的色彩填充、图形的特效处理、图形图像的整合处理、图形图像的输出等。

能力目标:了解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计算机的主要配置;能够进行简单的多媒体素材采集;了解各种多媒体创作软件的应用;掌握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并能在网页制作中加以应用。

5.局域网组建与维护(56学时)主要内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即:网络协议;综合布线系统;网络设备;网络应用服务器的构建;网络规划设计与管理;网络安全;网络维护与故障诊断等。

能力目标:掌握计算机网络组建与规划的方法,能熟练使用相关的网络设备及相关应用软件。

6.计算机组装与维护(52学时)主要内容:计算机系统组成;主板;CPU;存储设备;显示卡和显示器;打印机与扫描仪;其他配件(机箱和电源;键盘、鼠标、游戏设备、摄像头;声卡和音箱;CD-RW刻录机、DVD光盘驱动器;MODEM与网络接入设备等);计算机的组装、硬盘分区和操作系统安装、系统配置等;各种应用软件的安装与配置,组建最简单的对等网络;使用常用的装机工具软件;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与故障解决方法等。

能力目标:掌握计算机组装、维护与故障维修的基本方法,并能熟练地安装常用的软件,进行系统配置和各种软件设置。

7.Internet与网页制作(56学时)主要内容:Internet基础知识与HTML常识。

包括Internet基本结构、组织与管理;Internet通信协议TCP/IP;电子邮件服务;远程登陆服务;文件传输服务;WWW服务;Internet新闻与公共类服务;接入Internet;选择ISP;Internet访问速率与费用;使用与配置浏览器;收发与管理电子邮件;从Internet下载文件;Telnet与BBS;阅读与管理新闻组;制作与发布主页;在Internet中搜索信息等。

能力目标:熟练掌握Internet的各项应用,制作与发布主页最简单的网站。

(四)实践实训课实践教学包括单项实训、毕业设计及毕业实习等。

单项实训单项实训是指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其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有关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主要是:键盘训练、文字录入;电子焊接;C语言程序设计;多媒体创作软件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硬件的组装与维护,软件的安装、调试与维护;微机的组装、维护、调试及各种应用程序的安装、使用与维护等的基本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及说明1.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本专业理论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高等职业教育必需的文化基础理论、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同时为实践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2.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由实验、单项实训、课程设计、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等环节组成。

实践教学自成体系,在理论教学体系的配合下,通过系统规范化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软件程序设计和软件项目开发、计算机选购、安装、维护、应用以及计算机组网与Web开发相关技能,实践教学在具体实施时,应做到项目确定、目标明确、考核严格,切实提高实践能力。

为了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应在学习期限内占有较大比重,一般应占专业教学总学时的50%。

七、教学指导方案特点1.体现了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理念本方案注重分析和研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着重关注了计算机应用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同时,本方案也遵循着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妥善的处理好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高职教育方针的相对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学时数在向实践教学方向倾斜。

在理论教学课程中,均安排了较多的实验和实训内容。

不仅如此,我们还鼓励实行“双证书”教育,从而拓宽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面。

2.体现了在课程设置上的科学性方案中不强调学生理论学习的系统性、深入性,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精选和优化。

例如对通用英语的总课时进行了大幅度压缩,而重点突出了对专业英语的要求。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最后一个学期,原则上不安排课堂教学,主要安排学生进行岗位实训和毕业设计。

3.体现了开创性的办学思想本培养方案有一定的开创性,主要是提供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是指导性、建议性教学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