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面临的问题

浅谈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面临的问题

浅谈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面临的问题
山东省济宁第十五中学方德京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这项基本国策已经或正在给我国人民带来的好处日益明显。

但随着政府对全民的这项基本国策的教育和一胎化措施的实施,这就使我国出现了绝大多数的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客观实际就给我们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搞好教育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和不小的压力。

那么我们面对的对这些独生子女的教育有那些问题呢?
体质弱。

表面上看孩子个头不小,但他们耐力差;家长没有少补钙,孩子仍经常骨折;不少孩子不愿上体育课。

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指导家长让孩子合理饮食、合理补钙。

同时先从体育课抓起,让他们坚持锻炼身体。

除体育课外,还要教育他们坚持定时定量运动,如坚持长跑,或坚持步行上学回家等。

自高自大。

父母本来就这么一颗独苗,所以常常把自己的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心中的太阳、家中的皇帝。

久而久之,这就让他们养成了自高自大,唯我独尊的心理。

我们老师可以这样教育他们,请科普专家讲关于宇宙的问题,让他们了解宇宙的宏大和我们的渺小,进而懂得谦虚做事待人的道理。

不刻苦。

因为孩子从小在家里一切都得到顺从,甚么都来得那么容易,所以表现在学习等方面不刻苦。

作为老师,我们要从其反面教育,如周末领他们去登山,首先提起他们的乐趣,最后让他们尽情享受乐趣,实际我们是让他们登山的过程中学会吃苦。

感情脆弱,心理不健康。

几代家长围着一个孩子转,百依百顺,不让其经受点滴的挫折和逆境。

一旦学习上生活中遇到一点不顺心,他们就会伤心到极点。

作为教育工作者除了遇到这种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外,更重要的是平时有意识地给这些经不起挫折的孩子创设所谓逆境和挫折。

爱虚荣,说谎话。

有些同学为了满足其虚荣心,本来考试考了16分,却把卷子改了分数给家长说成96分。

这样,有几次成功了,他们就会继续这样做。

如果老师发现这种情况,我们要给家长联系,然后双方来个“说谎”,让他(她)尝到其滋味。

进一步就是,我们给家长多沟通多对话,来巩固治疗这种毛病的效果。

做人以我为中心,不顾他人。

我曾记得,一个较为自私的同学,一天被自行车撞了后,很长时间没有站起来,最终被一个体弱多病的老人送进医院,之后经过同学、老师的照顾关怀,同时也经过老师陆续耐心的教育,这个同学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再也不那样自私了。

过分讲吃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吃得更好穿得更美是自然的事情。

但是有一部分同学,在学习上不和好的比,单单在吃穿上和别人比。

我们学校除了让学生统一着装穿校服外,更要让这些同学懂得,每个人的家庭情况是不一样的,经济条件、出身不代表一切,还要教育他们,一个人的衣着的美只是美的一个方面,行为美、心灵美才是更重要的,心灵的美是永恒的。

做事能力差。

孩子在小的时候是需要父母等长辈的照顾,从抱着到领着再到让其独立行走,这说明了能力是逐步培养的,绝对不是先天就有的。

但是现在有些孩子到了十八九岁,甚至二十几岁了生活还不能自理。

更为严重的是,自己生了孩子,就将其推给自己的父母来养护料理,这在西方,人们是看不懂的。

自我抵抗能力差。

现在的电子游戏、网上聊天迷住了不小的一部分学生。

这就影响了他们的学业,熬坏了他们的身体,有的甚至与父母反目成仇,严重地伤害了感情。

归根结底就是自我抵抗能力差。

我们知道毒品有它的客观的特性,更有吸毒者的主观原因。

针对这些有
网瘾的同学,我们只能从网瘾者主观着力。

我们要通过我们的教育说理等一系列的工作让他们提高防范的意识和抵抗能力,并千方百计地让这些同学对所学学科产生兴趣,并在平时的工作中多与这些同学交流,使他们受到应有的尊重,他们就不会走进网吧、游戏厅从而戒掉这个现代“毒品”。

是非观念差。

不久前北京发生的四个未成年人杀人的事件,就很说明问题。

这四个孩子虽然未成年,但是总该知道杀人无论如何都不会是对的吧?他们杀人只是为了好玩,可见他们的是非观念多么的淡薄。

作为老师我们就应当从点滴小事着手,让学生懂得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对的坚决要坚持,错的事情无论如何都不能做。

尊老风气不浓了。

我们知道,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爱幼,好多人是做到了,然而,尊老却成了问题。

很多孩子总认为“为我服务,供给我钱物理所当然”。

他们想以法律上的人人平等来代替道德上的尊老爱幼。

有的孩子不仅不服从父母、老师的管理教育,有的孩子竟然喊老师“小某某”、“老某某”,还有的谩骂老师和家长,不尊重家长、老师的人格和劳动。

这些同学不知道,老人的今天就是他们的明天,这个粗浅的道理。

美育缺乏,审美能力差。

有人说,你听现在的孩子唱歌唱得多好。

也许你不知道,现在他们那种唱歌,大部分都是通过磁带、光盘等模仿出来的歌。

真的拿来一首简谱让他唱,即使是很简单的,他也是唱不出来的。

另外,我认识一位即将高中毕业的同学,有一次家长让他贴一张画,他思量了半天,终于,紧靠着天花板贴上了。

他还自以为这是美。

即使这个同学再高也不会高到天花板吧!最可怜的是这位同学不会审美。

美的观念、美的方法不是一时就能获得的。

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从点滴入手,时时刻刻地培养,如,教室里的公物的摆放,教师本人的发型的处理,衣服颜色、大小、式样的配合等都是可以进行美育的。

审美能力也和其他能力一样不是先天就有的,需要家长更需要老师长期熏陶、指导才能获得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