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7.5万吨/年造纸生产线清洁生产及废水深度处理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项目承办单位:**县**纸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1.1.3项目建设地点**县**纸业有限公司位于**省**县城西,本项目建设地位于该公司内规划发展用地区域。
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省工程咨询中心证书编号:工咨甲1*******1.1.5项目建设主要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产工艺改进、生产设备更新、厂区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原污水处理设施的改造、新增设施建设、设备管道安装等。
1.1.6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实施后,该公司废水产生量343.33万吨/年,废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规模为1.2万吨/天,经深度处理后回用156.8万吨/年,废水实际排放量为186.53万吨/年。
1.1.7 项目建设总体目标及具体指标总体目标①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后产品质量要满足国家行业标准要求;②废水处理站区范围内及厂内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直接排入厂区北侧的**河,生产废水进入本工程处理系统中。
废水处理站处理的废水在必须达到国家《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1)表2中标准限值后,排入厂区北侧的**河;③污泥作林用或农用。
具体指标项目实施后生产负荷保持不变,用排水及污染物排放指标与实施前相比见表1-1。
表1-1 项目实施具体指标与实施前比较1.1.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投资估算本项目建设投资为1650.1万元,其中清洁生产实施费用为435.4万元;废水深度处理系统费用为1012.2万元;其他工程费202.5万元。
资金筹措企业自筹850.1万元,银行贷款800万元。
1.1.9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10 项目定员项目实施后污水处理站人员编制为12人,主要用于污水处理站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
人员来源主要在公司内部调剂,也可通过劳动部门向社会公开招聘。
1.1.11项目实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经可行性研究分析,项目实施后年节水258.3万吨,节省费用129万元。
废水处理设施经改造后,减少排放废水266.78万吨,年减排COD 493.5吨,节省排污费34.6万元/年。
具有良好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
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改善其治污环境,树立其良好的环境形象,提高其产品竞争力,扩大产品销售量,对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地方和国家财政收入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本项目作为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其最直接、最显著的效益为环境效益。
项目实施后废水处理规模可达12000吨/天,设计进水水质:CODcr=800mg/L,BOD=200mg/L,SS=1500mg/L。
设计出水水质按《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1)表2中标准执行,即CODcr≤100mg/L。
故按设计出水水质计算,和项目实施前相比,每年可减少CODcr排放量493.5吨,对淮河流域的水质改善、加快淮河流域污染治理进程、当地水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1.12 项目实施时间根据该项目与企业的具体特点,建设期为一年时间。
1.2 项目承担单位概况**县**纸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11月18日,公司法人代表李志勤。
公司位于**县城西老西门外,紧靠淮河的一级支流——**河南岸,占地面积约36000m2,拥有固定资产3200万元,员工452人,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45,管理人员30人。
该公司主要以废纸为原料,配合部分外购纸浆生产各类包装用纸,主要产品有牛皮箱板纸、瓦楞原纸、白板纸、印花纸、插花纸等。
2003年公司投入15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和生产能力扩建,改扩建完成后造纸生产线达到六条,总生产能力达到7.5万吨/年。
2005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100万元,创利税280万元,2006年截至目前实现销售收入3300万元,创利税400万元。
2004-2005年公司连续被工商局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
1.3 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和范围1.3.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25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3)《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控[1997] 0232号,1997.4.14;(4)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水利部、建设部、科学技术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意见的通知》;(5)《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性条例》1995年8月8日;(6)《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2001-2005实施计划);(7)《**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省环境保护局;(8)《**省蚌埠市地表水功能区划的有关规定》;(9)《污水深度处理项目建议书》**县**纸业有限责任公司;(10)《7.5万吨造纸生产线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建材局玻璃设计院,2003.10);(11)企业清洁生产实施意见。
1.3.2编制范围(1)结合企业现有产品的生产规模及设备配套能力,确定经济可行、工艺可靠的最佳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方案。
(2)对该项目的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进行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3)对现有生产工艺中产生废水的工段进行分析,寻找节水途径。
(4)对现有的污染治理设施、处理工艺、运行状况、处理效率、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与总结,找出差距并提出综合治理方案,在此基础上对原有污水治理设施进行改造,使排放废水水质进一步改善。
(5)对该项目所采用的生产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适用性进行研究、比较、分析、选择。
(6)对劳动保护、职业安全卫生、节水与消防提出建设方案。
(7)对项目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测算出各种效益指标和项目抗风险能力。
1.4 编制指导思想、原则本研究报告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及淮河流域总体治污目标为指导思想,力图现有废水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对生产环节实施清洁生产技术,对生产的全过程实行污染控制,达到污染物减排之目的;对原有的综合废水处理设施改造,优化处理工艺,采用低能耗、高效率废水处理技术,提高原有设施的处理效率,降低处理设施的运行费用,使废水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削减,实现淮河流域重点污染源水污染物排放量在2010年之前分阶段减排目的,为淮河流域水质改善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可研编制坚持以下原则: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实现清洁生产,把污染消灭在源头;选择环境友好材料替代传统原材料,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清污分流,以尽量减少废水产生量,降低末端处理负担;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废水处理工艺,以保证处理效率;选择高效节能的机电设备,以降低废水处理成本;尽量利用原有设施改造,以降低建设成本。
1.5 适用规范和标准(1)《新闻纸国家标准》 (GB/T1910-1999);(2)《箱纸板国家标准》(GB/T13074-2003);(3)《涂布白纸板国家标准》 (GB/T10335.4-2004);(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1997年版);(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15-88)(1997年版);(6)《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69-93);(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008-2001);(1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02);(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1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17)《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Jl6-87)(2001年版);(18)《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20)《低压配电装臵设计规范》 (GB50054-95);(21)《电力装臵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臵没计规范》 (GB50062-92);(2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23)《造纸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1)。
1.6 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况在编制过程中,编写单位与有关科研院所和国内外的设备技术厂家进行广泛接触,研究分析了国内现有清洁生产和废水深度处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对各种技术经济指标综合比较后,提出了适合本项目的清洁生产工艺改造和废水深度处理改造路线,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7 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生产规模:本项目产品规模及规格见表1-3。
表1-3 产品规模及规格产品销售方向:主要面向本省及周边地区。
产品销售方式:一是利用**县**纸业有限责任公司现有的市场销售网络,二是与大批量使用单位订立长期合作协议。
工作制度:每年生产300天,每天生产24小时(三班生产)。
1.8 环境保护通过技术改造及清洁生产以后,企业的产品产量将在保持原来的75000吨不变的情况下,废水排放量由原来的453.3万吨/年降低到186.53万吨/年,每年减少排放废水266.77万吨;年减排COD 493.5吨;用水量由原来的538.95万吨/年降为280.65万吨/年,年节省新鲜水量258.3万吨,水循环利用率有66%提高到82%。
废水深度处理建设规模:12000 m3/d造纸废水。
1.9研究结论(1)本工程系清洁生产工艺改造及深度废水处理设施整改。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实现增收节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2)降低废水产生量,减少对淮河的污染负荷。
(3)项目建设符合国情、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能解决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
(4)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县**纸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管理、人才、资金等各种优势,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并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该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项目之一。
综合以上分析研究,该项目建设是可行。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目的意义2.1 项目提出的背景2.1.1造纸行业市场前景广阔造纸行业一直是我国的一项传统行业,纸产品的用途相当广泛。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包装纸、印花纸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多。
而国家为解决淮河流域的水污染问题,将对淮河流域年产量在1万吨以下的废纸造纸企业实施关、停、并、转,此举必将对纸产品的供给量产生影响,也将使一大批大、中型造纸企业获得难得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