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三小满璐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一种思维习惯。

良好的倾听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倾听能力是学好各门学科的基本功。

美国青年研究中心将“注意听他人讲话”当作学生合作学习成效的决定因素——社交技能之一。

在如今活跃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光会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

只有这样,学习效果才能最优化。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既能帮助学生博采众长,弥补自己的不足,又能让学生触类旁通,萌发灵感,还能使他们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的今天,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有效的倾听,使我们的学生拥有“倾听”的能力,真正掌握“倾听”这种金钥匙,从而深切体会到学习语文的无穷乐趣,真正地爱上语文。

倾听是我们接受社会、学习,取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手段,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正确的语言表达,更需要人们用心地倾听。

它也曾给人类感情的沟通产生了巨大的魅力。

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占据了人们生活的一半的时间。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向的互动过程,学生要学会文明地进行沟通和社会交往,首先要学会倾听。

听与说同样重要。

在新课程大潮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的孩子会表达了,课堂热闹了,但我们也该清醒地看到:在经历了这么一场深刻的改革之后,孩子们的倾听能力和水平是否达到了预想的要求吗?是否给课堂教学、课堂效应、教学效果产生了下面的影响吗?是否给孩子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带来了良好的时机吗?我想其实不然。

纵观如今课堂存在的一些现象进行归结:孩子们很活泼,胆子很大,课堂非常地活跃。

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趣了手,大声嚷道:“老师,我来,我来。

”当指名一个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因为他们没有得到老师的赏识.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在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当老师布置作业时,学生往往审错题意,没有按要求做.更让人担忧和伤心的是:有些课堂还存在着乱班现象,即使老师敲破了讲台,也还是无济于事.一个没有倾听质量的课堂,不是好课堂;一个不能让孩子们用心倾听的课堂,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不会很理想.同一个班的学生刚入学,学校提供了两样的师资,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贫富"差距之大,倾听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对策,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不倾听或不会倾听的不良习惯.必然影响他的学习,甚至终身的发展.所以提高孩子们的倾听能力势在必行,义不容辞.那么,该如何把这些现象在课堂中解决,在课外训练中巩固,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倾听能力呢?一、确立目标,形成共识.大家都知道,小学生生性好动,可塑性强,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话,喜欢别人赞扬自己,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话。

针对这一现象,我让孩子们课外搜集一些关于著名的人士在倾听中产生巨大的效应,其中有一个孩子搜集这样一个事例:乔、吉拉德被誉为当今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回忆往事时,他常念叨如下一则令其终身难忘的故事:在一次推销中,乔、吉拉德与客户谈判顺利,正当看样子就要快签约成交时,对方却突然变了卦——快进笼子的鸟走了。

当天晚上,按照顾客留下的地址,乔、吉拉德找上门去求教,客户见他满脸真诚,就实话实说:“你的失败是由于你没有自始至终听我讲的话。

就在我准备签约前,我提到我的独生子即将上大学,而且还提到他的体育成绩和他将来的抱负,我是以他为荣的,但是你当时却没有任何反应,而且还转过头去用手机和别人打电话,我一恼就改变主意了!”孩子们静静地听着,我趁热打铁,是啊!这个故事虽然简短,听起来却意味深长。

此番话提醒了乔、吉拉德,使他领悟到“听”的重要性,让他认识到如果不能自始至终倾听对方讲话的内容,认同顾客的心理感受,难免会失去自己的顾客。

我又举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周恩来在倾听中产生的外交魅力。

之后,我又充满着深情地说:“孩子们,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明白,听别人说话是一种尊重,认真倾听体现着一种道德水准,老师喜欢上课积极发言的同学,也喜欢专心倾听的你们,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踊跃发表自己见解,成为有出息的孩子,大家喜欢成为有出自的孩子吗?”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我把“认真倾听、用心倾听、成为有出息的孩子”作为班训。

此时无声胜有声。

为了成为有出息的孩子,他们不会不努力倾听的。

当然,要让学生理解倾听的重要性,不是一两句话就见成效,也不是几节课就能奏效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

只有我们老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这只是养成倾听习惯的第一步。

我们的孩子常常在倾听过程中,不知道该听些什么?怎样听?教给方法必不可少。

二、教给方法激发兴趣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

”作为老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关键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小学生良好倾听习惯中也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

如:1、在听同学发言前,可以猜测发言的同学会说些什么。

2、听完同学的观点后进行归纳。

3、最后再想想他说的有没有道理。

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明白,学会倾听,不单是用双耳倾听,更要用心去倾听。

用心思考老师的问题,用心思考同学的答案,当别人的答案与自己相悖时,也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用“我认为、、、、、、”“我想补充说明、、、、、、”等方式参与交流。

