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姜堰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江苏省姜堰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江苏省姜堰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 .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B . 数罟不入洿池C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 .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2. (2分) (2019高一下·深圳期中) 下列划线的词语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组为()A . ①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②明年秋,送客湓浦口B . ①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②暮去朝来颜色故C . ①铁骑突出刀枪鸣②凄凄不似向前声D . ①因为长句,歌以赠之②吾尝终日而思矣3. (2分) (2018高二上·哈尔滨开学考) 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加下划线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①羝乳乃得归(名作动)②毕礼而归之(使动)③留军壁邺④坐客乃西顾而叹(名作状)⑤已却秦存赵(使动)⑥剑斩虞常已⑦或移坐更近之(形做动)⑧ 归璧于赵(使动)⑨大将军邓骘奇其才⑩反欲斗两主(使动)⑪公子自骄而功之⑫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形作动)⑬盖马伶耻出李伶下A . ①⑪/②③⑤⑩/④⑥/⑦⑧⑫/⑨⑬B . ①③/②⑤⑧⑩/④⑥/⑦⑫/⑨⑪⑬C . ①⑪/②⑤⑧⑩/③④⑥/⑦⑫/⑨⑬D . ①③/②⑤⑩/④⑥/⑦⑧⑫/⑨⑪⑬4. (2分) (2019高二上·金华期中)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 . 洎牧以谗诛B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 . 夫晋,何厌之有D . 而又何羡乎?5. (2分)选出与例句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A . 因求假暂归。

B .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C .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 .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6. (2分)下列加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将贷子三百金贷:借给B .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活:使……活下来C . 鲋鱼来!子何为者邪为:为了D . 周顾视车辙中顾:回头7. (2分) (2016高三上·平阴期中) 多义词辨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修①余独好修以为常美好②孙子膑脚,《兵法》修列编纂③茂林修竹长、高B . 谢①多谢后世人告诫②乃令张良留谢辞谢③阿母谢媒人谢绝C . 道①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称道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义,道理③任重而道远道路D . 寡①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君主自称②刑于寡妻,至于兄弟守寡③寡固不可以敌众少8. (2分) (2019高三上·齐齐哈尔月考)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的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A . 莫知我哀莫:没有人何厌之有厌:讨厌B . 谢家来贵门谢:谢绝何方圜之能周兮周:合C . 置人所罾鱼腹中罾:捕将功赎罪将:拿D . 对酒当歌当:应当偭规矩而改错偭:违背9. (2分) (2015高一上·镇江期中)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片刻,很短的时间)居是州,恒惴栗(忧惧不安)B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屑一提)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自然界万物)C .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婉转悠长)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除去)D . 苟富贵,无相忘(偏指一方,你们)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完毕,最终)10. (2分) (2015高二上·浙江期中)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批判现实是因为作家的神经还没有麻木不仁,是因为作家尚有一份真爱,大爱大恨出大师,其信马由缰的文字背后正是社会稀缺的悲悯情怀。

B . 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火中取栗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C . 在杭州的网络经济人才专场招聘会上,全国各地的大学生纷纷前来应聘,一时人才汗牛充栋,这充分凸显了互联网行业的吸引力。

D . 曾风靡全球的自拍杆,因其蓝牙遥控所产生的电磁波可能会对人体有害,在很多国家遭到封杀,许多网友对此不以为意,表示仍会继续使用。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11. (18分) (2017高三上·湛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杨丽萍:舞蹈是种信仰曹玲娟执拗地穿着绣花衣、麻布裤和布鞋,身形特别瘦小,说话时语调低沉轻缓。

近日,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杨丽萍带着倾心打磨的歌舞乐《藏谜》,再度艳惊了上海滩。

谈起舞蹈,她冷静又痴迷,“舞蹈是什么?是语言、是信仰、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再度亮相艳惊舞台“我是山里人,跳舞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沉寂一段时间后,杨丽萍再度亮相舞台,这次,她表演的是藏族唐卡中的荷花度母。

一朵红荷中,荷花度母被老阿妈的虔诚唤醒,翩然轻舞,恍若踏水而行……另一次亮相,她身着黑衣长靴,和藏民们跳起狂放的夏拉舞,舞姿自在快活,几乎颠覆了舞迷们对她的既有印象。

这位从云南深山里走出来的白族女子,完全可以凭《雀之灵》、《两棵树》等作品,满足于“中国当代知名度最高的舞蹈家之一”这个角色。

但之后,她却倾尽全力制作《云南映象》,将一群普通人推上舞台,让原生态歌舞一度成为舞台热潮。

杨丽萍从不认为自己要借这种方式来延长艺术生命,她甚至不乐意别人称自己为舞蹈家。

她说,“我是山里人,我的家人对着山林田野都在起舞,汲水能歌、取火能跳。

跳舞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永久性的,对吧?”这些年,她拒绝了不少制作演出的邀请,直到藏族歌手容中尔甲找到她,希望能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藏族人打造一部原生态歌舞。

在她看来,舞蹈不再只是创作,而是学习、采集、呈现。

“我走的地方越多,越是心焦。

民间好多好东西都在逐渐消失,再不抢救就来不及了。

”涵盖藏区典型音乐元素。

“做《藏谜》,是件很有福气的事”《藏谜》几乎涵盖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四川五省区藏区最典型的民间歌曲、乐器及舞蹈,比如音色悠扬的六弦琴、祭祀超度的大法号等与藏族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

