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园林与传统文化政策
江南园林布局
主题多样 隔而不塞 欲扬先抑 曲折萦回 余意不尽 远借邻借
江南园林的主要特点
理想的生活空间 宅院合一 可居可游
江南园林的主要特点
空间原则:壶中天地 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
里之回。 山不过十仞,意拟横霍;溪不袤数尺,趣
侔江海。知足造适,境不在大。
网师园是苏州最小的园林,进入网师 园宜坐宜留的建筑较多,园以水池为 中心,绕池一周,有水中游鱼,有亭 中待月迎风,静中生趣。
狮子林其实是一个大迷宫。
园内以假山众多,形状怪异著名,因 而有“假山王国”之称。尤其称奇的 是园内假山酷似狮子者甚多,而且中 峰原住天目山狮子岩,故该园得名狮 子林。
狮子全园布局紧凑,东南多山,西北 多水,山池东北两翼为主要建筑。燕 誉厅为全园主厅,雄伟华 贵,中堂 有屏刻 《狮子林图》。步至“辑峰 指柏轩”,凭栏眺望石峰林立,古柏 盘绕。轩西南有各色古建筑,典雅清 淡,唯独“真趣亭”金碧辉煌,乾隆 御笔 “真趣”题匾高挂亭中央。
江南园林的主要特点
行超神越、相化相忘、天人合一 人在天地间,万物皆备于我
化工生意源源在,静处详观总不偏; 飞絮满空春不尽,新荷贴水已田田。
(南宋)张栻《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中国园林建筑的起源
崇尚自然的思想与归隐思想 《孟子》:“上下与天地同流” 《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诗歌绘画与园林景观的融合
曹丕:“高谈娱心,哀筝顺耳。驰骋北场,旅食南馆。浮 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 并载,以游后园。”
《世说新语》:“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 濮间想也。”
齐衡阳王萧统:“身处朱门而情近江湖,形入紫闼而意在 青云。”
《昭明太子传》:“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狮子林最大的特点是湖 石假山多。园中峰峦欺 负,洞壑婉转,奇峰巨 石,玲珑剔透。假山群 共有九条路线,21个洞 口,步入其中犹如身处 八卦阵,忽而登逢,入 洞,明明山穷水尽,却 又柳暗花明 山石之美:瘦、漏、透、皱 水渊之美 植物之美
汉代以前的苑囿建设:笼盖宇宙的气魄与力量,充盈之美 囿、苑、台 司马相如:(上林苑)“视之无端,察之无涯”(山水) “视之无端,究之亡穷”(植物景观) “离宫别馆,弥山跨谷”(建筑)
魏晋时期:造园思想的发展
背景:乱世中全身避害;玄学下体玄识远、萧然高寄
特点:回归自然,消弭人工(司马道子)
江南园林与传统的文 化政策
中国园林是由山水、建筑、花木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 意。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拙政园是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明正 德四年,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 部份。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还乡后 拓建此园,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 “灌园警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 者为之政也”句意而命名。
至乾隆年间,退休的光禄寺 少卿宋 宗元造园,因面临王四巷(即今阔街 头巷),便取谐音而定园名为“网师 园”。网 师乃渔夫、渔翁之意,又 与“渔隐”同意,含有隐居江湖的意 思。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评 价网师 园“地只数亩,而有行回不尽之致; 居虽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乐。柳子 厚所谓 ‘奥如旷如’者,殆兼得之 矣。”
水池中央还建有荷风四面亭,亭西有 曲桥通“柳荫路曲”。转北至见山楼, 太平天国时,此楼为忠王李秀成办公 处。亭南有小桥接“倚玉轩”,折西 即至“小飞虹”,这是苏州园林中唯 一的廊桥。桥南有小沧浪水阁,桥北 的“香洲”是一座画舫。香洲西南的 玉兰堂相传是文征明作画之所。
近清 水风 远明 山月 皆本 有无 情价
拙政园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各式 亭轩楼阁临水而筑,形成朴素开朗、 平淡天真的自然风格。
中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远香堂为园中 的主建筑,是一座结构精巧的四面厅, 四周是落地玻璃窗,可观览周围景色, 堂内陈设精雅。堂南小池假山,竹木 扶疏,重峦迭翠。堂北,宽阔的平台 连接荷花池,夏日荷花盛开,微风吹 拂,清香满堂。匾额“远香堂”为明 代文征明所写。
,
沧浪亭是苏州现存最古老的园林,为宋代苏顺钦修建,后为韩世忠住宅。 命名出自《孟子 离骚》“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 以濯我足”,全园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 美,颇有野趣。
网师园位于苏州城南十全街,距离沧 浪亭不远,占地仅0.54公顷,始建于 南宋,旧为宋代藏书家、官至侍 郎的 扬州文人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 花园名为“渔隐”。
计成与园冶
《园冶》是一部罕见的古代设计学术专着,它运用了分类方法,深入 探讨造园的理论和实践,全书合兴造论、园说、相地、立基、装折、 屋宇、栏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等十三篇,涉及 造园各个方面,很有系统。首篇〈兴造论〉,语出惊人,大胆提倡以 设计师主导造园活动,这跟以往依靠主人或匠人的悠久传统有天壤之 别。因此计成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开肯定设计师地位的人。计 成为何这般强调设计师呢?原来他认为优秀的园林,必须符合“体宜 因借”四大标准,而要达到要求,只有深悟个中三昧的专家,才能做 得到。所以他这样写道:“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愈非匠作可为, 亦非主人所能自主者,须求得人……。”得人指有心得的人。计成的 确与众不同,观点独特!次篇〈园说〉,道破园林所追求的境界,即 是文人理想中的山水之乐、自然之美。末篇〈借景〉,是全书菁华所 在,若用另一种说法,即借景是计成的拿手好戏。他写道:“夫借景, 林园之最要者也。如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堂北为主景所在,池中累土石作二山, 西山上建“雪香云蔚”亭,文征明手 书“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对 联和元代倪云林所书的“山花野鸟之 间”的题额悬于亭中。
远香堂东行,小山上有绿绮亭,此处 还有枇杷园、玲珑馆、嘉实亭、听雨 轩、梧竹幽居等众多景点,于梧竹幽 居向西远望景深意远,北寺塔耸立云 霄之中,是极妙的借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