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范式1
3、就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积累运用的能力。
学生分析:
1、本班学生基础差,字词掌握的不够好。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有欠缺。
3、初步养成批注习惯。
4、乐于表达自己见解但写作能力欠缺。
B类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1、画出自己理解的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体悟父亲的了不起,在旁边做圈点批注。
2、读这些句子。
3、完善自己感悟。
第
四
板
块
一、品读课文,感悟了不起的儿子。(目标B中的3、4,目标C, 30分钟)
过渡语:父爱成就了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也成就了一位了不起的儿子。课文那些地方体现了儿子的了不起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在旁边做圈点批注。
C类
5、通过阅读感悟父子情,学会爱别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自主学习单:
1、初读课文,并用横线标出下列词语“洛杉矶、阿曼达、混乱、昔日、爆炸、废墟、瓦砾、血丝、血迹”轻读这些词,结合刚才读的课文,你眼前出现什么画面,你能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2、品读课文,你认为这是怎样的父子?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把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用“_”画出来,动作的句子用“====”语言的句子用“~~~~~~~”画出来,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悟。
1、朗读课文,自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2、听写生字,同桌相互检查并矫正。
3、根据其他学生的回答完善自己的概括。
第
三
板
块
二、品读课文抓住中心词“了不起”(目标B中的3、4,目标C, 25分钟)
1、从父亲的外貌中你读出了什么?
2、从父亲的行动中你读出了什么?
3、从父亲的语言中你读出了什么?
老师巡视随时点拨学生,根据学生的回答,对重点语句进行反复地朗读。并随机牵出体现本文的线索的句子“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1、学生读单元提示。
2、参与讨论。
3、简明扼要说明本单元的主题及自己的认识。
第
二
板
块
一、整体感知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目标A中的1,10分钟)
1、字词检查(既检查字词还注意学生书写)。
2、检测自主学习单1,同桌互说,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内容。
设计意图:解决了目标A,既让学生了解了文章内容,又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范式年级(学科)教师
课题
第17课
课题名《地震中的父与子》
课时数2
教材解读: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的课文,而且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大地震,一所小学的房屋倒塌了,许多家长悲痛欲绝后都无奈离开,只有其中一位父亲坚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因此,他不顾众人的劝说,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自己的儿子和儿子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课文紧紧围绕“人间自有真情在”这一主题进行,选编的目的是:1、让学生感受父爱伟大的力量,感受父子情深的感染。2、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课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易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适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深入阅读时要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流程概要:
1、朗读单元提示。
2、整体感知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3、品读课文抓住中心词“了不起”。
4、品读课文,感悟了不起的儿子。
5、仿写
教学板块
(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设计意图)
个体学习清单
第
一
板
块
1、朗读单元提示。(5分钟)
问本单元主题是什么?要求是什么?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设计意图,对单元主题有一个整体把握进而更好把握本课的中心)
3、在老师引导下有感情地朗读。
4、想象写话、交流讨论。
第
五
板
块
仿写:要求写你熟悉的一个人,用上外貌、语言、行动中的一个或几个描写人物的方法,表达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目标B中的4,10分钟)
设计意图:落实目标B,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学生思考写作
2、学生展示
第
六
板
块
板
书
设
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爱
信念
了不起
教
学
反
思
2、想象一下被救出的13位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会对孩子和父亲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文章结构及写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一个中心词(了不起)两个板块(父与子),一条主线(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并在读中悟情,知道人物思想品质是通过外貌、语言、动作表现出来的。
1、自读感悟,画出句子。
2、同桌讨论。
3、父爱成就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也成就一位了不起的儿子,课文那些地方体现的儿子的了不起?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4、孩子被救出之后,其他13位孩子和父亲会对这对了不起的父子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找准阅读的突破口,抓住关键词“了不起”从父亲挖掘的动作、时间这个震撼人心的画面入手,环环相扣问题接连牵出,并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在读中悟情,当学生情感得到激荡,心中情感不吐不快,由读到写就水到渠成。
教学目标
A类
1、会认“衫”等8个生字,会写“衫”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标分析:
1、作为高年级断应该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并要求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2、新课标还指出:“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学生生疑处引导,这样在有效的时间提高教学的效率,让整个阅读过程成为质疑、解疑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