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儿歌诗歌儿童诗歌是具有诗的外在形式和内在节奏,以优美简洁的语言表现儿童生活,抒写儿童情感的充满童趣、洋溢真情,张扬童心的儿童文学体裁。
它带着天籁般的幽默走近孩子们的世界,它的自然、活泼和轻快,给人之初的孩子们带来乐趣,使他们得到最早的精神陶冶和知识启蒙。
儿童诗的美与情趣给予孩子们的是别样的感受,在诗心与童心的互渗中,诗人把故事和真诚织进优美的诗句中,用心灵和孩子们一起歌唱,为他们建造着充满想象、流溢真情的乐园。
儿童诗歌包括儿歌和儿童诗两种具体形式。
这两种外在形式极相似而又有着明显区别的儿童文学体裁,就是我们这一章将要探讨的主要对象。
第一节儿歌导入:比较下列作品,判断文体特点:小老鼠小老鼠,吱吱吱,尖尖嘴巴圆圆眼,又偷东西又打洞,破坏粮食和房屋。
小朋友不要爱,见了老鼠要消灭。
阳光阳光,在窗上爬着,阳光,在花上笑着,阳光,在溪上流着,阳光,在妈妈的眼睛里亮着。
一、儿歌的含义和特征含义:以低幼儿童为接受对象,用口语化的韵语唱诵的、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短歌。
从唱诵者的角度划分,儿歌可分为母歌和儿戏两类。
母歌——又称育儿歌,是育儿者唱诵给婴幼儿听的,或者是边唱边让幼儿自编自唱的儿歌。
儿戏——幼儿自己唱诵的儿歌(包括在幼儿园里唱和幼儿自编自唱的儿歌)。
儿歌的审美特征:1、单纯形象,具体稚拙美。
单纯:内容结构单纯,用最简单的句式结构和最短的篇幅集中描绘幼儿的某一活动,介绍某一事物,简明地说明某一种道理。
形象:表意方面与儿童直观形象思维相吻合,儿歌所描绘的任何事物,所介绍的任何知识、活动都是具体的,突了形、色、声的特点,能给幼儿造成感官上的印象。
例1:幼儿诗歌小青蛙小青蛙我是一只小青蛙,张开嘴巴叫呱呱。
请你不要嫌我吵,田里害虫归我抓。
注:形象,幽默,稚拙。
幼儿诗歌小蜜蜂小蜜蜂嗡嗡嗡,嗡嗡嗡。
是只小小的蜜蜂,小蜜蜂,飞呀飞。
它要飞到哪里去?飞进花丛去采蜜。
注:两层次,结构清晰简单,表意形象。
2、重音乐节奏,具音乐美。
音乐性是一切诗体作品的共同特征,儿歌与其他诗体作品相比,更强调音乐性。
因为儿歌以幼儿儿童为接受对象,而幼儿对文学的接受更侧重于感官性接受。
因此,儿歌强调听觉,重音韵效果,有很强的音乐性。
儿歌的音乐性表现在鲜明节奏和押韵上。
(1)鲜明的节奏——由诗句的停顿构成明显的节拍。
节拍有三种构成情况:节拍字数一致例:花灯谣花灯谣好姥姥, 手儿巧。
做花灯, 闹元宵。
西瓜灯, 小兔灯, 金鱼儿灯尾巴摇。
飞机灯, 给宝宝,...节拍字数不一致。
秋风吹秋风吹秋风吹,白云飘,飘过山,飘过桥,飘上柳树梢,挂住不动了。
我叫奶奶取下来,做件暖和的大棉被。
节拍不固定。
《小猴上楼梯》(教材P90)(2)押韵。
押韵有四种情况:句句押韵例《弯弯腰》弯弯腰,弯弯腰,弯成一只大香蕉。
隔句押韵。
例《学猫叫》小老鼠,哭又闹,大老鼠,学猫叫。
猫叫学得太像了,大老鼠自己吓一跳。
变换韵脚。
(连锁调)例:《小鸟多快活》鸟多快活,天上遮云朵,云朵遮不着,树上排排坐。
排排坐,做什么?嘀里嘀里学唱歌。
用一字押韵——一字韵《好孩子》撺桌子,抹椅子,拖得地板像镜子,照出一个小孩子。
小孩子,卷袖子,帮助妈妈扫屋子,忙得满头汗珠子。
3、歌戏互补,具有游戏性。
儿歌的一个实用价值是辅助游戏。
诵、唱、戏、笑合为一体,因而具有明确的游戏功能。
它往往与游戏配合,游戏也总是与相应的儿歌相伴随,歌戏互补性成为儿歌的一个鲜明的特征。
例:迷语歌——猜迷;数数歌——玩中识数踢键子歌——辅助踢键子传统歌谣《摇摇床》——摇呵摇。
摇呵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说我好宝宝。