“这部作品是我们对藏族文化的虔诚之心”,为此,她走遍了藏区。

《藏谜》的主角,是一年前还在放牧的藏民们。

他们并不知道舞台是什么,他们只是在舞台上自由奔放地舞蹈,纯粹展示着对生活、自然、神灵的歌颂与膜拜。

正是这种扑面而来的最原始的生命力,使得观众在台下感动得落泪。

每次谢幕,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她说,“做《藏谜》是件很有福气的事,是从身体到灵魂的一种体验。

”这是个地道的民间艺术团,杨丽萍是这支团队里惟一的非藏族人。

排练整整一年,艺术团没有任何收入,制作人容中尔甲背上大笔贷款,总编导杨丽萍一分编舞费都不肯收。

“她是一个很单纯的艺术家,对艺术严谨到有些苛刻,对人却特别宽容。

”容中尔甲说,从剧本的策划、编舞、主创班子搭建、服装道具设计到找衣服布料,事无巨细,杨丽萍都全力而为。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副总裁韦芝曾在西藏生活工作多年,她评价说,“这部作品是近年来最有想象力的西藏歌舞集大成者。

”从《云南映象》到《藏谜》,杨丽萍从未特意从商业角度考虑舞蹈。

“不用担心这个,认真的态度,再加上自我审美的品位,人们都需要好的精神食粮嘛。

”这份坚持,让很多同行钦佩。

“云门舞集”创始人林怀民就曾公开赞扬,“这些年,无论在艺术道路上遇到多少挫折,杨丽萍都没有退缩。

不跳舞,完全可以有很多选择,可她还是一直在舞台上跳,这让我很佩服。

”“有生命的舞蹈,离人很近,它会像树一样生长,像河流一样流淌。

”杨丽萍说,“我们跳的是命。

”杨丽萍常说,如果不跳了,她会回归自然,找个地方安安静静住下来。

“外面有山,有水,有农田和民居,岛上有人捕鱼,有人织布,还有人在大榕树下晒太阳……”(节选自《人民日报》2007.11.6)(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 . 杨丽萍表演了藏族唐卡中的荷花度母,她和藏民们跳起狂放的夏拉舞,完全颠覆了舞迷们对她的既有印象。

B . 杨丽萍倾尽全力制作《云南映象》,将一群普通人推上舞台,让原生态歌舞一度成为舞台热潮,再度艳惊了上海滩。

C . 杨丽萍创作的歌舞乐《藏谜》几乎涵盖了所有藏区典型的音乐元素,歌舞的主角是一年前还在放牧的藏民们。

《藏谜》展示的是对生活、自然、神灵的歌颂与膜拜,表现的是最原始的生命力。

D . 从《云南印象》到《藏谜》,杨丽萍从未特意从商业角度考虑舞蹈,她的这份坚持,让很多同行钦佩,“云门舞集”创始人韦芝就曾公开赞扬过她。

E . 杨丽萍在准备《藏谜》素材的过程中走遍了藏区,有机会亲密接触藏区文化最典型的民间歌曲、乐器及舞蹈等与藏族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

(2)“舞蹈是种信仰”,文章在哪些方面表现了杨丽萍的这一观念?请简要叙述。

(3)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4)通过杨丽萍的努力,“原生态”歌舞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引起广泛关注。

“原生态”艺术也引起了人们的争议,有人认为“原生态”歌舞对继承和保护民族文化艺术有积极作用,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赶时髦”的表现。

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12. (14分) (2017高三上·靖江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江宁两校官传袁枚我国家百有三十余载,而江宁以校官祠于学者,只二人焉。

其一曰教谕汤先生,讳伟,字鹏乎,宣城人。

康熙庚午举人,居官时年已七旬。

天倪甚和,碌碌然不可见涯涘。

夏月短葛衣摇扇,与群儿嬉。

或上树扑枣,童子环啖之,先生俯而笑曰:“盍留苦败者偿老子劳耶?”其风趣如此。

兵部左侍郎法海督学江南,威棱言言,所至不敢仰视。

初按江宁,命报程生某劣。

先生摇首,意若有所疑。

法呵之。

先生正色曰:“程生不特不劣,且贤。

公命取优耶,今晚牒且上矣。

若以为劣,则公知之,伟不知也。

”法大怒,叱先生出,将劾先生。

江宁先辈蔡铉升者,与法有旧,往见法,争曰:“公知程生所以劣乎?生狷者也,嫉恶严。

过上新庵,见僧奉富商木主与天子龙牌峙,生诋其妄,捽而投之,以故僧与商造蜚语陷生。

公得毋为若辈所眩乎?汤先生正人,九学所推,公不知敬,何也?”法大惭愧,三肃先生而谢。

时学舍穿漏,每大雨,汤辄持伞坐承溜下,白发淋漓。

客骇问之,则颦蹙然曰:“大成殿未修,先圣露居,某敢即安乎?”上官及诸绅士闻之肃然,未几,争相营构,终先生之世,宫墙焕然。

俸满,迁国子监典籍,以笃老辞。

卒年九十余。

其一曰训导唐先生,讳时琳,字宸枚,上海人。

康熙甲午贡生。

饬躬训士,一衷于礼。

在官捐俸修前明周贞毅公祠。

去后,诸生即以先生与汤先生附焉。

乾隆三十九年,邑有修学之举,将迁祠周公,并迁两先生。

训导曹君惧两先生之泽将湮也,属予作传以永之。

予览所持来汤状甚具,而唐事寂然无可记述,以故笔涩不下者屡矣。

然窃以为,官不在大小,惟其人;人不在显晦,在其真。

《中庸》曰:“诚之不可掩,如此夫!”后之人闻两先生之风,可以观,可以兴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