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

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

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







实践题目:关于传统节日在80后心目中的印象专业班级:公共事业管理 B070507
指导教师:王育晓
时间:2009-12-24
关于传统节日的统计报告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许多传统节日历经千年流传至今,其中最为隆重也最具代表性的就非春节莫属了。

关于春节,也有许多美好的传说。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人们观念的变化,春节带给我们带来的欢乐程度不断发生着变化。

为了更好的了解传统节日在我们80后青年心目中的印象。

就此,我们对我们身边的同学中做了一个统计调查,以此来推断传统节日在该年龄段人们心中的印象。

二、调查对象及方式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80后青年人,因此抽样样本为在校大学生。

每个人度过春节的快乐与否都是一种心理感受,这种感受是不一样的,这是一种抽象的感官知觉,因此难以进行具体的量化。

而要对80后过春节的感受进行统计调查,我们必须使用一种灵活的方法,将不可量化的感受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因此我们创新性的采用设置“欢乐指数”
这一衡量手段,将人们对过春节的感受转化为百分制,用打分的方法将人们的心理感受通过数字表现出来。

从而使得人们对春节的感受变的可以统计。

根据这种方法,我们设计了问卷,问卷将被调查对象划分为六个年龄段,分别为0-3岁,4-7岁,8-11岁,12-15岁16-19岁和20岁以上。

让被调查对象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对以上年龄段中度过春节所获得的“快乐指数”进行打分。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60份。

最后,我们把调查得到的资料进行统计
三、调查项目
1、各年龄段欢乐指数调查;
2、春节欢乐指数最高的年龄调查。

四、统计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表4-1原始统计数据
505560
65
70
75
8085
90
不同年龄段节日平均快乐指数
续表:
表4-2描述统计
表4-2是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欢乐指数进行描述统计
如柱状图所示:平均指数在3岁以前是最低的,平均分为39.517,我们据此推测:由于该阶段年龄太小,人们几乎不能回忆起当时的事情,因此打分最低,这是符合现实
逻辑的。

4-7岁平均欢乐指数为75.117,较0-3岁年龄段高。

8-11岁最高,但随着年龄
的增长,欢乐指数呈现现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8-11岁这个阶段以前呈现增长趋势,8-11
岁以后呈现递减趋势。

可见,调查对象对过春节的喜爱程度是先增长后减少的,在8-11
岁这个年龄段对春节的喜爱程度最高。

描述统计表是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欢乐指数进行平均值、标准误差、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等的描述统计。

表4-3对欢乐指数最高的年龄的描述统计
表4-3是对不同人的欢乐指数出现的最高的年龄进行的描述统计欢乐指数最高的年龄集中在6岁、7岁、 8岁、9岁、10岁、12岁、13岁、14岁、15
岁、17岁、18岁、19岁、20岁、23岁、25岁,其中10岁时欢乐指数最高的人数最多,为13人,且频数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规律。

如图4-3所示,大家对
春节的喜爱度集中在10-13岁这个年龄段,据此我们推测:在该阶段,由于人的身体及
智力的增长,人们能较多的参与到春节的活动当中,能够从春节中得到更多的欢乐,且
由于该阶段处于儿童向青少年的过渡阶段,人所能感受到的环境压力较少,因此从春节
中获取的欢乐也最多。

该推测与现实当中的情况也是基本相符的!
表4-4通过8-11岁、16-19岁年龄段对总体的区间岁估计(置信度95%)
表4-4是以95%的置信度分别以8-11岁和16-19岁两个阶段,岁总体的欢乐指数进行区间估计。

在8-11岁年龄段,样本个数n=60,样本均值x=86.55,样本标准差S
1
=12.04993,抽
样平均误差Ux=0.877676,Z
1=1.959964,所以△x=Z
1
×Ux=1.720213.所以置信下限为:
x-△x=84.42979.置信上限为:x+△x=88.27021。

综上所述:可以以95%的概率保证在8-11岁年龄段整个总体的欢乐指数在[84.82979,88.27021]之间。

在16-19岁年龄段,样本个数n=60,x=71.91667,S
2
=15.78703,Ux=1.149873,
Z
2=1.959964,△x=Z
2
×Ux=2.253709,所以置信上限为:x+△x=74.17038,置信下限为:
x-△x=69.66296。

综上所述:可以以95%的概率保证在16-19岁年龄段整个总体的欢乐指数在
[69.66296,74.17038]之间。

表4-5年龄段与欢乐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表4-5是对不同年龄段与平均欢乐指数的相关分析,设年龄为X,平均指数为y。

如图所示:在全体年龄段,年龄与平均欢乐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299246,表现为微弱相
关,经分析可知,由于欢乐指数随年龄的增长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所以年龄与平均指
数难以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

但分解后可得到不同结果。

在0-11岁,年龄与平均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958705,为正高度相关,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平均欢乐指数也随之增加,而在12岁以后,相关系数
为-1,为完全负相关,即随年龄的增长,欢乐指数在递减。

表4-6回归分析
表4-6是对年龄x和平均指数y进行医院线性回归分析
由图可知:年龄x和平均数y的相关系数R=0.299246,a=60.5,b=0.68,所以回归方程为y=60.5+0.68x。

即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增长一岁,则过年所获得的欢乐指数增加0.68分。

五、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人们在8-15岁这个年龄段中,对于过春节所获得的欢乐指数是最高的,也就说是觉得最有意思的。

这是因为该年龄段处于儿童期向青少年时期的过渡阶段,智力水平和身体水平都处在对外界的探索时段,因此对于新鲜事物感兴趣度较高;且由于那个年龄所处的时期,社会对于过年的重视程度也较高,外来文化渗透较为微弱,因此“年味”特别重,这也是8-15岁年龄段“欢乐指数”较高的原因。

2、15岁以后对于过年的欢乐指数呈现下降趋势,我们据此分析——由于年龄的增长,人们所面对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对于过年的关注程度渐渐减弱;由于年龄增长,智力和身体已完成对外界的探索,因此对于重复出现的事物感兴趣程度也降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该年龄段人们恰好经了这一时段,外来文化逐渐渗透,人们接触到外来思想并对此产生兴趣,这也是15岁以后对过年所获得的“欢乐指数”出现降低的原因!
六、体会
通过这次的统计学课程设计,我们比较系统详细的了解了统计工作,对统计学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从确定调查内容与设计问卷,再到数据分析,我们小组各成员分工合作,较为圆满的完成了此次统计学工作。

同时对于调查的结果我们也颇为惊讶,因为数据显示出当代青年人对于传统节日的兴趣程度越来越低,这也为我们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感到担忧,特别是此次调研恰逢“圣诞节”,校园内对于该节日的庆祝活动颇为丰富,这更加深了我们对于传统文化受到冷淡的担忧,希望当代大学生能够清醒的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优越性,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七、{附}
小组分工情况
组长:刘京京统筹安排本次统计调研工作,负责数据分析和整理,安排个成员的具体工作和协调成员关系。

成员:张佳林协助数据分析,负责编写统计报告,制作讲演内容
李瑜组织问卷调查,收集和整理数据
李娜负责调查前期准备工作,收集和确定本次调查主题,负责相关性分析席璐负责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工作,整理问卷内容
周喜华负责本次调研的问卷发放和整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