糖一包,果一包/还有饼儿还有糕/吃了糕饼上学校《拉大距》《开火车》二、儿歌的结构特点儿歌具有口头文学的特点,所以从句式看,不固定,有二——七言不等,从分节看,有1——3节,儿歌的句式和分节便构成了儿歌特殊的结构特点。
1、儿歌的分节:一节式、两节式、三节式(NO 39)2、儿歌的句式:具有2——7言不等的句式。
三、儿歌的特殊形式儿歌的特殊形式是指儿歌受到汉语语音、词汇的影响,在世代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殊形式,这些形式有的因内容造成,有的因功能造成,有的因语音造成,有的因词语造成。
常见的特殊形式有以下几种:1、摇篮曲“从母亲嘴里听来的歌倒是孩子们最初听到的文学”(泰戈尔)2、问答歌3、连锁调(NO41)4、颠倒歌(NO41)5、数数歌6、绕口令7、时序歌(以上各类见教材P75-78)第二节儿童诗儿童诗是诗,具有诗的特点——高度凝炼地反映生活,有丰富的想象,强烈的感情,美的意境。
儿童诗是属于“儿童”的诗——有特定的读者对象和表现对象,抒写儿童独特的内心情感,表现出浓郁的儿童情趣。
一、儿童诗的特点作为儿童文学体裁当中的一种重要文体,儿童诗有以下特点:1、单纯的情感抒写儿童眼中的世界,表现儿童的内心体验。
赏析《乡下的孩子》(教材P79)2、现出富有儿童特点的情趣美。
如何理解儿童特点的情趣?情趣与儿童独特的审美心理相吻合,或者说情趣来自儿童独特的审美心理。
赏析《月学光幻想曲》(教材P80)3、诗歌形象的生动性与儿童的想象特点相吻合——活泼、天真、有趣的想象。
林焕彰《妹妹的红雨鞋》妹妹的红雨鞋,/是新买的,/下雨天,/她喜欢穿着/到屋我去游戏。
/ 我喜欢躲在房子里,/隔着玻璃看它们?/游来游去/象鱼缸里以一对/红金鱼4、有独特的语言特点。
●准确、精炼、经过提炼的语言;●流畅、优美,情趣与情感相交融;例《月光幻想曲》(教材P81)●陈述性语言特点。
儿童诗的叙述性语言是精炼优美的叙述语,创造出可观可历史剧的诗歌形象。
例《小鹿》花的影,叶的影,给你披一件斑谰的彩衣。
你站在那儿,和无边的森林融合在一起。
然而你还像一株飞跑的树,高昂着你枝枝丫丫的角,闪进密密的大森林里。
一会儿和这棵树,一会儿和那棵树,交谈着春天的消息。
●诗歌语言具有鲜明的音响效果。
诗歌语言的音响效果是会造成童诗的轻快感,而且是与儿童善于摹声的特点分不开的。
例《火车头》(波兰诗人尤利安•杜维姆)一排排大轮子转起来,越转越快/一节节车箱在眼前闪过/它们都变得这样轻/轻得呀就像是一个个皮球/切里嚓啦/切里嚓啦/切里嚓啦分析:全诗末四句全是拟声词,它们虽然没有意义,但是能传达一种感觉,而这种感觉又传达出内在的意义——轻快感,动感。
但这种感觉是建立在前四句的诗句上,且显出火车的生命感。
二、儿童诗的分类从表现手法分:叙事诗抒情诗从内容分:见教材P82-84生活诗:特点——高度凝炼地摹写儿童的生活情景和浪漫情怀;表现出爱与美的主题;具有叙事的风格。
例:《神奇的窗子》圣野白天,我画了一扇很大的大窗子大窗子一开呀歌声进来了阳光进来了凉风进来了花和树木的香气也都进来了……晚上我凭着这扇神奇的窗子和遥远的还不知道名字的明亮的星星对话于是我做了一个]关于大窗子的美丽的梦我梦见我这开向明天的神奇的窗子变成了什么都能看见什么都能听见什么都能感觉到的我的嘴巴我的鼻子我的耳朵我的眼睛……评析:这首诗看上去明白如话,内里所含的感情却十分丰富,诗人极写窗子的神奇,使白天画的窗子能打开,让歌声、阳光、凉风、花树的香气都能进来,晚上还能过它和星星对话。
更神奇的是这是一扇通向明天的窗子,而且在梦中又变成无所不能的嘴巴、鼻子、耳朵、和眼睛。
奇特的想象,显不着儿童的浪漫情怀。
