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论文(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文章类型:案例分析报告文章题目:运用XXXXXXXXXX的案例姓名:身份证号:所在省市:四川省成都市所在单位:成都XXXXXXXXX运用系统脱敏疗法克服对狗恐惧的心理咨询案例X X成都XXXXXXXX摘要:对一例出现对狗恐惧的求助者,运用系统脱敏法来帮助来访者对抗对狗的恐惧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的目的。
经过六次的心理咨询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个月后随访,求助者对狗的恐惧症状明显缓解。
在本案例咨询中,咨询师首先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然后逐步帮助来访者学习渐进行肌肉放松法和深呼吸放松法,在此基础上,咨询师与来访者一起建立恐惧情绪等级表,运用想象系统脱敏,对来访者进行对狗的恐惧情绪的脱敏训练,逐渐改善来访者对狗的认知。
关键词:恐惧系统脱敏疗法心理咨询案例报告一、一般资料1、人口学资料求助者,男性,12岁,汉族,小学六年级,独生子。
母亲为中学教师,父亲为公务员,家庭关系和睦。
家族中无精神病病史。
2、个人成长史求助者在母孕期营养良好,身体健康,足月顺产,幼时生长发育好,读书成绩一直挺好,一直是家里的宠儿。
由于是独生子,对其要求比较严格,母亲从小就对孩子非常宠爱,教育方式也比较专制严格,对母亲的依恋很深,总是喜欢粘着母亲,母亲对于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格外的在意,求助者同时又害怕母亲,当母亲在场的时候总是让母亲代替自己表达,当母亲说到自己不好的地方时候,就想反驳。
3、精神状态求助者穿戴整齐,举止得体,言语清楚,情绪一般,对陌生环境比较敏感。
4、身体状态求助者身体状态良好,由于最近一段时间对狗的恐惧,造成情绪上的困扰,睡眠质量不佳。
5、社会功能求助者与父母的关系融洽,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没有明显下降,但是没有要好的朋友,同龄朋友也较少。
二、主诉及个人自述两个月前,我被一条的大狗追,我就使劲地跑,当时狗没有咬到自己,但是我被吓得够呛。
从那以后,我看到狗就怕,心里很紧张,回避有狗的场合。
在生活的小区外,和妈妈一起遛弯的时候,我看到小狗就赶紧躲在妈妈背后,紧紧的抓住妈妈的衣服,等狗过去了才敢出来。
与朋友一起出去玩,见到狗也很害怕,需要躲在朋友的身后。
邻居家也养了小狗,我每次出门都要先开一条缝,看邻居家的门开是否开着,等确认门没开,狗没有出来,我才敢出门。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1、心理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来访者穿戴整齐,身高160cm,体型偏瘦。
咨询过程合作,求助者在描述到狗的时候非常紧张,从脸部表情和身体姿势上能看出对狗的恐惧。
对狗的恐惧没有泛化,生活学习方面都很正常,有强烈的求治愿望。
2、了解到的情况母亲主诉:儿子很聪明,学习成绩也挺棒的,就是不太爱和其他的孩子说话,与他们一起玩。
自从那次被狗追之后,就开始怕狗,看到狗就躲,然后紧张出汗。
母亲自述自己看到狗也紧张,只是没有孩子那么严重。
四、心理测验结果SCL-90:焦虑为2.0分,恐怖为3.1分,其余因子分低于2分。
五、评估与诊断1、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来访者穿戴整齐,不善与人交往,性格内向,胆小。
求助者自从被狗追过后对狗产生了恐惧情绪,回避与狗的接触,近距离看到狗很紧张和恐惧,身体发冷,颤抖,心跳加速,呼吸困难,但症状没有泛化,只是针对狗才会出现,没有影响到来访者的社会功能,学习生活状态正常。
综上所述,初步将求助者的症状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主要是对狗恐惧。
2、诊断依据如下:(1)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心理学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一致,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心理活动具有内在一致性,人格完整相对稳定,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通过正规医院检查,该求助者无器质性的疾病。
(2)与神经症相鉴别:按照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与正常的分界标准,该求助者症状表现为2个月,评分1;需要别人的帮助以尽快摆脱,评分2;能照常学习生活,只是外出时有些小影响,评分1。
总分4,所以不足以诊断为神经症。
除此之外,该求助者对狗的恐惧和焦虑情绪,与某处境相符,为常形冲突,可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3)该求助者主导症状是恐惧和焦虑情绪,且仅仅局限于狗这种动物,尚未泛化,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4)该求助者的情绪症状由现实因素引发,尚未泛化,持续时间仅仅两个月,对社会功能稍有影响。
据此,将求助者的症状诊断为对狗恐惧,未到达恐惧症的程度,为一般心理问题。
2、对该求助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得出该求助者产生问题的原因是:(1)生理原因:没有明显的生理原因。
(2)家庭和社会原因:①母亲对其要求比较严格,对母亲的依赖性较强,独立性较差。
②同龄朋友较少,该求助者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3)心理原因:①人格特征:内向、胆小。
②被狗的恐惧和焦虑所困扰,不能自己缓解。
六、咨询目标的制定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1、近期目标:(1)学会肌肉放松法和深呼吸放松法;(2)学会自我调节,减低求助者对狗的恐惧情绪;2、远期目标:消除对狗的恐惧情绪。
七、咨询方案的制定1、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行为治疗的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20世纪40年代由沃尔普创立和发展的。
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
系统脱敏法的程序是逐渐加大刺激的程度。
当某个刺激不会再引起求治者焦虑和恐怖反应时,咨询师便可向处于放松状态的求治者呈现另一个比前一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
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
