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诗歌的情感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并由此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而对诗歌中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社会价值。
从高考实际看,在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把握上设题,是诗歌鉴赏命题的重中之重,常呈现以下特点:(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关涉思想感情;(2)切口小,多从某一两句或某一联或某些具体词语切入,多角度、多层面设点;(3)答案设置上多层面分解思想感情,要求多层面、多点答题。
考点一内容情感类[是什么——由教材知]1.(2018·江苏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寄和州刘使君[注]张籍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注] 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
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情感概括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解析:尾联两句作者有感而发。
作为好友,作者理解刘禹锡此时的处境和心情,表达了对刘禹锡境况的同情。
“醉中高咏有谁听?”既是对刘使君诗歌造诣的肯定,也表达了二人的惺惺相惜之情,实际上是你知我,我懂你,互为知音。
参考答案: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对刘禹锡目前境况的同情之感;对自己能感知对方心意的知音之许。
[白话诗歌]与君离别已经很久了,您依然在郡州里供职,没有得到升迁;清闲的日子里您面对着春风连连举杯,直到倾尽瓶中之酒。
每当送客的时候,您都会特意地绕道沙口堰,因为那儿风光独绝;欣赏繁花的时候,大多漫步而上水心亭。
拂晓时分,江上雾气漫上郡城白茫茫的一片;雨后初霁,青绿山色映衬得城郭风光更美丽。
面对山光水色,您一定沉迷诗情画意之中浮想联翩,寄情遥远;只是酣醉之中高吟一首有谁能听?2.(2015·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残春旅舍韩偓①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③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④待眼明。
[注] 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
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情感分析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解析:颈联的意思是,诗人以写诗抒发内心的悲愤,躁动只能依靠参禅降伏;愁肠百结,欲借酒为兵来冲击愁阵。
句中的“愁”字直接揭示了诗人的感情。
尾联的意思是,保存好官帽不要让它遭受污损,擦拭干净朝簪等待明天到来。
借助动作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唐的一片忠心。
参考答案: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
运用了细节描写,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
[白话诗歌]旅舍中春残夜雨刚刚晴,恍然间心里忆起长安城。
树枝中蜂拥蝶舞花将落,水面上风起柳絮飘飘行。
借写诗抒情因悟禅语止,用酒冲愁阵如同出奇兵。
保存好官帽不要遭污损,擦拭净朝簪等待唐复兴。
[怎么答——内化方法]一、思考角度(一)概括分析情感的6把钥匙1.看题目。
题目蕴含着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
抓住这一切入点,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涵。
如《送元二使安西》是送别诗,应有离情别绪在诗中体现,而《山坡羊·潼关怀古》则提示诗歌是怀古咏史诗。
2.看作者。
作者的生平、作品风格、思想抱负、主要经历等,无不影响作者的情感。
所以,在鉴赏作品时,首先要了解作者生平、作品风格、思想抱负等。
如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只有了解了他在政治上的失意(被贬黄州)、有远大的抱负等,才可以读懂该词所表达的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3.看时代。
把握时代风貌特征,把诗歌放在时代背景下评析,才能准确领悟其思想感情。
例如,南宋前期的诗人,生活在战乱频繁的年代,目睹甚至亲历山河破碎、人民流离的痛苦,便胸怀收复中原的宏愿,有的还参加抗金斗争,其作品大多抒慷慨愤世之情,高唱爱国热情;而南宋后期大势已去,只能感喟哀时,低吟黍离之悲了。
4.看注解。
高考鉴赏诗歌的试题有时会加注解,凡是所加的注解,一定会对考生理解诗歌有帮助,考生一定不能轻易放过,要认真阅读,好好利用。
注解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个:①介绍写作背景,一般暗示作者的创作动机及诗歌的思想内容;②介绍相关句子,一般暗示诗歌的用典或意境;③介绍作者,一般暗示整首诗歌的艺术风格及感情基调;④介绍别人对诗歌的评价,一般暗示诗歌的艺术特色。
5.看意象。
意象是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的完美结合,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把握住诗歌中的意象,就能参悟意境,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如“行客”“归鸿”等意象就蕴含着漂泊在外、思念家乡之情。
6.看关键。
(1)从传达诗歌情感、主旨的程度上看,关键词有显性与隐性之说。
①显性关键词是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如包含“愁”“怨”“愤”“恨”“忧”“凄”“喜”“乐”“思”“怜”“泪”“闲”“怆”“怅”等字眼的词语,这些词语多为动词或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这种语言叫“情语”,是需要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关注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情语”有时藏在“景语”等其他语言之中。