自然诗特点——将自然现象进行形象化的诠释。
关于对风的诗化表现比较(教材N83)罗塞蒂《谁看见过风?》《我看见了风》(高帆)我在楼上看见了风,请你一定相信——我看见风从草地上走过踩出了溜清晰的脚印。
风是一个胖子,钻进了对面的树林,挤得小树摇摇晃晃,树缝里冒出了它气喘吁吁的声音……可是当我下楼去找,却不见了它的踪影,草地平平树林静静,不知风在哪里藏身。
评析:从儿童的视角,用儿童的思维写出了儿童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同时,用想象描述了风的形象,体现出形、声、动作,使无影的自然现象有形化了。
童话诗特点——大胆的想象和夸张;叙事脉络清楚;重叙述,但与童话故事相比,故事简单些;多种表现手法的确良交织使用。
例:《金色的海螺》等科学诗特点——将丰富的科学知识融入诗的意境,实现科学与诗性的完美结合。
故事诗特点——用故事情节穿接全诗,以诗的形式讲述故事,突现故事性。
例《小兵的故事》《爸爸的老师》讽刺诗。
针对儿童生活中某些不良习惯和现象,用夸张的手法写成的诗。
特点——讽刺手法;幽默感例:《我们班上的嘴巴》 NO42《下巴上的洞洞》 NO16附①寓言诗:诗体寓言,用诗的形式讲述生动简短的故事,其中寄托一定的确良讽喻意义。
例《猫和狗的会餐》NO43四、儿歌、儿童诗异同辨1目的不同。
童诗的目的在写意,抒情,强调内在的意义;儿歌有很强的功利性,强调外在的功能(例各类儿歌所体现出来的认识、教育、语言开发的功能)例《海带》(谢采筏)※析:没想到,那普普通通的海带,竟我真想见见海的女儿,是海的女儿的飘带!海的女儿这但每次都没找着,一美丽的童话形象,经过安徒生的今天总算不坏,创造已十分迷人,在世世代代的孩捞到了她的飘带。
子们心中已经成为美的化身。
海带既然是海的女儿的飘带,自然也是美妙的象征,这就赋予海带一种童话的意趣。
2审美风格不同。
儿歌在语言运用上讲究顺口自然,有“俗”味,童诗的遣词造句在晓畅明白中讲究“雅趣”例:《蘑菇》蘑菇是/寂寞的小亭子/只有雨天/青蛙才来躲雨/晴天青蛙走了/小亭子冷冷清清析:雅趣从对友情的渴望中呈现,用浅白的语句勾勒出淡雅的水墨画。
透出对友情、关爱的呼唤,具有一种冲淡之美。
例丫头丫(北京儿歌),丫头丫打蚂蚱蚂蚱跳丫头笑,。
蚂蚱飞,丫头追。
评:短短六句,共18个字,其中“丫头”、“蚂蚱”两个名词不各重复三次,可就活脱脱唱出一幅小女孩追打蚂蚱的嬉乐图。
在艺术上用连锁调的形式,头尾相衔,通俗明白,而五个动词的自然运用,使画面有一种充满稚气的动感。
3、音乐美的表现方式不同。
儿歌讲究音韵节奏,具有鲜明的外在形式上的音乐感,形式比较整齐(有相对稳定的音步,相对稳定的句式,相对稳定的韵脚)。
儿童诗更少拘束,更自由,音乐美体现在诗意的传达中。
(结合上例比较说明)儿童诗歌三首花你在土地母亲的怀抱里静静地睡了春天到了雨水滋润了你你被吵醒了你张开了蒙胧的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个世界春风吹拂着你你舞动着那优美的舞姿静静地欣赏着浓浓的春意你一天天地长大你的身躯开满了牵牛花蝴蝶,蜜蜂向你祝贺你跟它们一同嬉戏吹起了动听的喇叭花儿谢了你慢慢地衰老坚强的你变成了无数的种子重新回到土地母亲的怀里2,眷恋----(儿童诗歌)星星眷恋着夜空小鸟眷恋着森林白云眷恋着大海山川眷恋着大地孩子眷恋着母亲我眷恋着你这个世界因为有你的笑脸而更加明净这个世界因为有你的语言而更加丰富这个世界因为有你就有了爱...3我想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
带着一串花苞,牵着万缕阳光,悠呀,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