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铝合金中Al,Fe,Cu的测定

铝合金中Al,Fe,Cu的测定

定量分析综合实验——铝合金中Al、Fe、Cu含量的测定实验研究报告班级:05091135姓名:***2008年1月铝合金中Al、Fe、Cu含量的测定实验方案一、铝含量的测定(置换滴定法):采用返滴定法测定时,先调节溶液pH为3.5,加入过量的EDTA煮沸,是Al3+与EDTA 络合,冷却后再调节溶液pH为5~6,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2+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即可求得Al3+的含量。

但返滴定法选择性不高,所有与EDTA形成稳定络合物的金属离子都干扰测定,在复杂试样中的铝测定,需要在返滴定法的基础上,再结合置换滴定法测定。

利用F-和Al3+生成更稳定的AlF63-性质,加入NH4F以置换出与Al3+等量络合的EDTA,再用Zn2+标准溶液滴定之,从而精确计算Al3+的含量。

置换滴定法测定Al3+时,Ti4+、Zr4+、Sn4+发生与Al3+相同的置换反应而干扰Al3+的测定,这时可以加入络合掩蔽剂将他们掩蔽。

根据滴定所消耗的体积,再由下式计算出铝合金中铝的含量。

250*(CV)Zn Mw(Al)= *100%20*0.1006二、铁含量的测定(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邻二氮菲和Fe2+在pH3~9的溶液中,生成一种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铁含量在0.1~6ug/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

显色前需要用盐酸羟胺将Fe3+全部还原为Fe2+,然后加入邻二氮菲,并调节溶液酸度至适宜的显色酸度范围。

2Fe3++2NH2OH·HCl===2Fe2++N2↑+2H2O+4H++2Cl-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的含量,一般采用标准曲线法,即配制一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在实验条件下依次测量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以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测定待测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测得吸光度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浓度值,再根据下式即可计算式样中被测物质的质量浓度。

再由下式计算铝合金中铁的含量:50*CVMw(Fe)%= *100%20*m三、铜含量的测定1、碘量法测铜:以浓硝酸溶解,尿素溶液分解氮氧化物,加氟化钠,冷至室温,加碘化钠,并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发生如下反应:2Cu2++4I-==Cu2I2 ↓+I2I2+2S2O32-==2 I-+S4O62-Cu2I2+2SCN-==Cu(SCN)2↓并以下式计算铝合金中铜的含量:250*CV(Na2S2O3)Mw(Cu)= *100%20*0.9801测定范围(铜含量)0.1%。

2.分光光度法测铜:铜与BCO在柠檬酸存在下,在PH9.25生成稳定的络合物。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的含量,一般采用标准曲线法,即配制一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在实验条件下依次测量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以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测定待测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测得吸光度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浓度值,即可计算式样中被测物质的质量浓度。

再根据下式即可计算出铜的含量。

w%(Cu)=(25Cx/m)*100%式中C 为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铜浓度,为测定时所称取的样品的质量。

铝合金中Al、Fe、Cu含量的测定1前言:铝合金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我们根据分析化学课介绍的定量分析方法,对铝合金产品—易拉罐中铜、铁、铝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的条件进行了探讨。

本实验是针对易拉罐罐体的铝合金含量进行测定。

主要采用分光光度法、碘量法、置换滴定法测定铝合金中铝、铁、铜的含量。

2.1置换滴定法测铝:2.11实验材料、仪器:NaOH溶液200g/L;HCl 1:1、1:3;0.020mol/lEDTA标准溶液;0.020mol/LZn2+标准溶液,氨水1:1,六亚甲基四胺溶液200g/L;二甲酚橙2g/L水溶液;NH4F溶液200g/L贮于塑料瓶中;铝合金试样2.12实验原理:采用返滴定法测定时,先调节溶液pH为3.5,加入过量的EDTA煮沸,是Al3+与EDTA 络合,冷却后再调节溶液pH为5~6,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2+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即可求得Al3+的含量。

但返滴定法选择性不高,所有与EDTA形成稳定络合物的金属离子都干扰测定,在复杂试样中的铝测定,需要在返滴定法的基础上,再结合置换滴定法测定。

即利用F-和Al3+生成更稳定的AlF63-性质,加入NH4F以置换出与Al3+等量络合的EDTA,再用Zn2+标准溶液滴定之,从而精确计算Al3+的含量。

置换滴定法测定Al3+时,Ti4+、Zr4+、Sn4+发生与Al3+相同的置换反应而干扰Al3+的测定,这时可以加入络合掩蔽剂将他们掩蔽。

2.13实验步骤:准确称取0.10~0.12g铝合金于50ml塑料瓶中,1:1HCl,在沸水浴上将其溶解完全。

将其定量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移取上述试液20.0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30ml0.020mol/LEDTA标准溶液,2滴二甲酚橙,此时溶液呈黄色,滴加氨水至溶液呈紫红色,再滴加1:3HCl使溶液呈黄色,并过量3滴。

煮沸3min冷却。

加入20ml六亚甲基四胺,此时溶液应为黄色,如果溶液呈现红色,还须滴加1:3HCl,使其变黄。

用Zn2+标准溶液滴定,当溶液由黄色变为紫红色停止滴定,不计体积。

再加入10ml200g/LNH4F,加热至微沸,取下冷至室温,再补加2滴二甲酚橙,此时溶液应为黄色。

若为红色,应滴加1:3HCl使溶液呈黄色。

再用Zn标准溶液滴定,当溶液由黄色变为紫红色时,即为终点。

根据消耗的Zn2+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试样中Al的质量分数。

2.14实验结果:250*(CV)Zn Mw(Al)= *100%20*0.10062.15问题与讨论:(1)为什么测定简单试样中的Al3+用返滴定法即可,而测定复杂试样中的Al3+则须采用置换滴定法。