如“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的“独”就是情感语言,它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感;又如“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中的“独”“闲”就是情感语言,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无聊之感。
②隐性关键词在传达情感、意图时较为含蓄、间接,但也至关重要。
描摹景、物、事、人等要素的词语一般是隐性关键词,它们虽然不是诗眼,但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词语叫“景物语”。
另有一些“典故语”,需要通过挖掘典故的本义来探寻作者的用意;含有表达技巧的语言(如拟人、比喻、双关、反语、借代等),需要还原基本义。
还有一些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惟”“空”“又”等,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隐性关键词。
弄清上述隐性词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如同拨开疑云迷雾,能让真相充分显露。
(2)每一首诗都有关键词,这些句子往往透露出作者的感情、感悟、观点态度等,读懂了这些句子也就较容易理解诗歌的主旨。
如《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就表达了诗人的沦落天涯之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卒章显志是古诗歌常见的写法,古诗歌常在末尾两句点明主旨,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
(二)概括分析情感的4点叮嘱1.从诗歌本身出发,逐句分析。
一句一种感情,一句几种感情,几句一种感情,皆有可能。
2.不管是哪种描写,都要善于化内容为感情,比如内容写的是游览山村,那么感情往往可以表述为“对山村生活的××(之情)”,如“对山村生活的喜爱”“对山村生活的留恋”等。
3.对感情的概括尽量有具体内容,即给感情加上具体的修饰成分(这种修饰成分实际就是“情由”,情感的由来、原因)。
比如“伤感”这种感情,就有很多具体表现:仕途失意的伤感,才华埋没的伤感,理想落空的伤感,国破家亡的伤感,与友人离别的伤感,久戍不归的伤感,羁旅奔波的伤感,思念家乡的伤感,怀念家人的伤感,等等。
4.如果感情不止一种,回答时要分点,一种感情一个要点。
二、答题模板1.情感概括题答题模板要概括的情感=情由(情感产生的原因)/情境(情感产生的境地)+情感基调示例: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014·全国卷Ⅱ)中的答: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情由凄清、失神、怅惘之情;情感基调的郭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情境温暖、愉悦之情。
情感基调“情感基调”多用表示情感的一至两个双音节词表示,如惆怅、孤独、欣慰、愤懑、激愤、悲愤、闲适、恬淡等。
“情由(情境)”是出于原因(境地)而产生的这种感情,如陆游《书愤》表达的是一种悲愤....而产生的。
..之情,这种感情是由报国无门2.情感分析题答题模板(1)分析+概括:先具体分析诗句,后概括出情感内涵。
(2)概括+分析:先概括出情感内涵,后具体分析诗句。
三、答题用语如答“惜别之情”“关切之情”,“惜别”“关切”是感情术语,如将“惜别”改为“舍不得”,“关切”改为“不放心”,虽然意思也能表达清楚,但不是感情术语,总让人觉得别扭。
同样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既不准确,也容易丢分。
因此,最好使用感情术语。
常用的感情术语:惆怅、苦闷、闲适、愁苦、欢乐、悲伤、忧郁、感伤、寂寞、孤独、烦恼、沉闷、焦急、离恨、哀怨、忧愁、迷恋、思念、恬淡、仰慕、同情、憎恶、激愤、欣喜、欢快、向往、忠贞等。
[这样练——创意设计]读懂强化练1.原创题下列对上面《寄和州刘使君》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由诗题直入,从彼此别离写起,一个“犹”字,已融理解朋友、为好友抱不平之情绪,着意甚浓,总领全诗。
B.颔联所写“送客”“看花”均为实写,表现了生活的闲适。
C.颈联笔锋一转,写起两处和州特写镜头来,两幅画有动有静,一青一白,将和州拂晓时分的明丽景色描绘得历历在目。
D.通过诗中写刘禹锡饮酒、送客、赏花等情节,可推知其情趣高雅,喜爱自然山水。
解析:选B B项,“实写”错,应为“虚写”。
颔联中的“沙口堰”“水心亭”均为和州之景,由此可推断为虚写,是对刘禹锡举止的想象。
2.原创题下列对上面《残春旅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开笔处写出了一个春残红飞、夜雨刚晴的景象。
“忆咸京”三字,成为全篇枢纽,领起以下三联。
B.颔联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充满伤春伤别的落寞。
C.颈联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中的落寞、无聊、怨愁无法抑止,想借诗抒怀,“禅伏”一词表明诗未写就,只好借酒浇愁来冲荡愁情。
D.全诗由旅舍、残春总起,三、四句承残春,五、六句承旅舍,七、八句收束全篇,结构严谨,脉络清楚。
解析:选B B项,颔联承接“忆咸京”三字,写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
飞花、落絮本是残春景物,但蜜蜂鱼儿却平添了无穷兴趣与几分生机,故没有伤春伤别的落寞。
考点针对练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①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②。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 ①本词写于词人统兵收复襄阳六州驻兵鄂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