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文言文的断句、翻译一、断句方法做断句的三个步骤是:先读后断再检查(一)读懂是关键,词汇、语法要掌握。
例1.上(刘邦)尝从容与信(韩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答案:上(刘邦)尝从容与信(韩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二)利用虚词,帮助断句例2.人之生斯世也但知以已死者为鬼而未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虽生与死之鬼何异余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答案:人之生斯世也/ 但知以已死者为鬼(/)而未知未死者亦鬼也/ 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 /则其人虽生与死之鬼何异/余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 /未之思也/ 特一间耳例3.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qìng显现)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答案:客有为齐王画者 /齐王问曰 /画孰最难者/ 曰 /犬马最难 /孰最易者/ 曰/鬼魅最易 /夫犬马人所知也 /旦暮罄(qìng显现)于前 /不可类之/ 故难/ 鬼魅无形者/ 不罄于前/ 故易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
)。
“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
或句(。
)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三)观察句式,准确断句例4.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
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
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君子实如虚,有如无。
(《说苑》)答案: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
(四)找出动词,句意自见例5.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答案: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
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左右以其人弗去。
二、翻译落实字词为要着,明辨句式尤重要。
区分辞格求文采,依据情境不跑调。
1.保留——古汉语中的时间、地点、人名、官职等专用名称可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例如:(1)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2)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2.对应——古汉语中有大量的单音节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与另一个字组合,或直接使用现代汉语的一个合成词代替,对应现代汉语的意义。
例如:《书》曰:“谦受益,满招损。
”3.更换——由于时代的原因,古汉语中有些词的意义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翻译时应注意。
这就是常说的古今异义词。
例如:(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4.补充——古汉语中常常省略一些成分,译成现代汉语就必须把这些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否则,就会出现语意不清。
例如:(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2)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5.调换——古汉语中的倒装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后,应调整语序,以适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化要求。
例如:(1)古之人不余欺也。
(宾语前置)(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定语后置)6.删除——古汉语中有不少虚词起凑足音节、停顿等作用,而没有实际意义,翻译时可以舍弃不译。
例如: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另外,意译时主要注意古汉语中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委婉、用典等。
比喻要翻译出一定的文采,借代要译出它的代体,委婉应了解它的本义,用典要知道它的作用。
三、练习1.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
(5分)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⑴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⑵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注】⑴嘿,同“默”。
⑵乡,同“向”,过去。
① 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② 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③ 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④ 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⑤ 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宾耶主人乃寤而请之答案:① 见其灶直突 /傍有积薪② 更为曲突 /远徙其薪 /不者且有火患③ 灼烂者在于上行/ 余各以功次坐④ 乡使听客之言/ 不费牛酒 /终亡火患⑤ 曲突徙薪亡恩泽 /焦头烂额为上宾耶 /主人乃寤而请之2.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弘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答案: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主曰:“宋公(弘)威容德器,群臣莫及。
”帝曰:“方且图之。
”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3.给下面几则神话故事断句。
①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山海经·北山经》②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海外北经》③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注解]息壤:一种能自长自息的土壤。
——《山海经·海内经》答案:给下面几则神话故事断句。
①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北山经》②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山海经·海外北经》③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复生禹。
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注解]息壤:一种能自长自息的土壤。
——《山海经·海内经》4.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答案: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2,登泰山3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4。
观水有术5,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6。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7;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8。
”1 选自《孟子·尽心上》。
题目是编者加的。
观于海者难为水,意思是,对于看过大海的人来说,别的水就难以吸引他了。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小了。
东山,山东南部的蒙山,在鲁国的东面。
小,以……之为小。
鲁,西周和春秋时的诸侯国。
3〔泰山〕山名,在山东中部,古称东岳,五岳之一。
4〔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对于那些曾到圣人门下游学的人来说,别的言论就难以吸引他了。
5〔术〕方法。
6〔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太阳月亮有耀眼的光辉,凡是能容纳光线的小缝隙都能照到。
容光,透光的小缝隙。
7〔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流水这个东西,不填满地上的坑坑洼洼,是不会前进的。
盈,满。
科,坎,坑。
8〔不成章不达〕意思是,经过日积月累的努力,胸有珠玑,文章外现,自然就能由此及彼,通达事理。
成章,本指乐曲终了,引申之为凡积渐生变,自成格局,都可称成章。
达,通,通达。
5.用“/”给文中无标点的文字断句。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吕氏春秋·察传》答案:用“/”给文中无标点的文字断句。
有闻而传之者 /曰 /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吕氏春秋·察传》6.下面语段是一道古代的数学题,请你译成现代汉语,特别注意加点词语的准确翻译(4分):竹原高一丈,末折着地,去本三尺,问竹还高几何?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译文:竹子原本高一丈,末梢折断碰触地面,距离根部三尺,问竹子还高多少?7.①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
庄子以为文弗过也,使之百而反。
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也将败。
”公密而不应,少焉,果败而反。
公曰:“子何以知之?”曰②“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答案:译文:①野稷因为善于驾车而得见鲁庄公,他驾车时进退能够在一条地线上,左右转弯形成规整的弧形。
②你为什么事先就知道定会失败呢?颜阖回答说:“东野稷的马力气已经用尽,可是还要它转圈奔走,所以说必定会失败。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译文:孔子说:“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9.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①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今所睹于涂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
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②“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译文:古时的贤君自己吃饱了而不忘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了而不忘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了而不忘别人的劳苦。
晏子很能表明人他想要做的事,景公也能够实行他应该做的善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①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教诲不厌,所以治人也。
(2分)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合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