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孩子们掌握了一定的倾听技巧和方法之后,他们不是不会在每个老师的课堂中如此认真地倾听呢?不会的,所以老师做好榜样示范尤其重要。

三、示范引导,潜移默化李政清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第一段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首先责任,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

”可见,倾听对教师和学生同等重要。

何况教师是孩子们心中的偶像。

因此,要让学生善于倾听,教师要做好良好的榜样。

在学生发表意见时,教师以听众的角色,用非言语信号和言语信号同说话者做积极的信息交流。

当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倾听自己的发言时,便会对自己充满信心,而老师良好的倾听习惯,可以影响学生,他们会采用同样有活力的倾听策略,并在听完后提出建设性反馈。

然而,我们老师倾听孩子们的诉说太容易了。

但我们在课堂中常看到有些老师无论怎样劝住,怎样用力敲讲台,孩子们还是不愿静下听你讲课。

课上得不精彩,朗读水平不高,知识领域窄,适应不了孩子们的需求,他们不愿听你上课,课堂乱烘烘那是人之常情。

所以,老师不应是倾听的榜样,还应是知识的使者,驾驭课堂的生力军。

那样,才会使课堂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光有方法示范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没有表扬、激励,唤醒不了他们的潜能,这是孩子们的天性。

四、评价激励,养成习惯社会心理学家说过,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

正确的激励,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所以,在施教过程,不失时机地说:“··同学的双眼,老师就知道他在边听边思考。

”“你看这位同学的双眼一直看着老师,他听得多认真啊!”“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我们应当向他学习。

”“我们这些小红花,就奖给最佳听众的”等等,以肯定一人,唤醒、鼓舞全班。

同时适时开展倾听效果评比。

以上下桌4人小组为单位,每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优胜者发给红花或上光荣榜。

学期一小结,发给奖品或奖状,以激发学生认真倾听的热情,调动学生专注倾听的积极性。

有了表扬和激励,孩子们在倾听中有时甚至不放过一个词语的运用,在一次语文课上,我不小心把“鼓舞”主成了“鼓动”,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位小女生又急切又真诚地说:“老师,你用错词语了。

”当我把一朵小红花送到她的手中时,全班同学都表现出惊讶和羡慕。

这么在激励中焕发的情感,更真实更感人、更有效。

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既不会干扰教学的程序,又不会使孩子情绪过分激动,激励学生不断努力,持续发展,岂不是一举两得吗?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仅仅在课堂中训练倾听能力,无论是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还需要在课外中留心训练,持之以恒。

五、留心训练,持之以恒一种习惯的培养不可能一朝一夕的。

为了使倾听习惯的养成真正扎根于孩子们的心中,平时留心训练也势在必得,我作了以下尝试:1、听文本,深入思想。

倾听的对象不仅仅是人,还应善于倾听文本表达的信息,感受文本深刻的思想内涵,把“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作为倾听重点。

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倾听的范围和魅力。

2、设问题,反复倾听。

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和认知水平选择相应“听”的内容,并由浅入深提问题,让他们边听边想,听后相互提问、讨论解答,提高听的水平。

3、听故事,正确复述“故事”对于学生来说是最喜闻乐见,选择一些有价值的故事,让孩子们听完故事后讲述其主要内容。

并在渐渐听熟练后,正确复述出故事的内容。

4、勤听写,训练听力。

这里所说的听写不是简单地听写词语,而是听写句子和段落。

我从课外读物上摘录了一些适合本班学生的谚语、格言及精彩句段,给他们听写,从句到段。

不但训练了孩子们的听写能力,对他们的语文素养的提高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目标、方法、示范、鼓励、训练这种完整统一的训练系统,只是我在课堂中的一些小小的经验,这种有意识的培养,课堂上再没有出现文章开头的那种情景。

取而代之的是同学们可以在和谐的氛围中对各种课堂上问题的研究,教学效果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确实,作为天真无瑕的小学生,他们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倾听能力的提高,会是学生日后成功的重要条件,它使孩子们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提高产生和谐的统一,它使学生感受到倾听的魅力,也使学生感受到倾听带给自己快乐。

我相信,到那时,我们的课堂不仅会有生动、热闹讨论的场面,也会有静静的思考和思索的情形,更会是孩子们知识的乐园、智慧的殿堂。

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

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创造一切“机会”,放心地让学生去说,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稳中有降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拥有“倾听”的能力,真正掌握“倾听”这把金钥匙,从而深切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真正地爱上数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