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
2、双方的权利与义务:(1)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求助者的责任:①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②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③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求助者的权利:①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②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③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④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⑤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求助者的义务:①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分规定;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③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咨询师的责任:①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②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③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咨询师的权利:①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②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③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咨询师的义务:①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②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③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④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1小时左右,共进行六次咨询。
4、咨询收费:每次100元人民币。
5、心理测验收费:症状自评量表(SCL-90):20元。
八、咨询过程:1、咨询阶段大致分为:(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第1次);(2)心理咨询进展阶段(第2、3、4、5次);(3)结束与巩固阶段(第6次)。
2、具体咨询过程(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第一次咨询①目的:A、了解来访者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B、与母亲建立良好的关系,侧面了解母子关系情况;C、对问题的初步诊断。
②方法:心理测验、访谈法。
③过程:A、填写咨询登记表,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B、给来访者做了SCL-90测验,结果表明来访者在恐怖因子和焦虑因子上呈阳性。
详见下表。
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1.2 1.3 1.6 1.32.0 1.13.1 1.2 1.3C、和孩子进行了良好的沟通,母亲在场,孩子很信任咨询师,对孩子的情况有了相对清晰的了解,初步建立了信任的关系。
D、同时和母亲进行了交流,补充了孩子的成长经历与症状的相关情况,并和母亲阐述家庭和母亲支持的重要性,确定下一步的咨询方法和咨询疗程的具体安排。
④效果第一次沟通情况良好,双方都比较满意。
(2)心理咨询进展阶段●第二次咨询①目的:A、继续加深咨询关系;B、学习放松技巧,正确面对恐惧情绪。
②方法:谈话法、系统脱敏疗法。
③过程:A、与孩子沟通上周的感受,放松孩子的情绪,继续建立良好的关系;B、与母亲和孩子详细解释了系统脱敏疗法的操作步骤;C、教孩子学习放松技巧,主要采取雅克布松的渐进性肌肉放松法。
从额头、眼睛、嘴巴、颈部、肩部、手、大腿、脚等肌肉先紧张后放松,达到全身的放松状态,让母亲和孩子都参与进来,指导每一个放松步骤,逐步学会放松;D、教导孩子深呼吸放松,通过腹式呼吸法,学会调整自己的呼吸;E、布置作业:回家练习肌肉放松法和深呼吸放松,学会紧张恐惧的时候采用这两种放松方法来对抗,要求母亲每天陪同孩子做20~30分钟,练习到能够自如运用。
●第三次咨询①目的:A、熟练放松方法;B、学会评估恐惧情绪;C、建立恐惧情绪等级表;②方法:谈话法、系统脱敏疗法。
③过程:A、让孩子演示两种放松方法,检验孩子掌握程度,并给予相应指导;B、让孩子将对狗的恐惧情绪进行评估,根据不同情境进行打分;C、与孩子一起,将对狗的恐惧焦虑情境都列举出来,并根据孩子对狗的恐惧情绪强度建立等级表。
共分为六个等级:1、从书本上看到狗——0分(完全放松)2、从电视里看到狗——10分3、听到狗叫声——20分4、远远的看到狗,10米左右——30分5、走近狗5米左右——40分6、狗到自己身边——50分;D、布置作业:回家继续练习放松方法。
告诉求助者当自己出现紧张焦虑情况时采取放松方法来进行对抗,要求母亲陪同孩子并指导孩子进行放松练习。
●第四次咨询①目的:A、进行想象系统脱敏训练;B、巩固对放松方法的掌握。
②方法:谈话法、想象系统脱敏。
③过程:A、继续检验孩子对放松方法的运用,发现孩子对放松方法已经熟练掌握;B、根据上次的恐惧情绪等级表,给孩子一级一级的放松,第5、第6层级没有完全放松。
由于孩子熟练地掌握了放松方法,所以其他层级的对抗效果比较良好;C、约定下次继续进行想象系统方法,用时50分钟左右;D、布置作业:在母亲的指导下进行,让孩子回家后继续根据恐惧情绪等级表放松。
第五次咨询①目的:A、巩固咨询效果;B、继续想象系统脱敏;C、改善对狗的认知和看法。
②方法:谈话法、想象系统脱敏。
③过程:A、检验孩子的作业的进度,效果还不错;B、通过谈话法,与孩子讨论狗为什么是人类的朋友,因为狗对主人忠诚,讲了义犬救主和给主人守墓的故事,让孩子很感动,并讨论小狗的弱点,给它吃就会对你摇尾巴,对你友好,改善孩子对狗的认知,增强对狗的心理优势;C、继续给孩子做想象系统脱敏,重点进行第5和第6层级的放松,孩子非常的配合,效果良好;D、母亲反馈,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对自我情绪的调控能力有所增强,并活学活用放松方法;E、布置作业:回家继续进行想象系统脱敏训练,要求母亲陪同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