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结构及分论点拟写
对分论点的要求
1 分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 2 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最好有三到四个。 3 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内。 4 分论点句子的结构尽量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段 5 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
一段都扣题。
6 分论点一定要为中心论点服务,并且总论点与分论点 要过渡自然。
正确估价自己
①正确估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 己的不足,就会不断努力,不断前进。
②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刚愎自用,不 思努力,就会停滞不前。
③过低的估价自己,就会自卑懦弱,不敢尝试, 失去很多成功的机会。
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分 解成正反两个方面,从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 点,以显示思维的鲜明性。
议及分论点的作用。
• 1.什么是分论点: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 (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 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 2.分论点的作用: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 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分论点是在中心论 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 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
疾步匆匆 从古到今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蕴。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
留给明天
留给 明天
我把自私抛在今天,我把关爱留给明天! 我把脆弱抛在今天,我把刚强留给明天! 我把错误抛在今天,我把真理留给明天!
分论点设计的重要性
在议论文写作中,同学们时常犯这样的毛 病:一篇文章在亮出观点之后,接下来便是举 例,举了一个又一个,看看字数差不多了,便 收尾简单照应一下中心论点。结果形成了“论 点+论据”的格局,这样的文章,高考时最高只 能评三类作文。
怎样才能写一篇既摆事实,又讲道理的高质 量的议论文呢?我们认为,当一篇议论文的中 心论点明确之后,能够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 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
议论文
结构及分论点拟写
议论文常见的三种结构:
1、并列式 2、层进式 3、对照式
一 并列式结构 [模板图解] 并列式结构就是把一个问题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 阐述,各层次或角度之间是并列关系,其好处是论证全面, 有条理,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运用并列式结构写作时,有四种方法: 1.性质并列。即从“是什么”的角度,列举具有典型 意义的代表性事例论证中心论点。 2.理由并列。即从“为什么”的角度,列举几个呈并 列关系的分论点。 3.途径并列。即从“怎么办”入手,逐一剖析论点得 以成立的条件或途径。 4.结果并列。即从“会怎样”入手,分析事物造成的 多样而复杂的结果。
我把狭隘抛在今天,我把宽容留给明天。
作者把“留给明天”分解为四个方面,采用先分后总的写法,没有 开头,前四段分写,结尾总结。所用材料和“留给明天”的命题本无任 何联系,但作者对材料作了巧妙的组织,并以段尾排比的方式反复点题, 居然点石成金,实在值得揣摩。
二、层进式结构
1.层层递进。即本论部分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 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考生在写 作时不能停留在一个层面上,而要层层递进;或者按“是什 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顺序行文。“是什么”指对论述对 象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指出问题的实质,点明论述的范 围;“为什么”阐释论点成立的理由;“怎么做”指根据论 点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什么”与“怎么做”是写作的 主体部分。这两部分的内容可以有所侧重,不一定要平均用 力。
“钻牛角尖”才有发明创造。 怎么办—要有认真的态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
掌握科学的方法。 会怎样—发扬“钻牛角尖”精神会多出成果,多造就
人才。
《话说诚信危机》
(1)从社会现实入题,摆出“诚信危机”的事实。
原因(急功近利,钱迷心窍) (2)分析出现这种现象
危害(影响社会安定稳定)
(3)再进一步阐述怎么做。
7 标准要统一,并要找准那个切点,否则分论点会有交 叉关系。
8 角度不能太大,否则文章就可能会写得很空洞。
如何设置(提炼)分论点?
1“是什么”法(标志性词语为“是”“就是”“即”“则”“意 味着”等。) 2“为什么”法(标志性词语为“能”“才能”“让”“使”“会 ”“利于”“因为”“可以”等) 3“怎么办”法(标志性词语为“需要”“要”“就要”“就”“ 就用”“必须”“源自”等) 4领域并列法(标志性词语为“在……上”“在……面前”“体现 在”“面对”“学习-工作-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 5从小到大法(标志性词语为“人生-企业-国家”“个人-政党 -社会”等) 6角色分解法(标志性词语为“官员-商人-百姓”“自己-别人 -社会”等) 7古今未来法(标志性词语为“历史-现代-未来”“古代-今天-明 天”等)
《论脊梁》
脊梁是什么?脊梁是一个人坚忍不拔的品 格。古往今来……
脊梁是什么?脊梁还是一个民族不屈不挠 的精神。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
脊梁是什么?脊梁更是一个国家不容侵犯的 主权的象征。今年五月,美国轰炸我国驻南联 盟大使馆,……
中国挺起了脊梁,中华民族挺起了脊梁,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也都挺起了脊梁!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掌握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在于逐层深入地提出分
论点,并进行分析论证,它们之间是逐层递进的逻 辑关系,后一个分论点是由前一个分论点派生出来 的,论据由表及里,由浅到深,部分之间环环相扣, 共同为中心服务。
三 对比式结构 [模板图解] 对比式结构,就是在论证过程中,把两种性质、特征有 差异或截然相反的事物加以比较,并通过比较来讲清道理, 阐明事物的本质。在议论文中采用对比式结构,可使考生在 立论与驳论的过程中分清是非、判明优劣,从而使论证鲜明 突出,从而达到深化论点的目的。具体结构如下:
2.逐层分析。针对某种不好的现象,挖掘其产生的根源, 分析其危害,指出其相应的对策,通过层层分析,揭示问题 的本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能使论证更加严密,结 构更加严谨,更具个性化色彩。
要钻牛角尖 是什么—对任何事情,哪怕是极细小的事情,都采取
认真钻研的态度。 为什么—搞学问“钻牛角尖”才会有所成就,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