答:因试样简单,金属离子种类很少,控制一定的条件,加入一定过量的EDTA时只有Al3+形成络离子,而过量的EDTA才能准确被滴定。

因复杂试样中金属离子的种类较多,条件不易控制,加入的EDTA不只是和Al3+反应,还要和其它离子反应,所以就不能用剩余的EDTA直接计算Al3+的含量,还需要再置换出与Al3+络合的EDTA,因此测定复杂试样中的Al3+,则须采用置换滴定法。

(2)用返滴定法测定简单试样中的Al3+时,所加入过量EDTA溶液的浓度是否必须准确?为什么?答:加入的EDTA溶液的浓度必须准确,如果浓度不准确就无法计算出与Al3+反应的量。

(3)本实验中使用的EDTA溶液要不要标定?答:本实验中采用置换滴定法测定Al3+的含量,最后是用Zn2+标准溶液的体积和浓度计算试样中Al3+的含量,所以使用的EDTA溶液不要标定。

(4)为什么加入过量的EDTA,第一次用Zn2+标准溶液滴定时,可以不计所消耗的体积?但此时是否须准确滴定溶液由黄色变为紫红色?为什么?答:因第一次是滴定过量的EDTA后,也即未与Al3+反应的EDTA,所以可以不计体积。

但必须准确滴定溶液由黄色变为紫红色,否则溶液中还有剩余EDTA,使结果偏高。

(5)将含有六亚甲基四胺的溶液加热时,由于六亚甲基四胺的部分水解,而使溶液pH 升高,致使二甲酚橙显红色,此时可以直接滴定吗?答:此时应补加HCl使溶液呈黄色后,再进行滴定:(CH2)6N4 +6H2O=6HCHO+4NH3(6)溶解时若有黑色炭化物颗粒,则应如何?答:应滴加300g/LH2O2破坏之。

2.2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2.21仪器与试剂:仪器:721型分光光度计。

试剂:0.1mg/L铁标准储备液准确0.7020gNH4Fe(SO4)2.6H2O置于烧杯中,加少量水和20mL1:1H2 SO4溶液,溶解后,定量转移到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0. 1g/L铁标准溶液可用铁储务液稀释配制.100g/L盐酸羟胺水溶液用时现配.1.5g/L邻二氮菲水溶液避光保存,溶液颜色变暗时即不能使用.1.0mol/L乙酸钠溶液.0.1mol/L氢氧化钠溶液.2.22实验方案:邻二氮菲和Fe2+在pH3~9的溶液中,生成一种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铁含量在0.1~6ug/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

显色前需要用盐酸羟胺或抗坏血酸将Fe3+全部还原为Fe2+,然后加入邻二氮菲,并调节溶液酸度至适宜的显色酸度范围。

2Fe3++2NH2OH·HCl===2Fe2++N2↑+2H2O+4H++2Cl-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的含量,一般采用标准曲线法,即配制一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在实验条件下依次测量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以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测定待测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测得吸光度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浓度值,再根据下式即可计算式样中被测物质的质量浓度。

50*CVMw(Fe)%= *100%20*m2.23实验步骤:显色标准溶液的配制在序号为1~6的6只50m L容量瓶中,用吸量管分别加入0,0.20,0.40,0.60,0.80,1.0mL铁标准溶液,分别加入1mL100g/L盐酸羟胺溶液,摇匀后放置2min,再各加入2mL1.5g/L邻二氮菲溶液、5mL1.0mol/L乙酸钠溶液,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吸收曲线的绘制在用lcm 比色皿,以试剂空白溶液(1号)为参比,在440~560nm之间,每隔10nm测定一次等测溶液(5号)的吸光度A,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从而选择测定铁的最大吸收波长.标准曲线的测绘用lcm 比色皿,在选定波长下测定2~6号各显色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以铁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铁含量的测定试样溶液按上述步骤显色后,在相同条件下测量吸光度,由标准曲线计算试样中微量铁的质量浓度.2.24实验结果:标准曲线由图可得A=0.2317C Fe=0.2317*0.0025/0.425=0.001363mol/L50*CVMw(Fe)%= *100%=0.189%20*m2.25问题与讨论:(1)用邻二氮菲测定铁时,为什么要加入盐酸羟胺?其作用是什么?答:盐酸羟胺是还原剂,可以防止Fe2+氧化成Fe3+。

(2)在有关条件实验中,均以水为参比,为什么在测绘标准曲线和测定试液时,要以试剂空白溶液为参比?答:主要是消除试液中产生吸光的因素。

(3)比色皿的光面不能弄脏,否则会影响测定准确性。

(4)用分光光度计时注意操作规范,拉格是不要拉过头,放置比色皿时要注意不要使液体溅出,以免腐蚀仪器。

2.3碘量法测铜2.31试剂:氢氧化钠溶液(30%)、硝酸(浓)、尿素溶液(10%)、氟化钠固体、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05mol/L].2.32实验方案:以浓硝酸溶解,尿素溶液分解氮氧化物,加氟化钠,冷至室温,加碘化钠,并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发生如下反应:2Cu2++4I-==Cu2I2 ↓+I2I2+2S2O32-==2 I-+S4O62-Cu2I2+2SCN-==Cu(SCN)2↓测定范围(铜含量)0.1%2.33实验步骤:称取0.5000~1.0000g试样于500mL锥形瓶中,加浓硝酸溶解,煮沸约3min,冷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