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善于“倾听”的个案分析
永乐镇水落小学马黎
案例:
在教室、办公室里经常见到的场景及传出的声音
老师很生气地冲着学生说:
“老师讲了多少遍了,你怎么还是不知道?”
“你上课在听什么?”
训话的教师满脸通红、怒气冲冲;被训的学生被迫接受,仍然“屡教不改”。
这是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备受困扰的一个难题。
案例:
老师们的牢骚(也许这是所有低年级老师都曾经碰到过或正在经历的):
师:开学两个月了,真的累死了,这帮学生怎么会这样,上课根本不听你讲。
师:一个学生回答不出问题,不出两秒钟,下面就唧唧喳喳声一片,即使刚才那位学生想回答了,也根本听不见。
师:声音最响的学生,小手举得最高的学生往往站起来什么都不会说,即使说也是吞吞吐吐,待会儿做作业时一点都不会。
教学反思:根据老师们说话的焦点和自己教学工作中的感受,觉得学生不是因为笨才做不起题;也不是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听讲,甚至没有听到老师在说什么。
根据这种情况做出如下的研究安排。
以第一个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表现为细心听,用心听。
”
为主,具体要求学生做到,①坐姿端正,两手摆放整齐;②听讲时,眼睛看着老师;③不随便插嘴,发言要举手。
课堂实录(点滴):地点:永乐镇水落小学三年级()班的教室。
课堂进行中:
老师发现有学生趴着时,师悄悄停下了讲课的声音,眼睛注视着学生,见效果不佳,快速喊出了口令:“一、二、三”。
学生听到这做出熟悉的最强音,立即
做出回应(口令):“快做好!双脚、双手平放。
”跟随口令了应有的动作。
(课继续进行着)过了一段时光,师又发现有部分学生没有看老师,随即,(师发出口令):“小眼睛!”。
全体学生立即反馈:“看黑板,看老师。
”师又发现有些学生思想开小差了,(老师口令):“小耳朵!”。
学生们立即反馈:“认真听讲用耳朵。
不能左耳朵听,右耳朵出。
”发现学生歪着写作业时,老师提醒:“身体,坐姿。
”学生马上一边答一边改正:“坐姿端正;眼离书本一尺,身离课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
鼓励方法:将学生按座位划分为个小组,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每节课选出表现好的两个小组,奖励一面小旗,集到面者,小组里面的成员都可获得一个作业本。
案例
办公室里批改作业的老师语。
师:“哎哟,怎么刚讲过的例题,变换了一个数字,做起来都是错的。
”师:“你看,完全答非所问。
”师:“白费了一堂课,完全是做错的,不晓得是怎么听课的?”
案例
午餐后的办公室。
场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老师讲课是咱教的嘛?从最高位商起呀……”辅导老师在耐心地重复着。
场景:“你说这个题跟书上哪个题一模一样?……”(接下来)指导读,指导做,讲解……
感悟:教学生难,教学生学懂知识更难。
教学反思:(我)要根据案例中存在的现象,对课堂教学采取如下的措施。
以第二个目标(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倾听能力,不但要“听”,还要“会听”。
)为主,要求学生做到,①听清楚老师讲课内容,对老师的提问能举手回答;②听清楚别人的发言,并能做出回应(如点头,微笑);③专心听讲,肯于动脑,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发表不同见解。
具体做法:
、教师先给学生做出倾听示范,如听某位学生发言时,教师通过表情、语言等来体现。
、教师语言要生动,有感染力,情境创设能吸引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