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 解析+字词
丁为小 依靠 果实,零 含,怀着 省写,合义为死 ,取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 为落 “树上 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 落下小 果实” 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 与人合 义,形容 孤单 不久, 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后来
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
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 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 时幼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 通“逝” 未知其言之悲也。
死去的 长辈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又归 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 妻子儿女 的统称 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幕于汴州,汝 第二年 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 ,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又佐戎徐州 成为事实, 实现 ,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 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 手持戈代表军务 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 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 取老虎追赶野 兽表象,表急. 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 突然。 师,以求升斗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 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
与十二郎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他的噩耗。 韩愈悲痛欲绝,写下这篇祭文。
字 词
段 落
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并注意下列字词读音
闻汝丧(sàng)
及长(zhǎng) 不省(xǐng) 所怙(hù) 兄殁(mò)南方 省(xǐng)坟墓
丞相薨(hōng)
佐戎(róng)徐州 汝遽(jù)去 万乘(shèng)之公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 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 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希望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 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同“享”, 鬼神享用祭 品。
★通假字:
敛不凭其棺: 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通“垗”,墓地 终葬先人之兆:
深度解析
“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 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
字字是血,字字是泪
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祭 十二郎文
作 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 唐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常自谓“郡望昌黎”,故 世称“韩昌黎”;因晚年 曾为吏部侍郎,故也称韩 吏部。
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 “韩柳”,他是“唐宋八大 家”之首。代表作是《马说》 《师说》等
在 来
有能力
来
安慰
马上
接来
墓地
今吾使健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 如不能守待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 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从穴乏声,即葬时下棺入穴 然后惟其所愿。
临 代奴婢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 殓,给死人 穿衣入棺 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得 凭其棺,窆不得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 互相照顾 着生活 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 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 实在是我造 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 成得灾难 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 什么时候才有尽头 抱怨 已往,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及其作品对我国古代 散文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他主张文章要 言之有物,反对六朝以来的单纯追求形式 美的骈俪文章;语言要新颖流畅,“唯陈 言之务去”,对古文要“师其意而不师其 词”。
杜牧 把韩文与杜诗并列, 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 和“百代文宗”之名。苏轼称赞他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离开 离开 古代四马拉的兵车为乘,万乘指 天子的武备,即高官。
住了一年
探望
文言词句
★通假字:
远具时羞之奠: 通“馐”,美味食物 零丁孤苦: 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皆不幸早世: 通“逝”,死
虽然这样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 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 精神 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 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 希望 成长立业 幼儿儿童 期也。 才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 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时常疼得厉害 近来
如第5段:一开始连用3个疑问句, 引起下文层层抒发极度悲痛之情。 句中3个“邪”表明作者难以接受 十二郎死的事实,反诘语气有力强 化了作者震惊程度。接下去几句, 3个“也”“乎”合用,写出作 者不愿相信十二郎之死,以及不愿 相信但事实俱在的矛盾心情。5个 带“矣”的句子,迫使作者由疑 而信,不得不信,写出了作者哀痛 不已心情。
本文写得极度悲痛, 请思考作者在悲侄之 死的同时
思念之情
骨肉之情 追悔之情
抒发了哪些悲 情?
痛悼之情
人生无常 宦海沉浮
艺术特色
1.破骈为散,自由多变的形式
2.强烈的抒情性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3.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饰
本文除借助叙事表达 思想感情,还准确地 借助虚词来表达感情。
连用连词和语气词的作用: 第一.加重语气,使表达 的感情更强烈;第二.押 韵和增强文章的节奏,从 而增强作品感染力,更能 打动读者的心。
谢
谢观赏
相殒(yǔn)其生
窆(biǎn)不临其穴
归取其孥(nú)
尚飨(xiǎng)
第一部分
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1—3段
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 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
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抒发了作者 的生离之情
第二部分
写十二郎之死。4-5段
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
.”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 ”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 丧 这 其…抑…选择问 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
这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多久
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 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 大 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 概 ,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 将 ,使者妄称以应之乎?其然乎?其不然乎 ? 给 才
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
祭 文
祭文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死因、地点、享年
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评价死者的功德贡 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精神品质。
背 景
韩愈幼年丧父,靠哥嫂抚养成人。韩愈与
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深
厚。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飘泊,与十二
因和死期。抒发了作者的死别之情
第三部分
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 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6-8段
抒发了作者的祭奠之情
通馐,美 味食物
叔父,古代兄弟排行 以伯仲叔季为序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七日,乃 能衔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 形旁为歹,到阴间地下去, 二郎之灵: 引申为不好。声旁是没字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