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
齐泰 黄子澄 方孝孺 卢原质 郑公智 林嘉猷 胡子昭 郑居贞 刘政方 楼琏 练子宁 宋徵 叶希贤 茅大芳 周嵒 卓敬 郭任 卢迥 陈迪 黄魁 胡闰 高翔 王度 戴德彝 谢升 丁志方 甘霖 董镛 陈继之 韩永 叶福即位,命与黄子 澄同参国政。寻进尚书。时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奔 丧,王国吏民听朝廷节制。诸王谓泰矫皇考诏,间 骨肉,皆不悦。先是,帝为太孙时,诸王多尊属, 拥重兵,患之。至是因密议削籓。靖难之役后,被执 赴京,同子澄、孝孺不屈死。泰从兄弟敬宗等皆坐 死,叔时永、阳彦等谪戍。子甫六岁,免死给配, 仕宗时赦还。
减低赋税,救济灾民,关怀老弱。限制僧道
占田,说僧人、道士,庙里的和尚也都占土 地,太多不行,朱允炆说一个人至多50亩, 多的分给老百姓。朱元璋时期,苏松重赋是 有名的,苏松地区赋税非常重,这是一个老 问题,很多研究经济史的人都提到苏松重赋 的问题,无法解决。朱允炆说苏松的赋税要 降低,减少他们的赋税,不要给他们那么大 的负担。
或许,建文的失败与其祖父朱元璋有着极大 的关系,如果朱元璋不大杀功臣,不为其子孙进 行所谓的“拔刺”,若刘伯温、徐达、常遇春 还在,朱棣一定会有所顾忌,这靖难之役的悲剧 大概就不会发生了.但历史终究是历史,不会按 照我们的意愿重演.我们所唯一能做的,就是接 受历史.
建文帝还有两个儿子, 大的叫朱文奎,建文元 年立为太子,燕军攻入 南京的时候太子已经7 岁了,下落不明;老二 叫朱文圭,燕军攻入南 京的时候两岁,后来朱 棣进入南京以后就把 这个朱文圭囚禁在中都的广 安宫,就是把他安 排到凤阳老家关起来了,这 个人一般俗称叫建 庶人。英宗复辟,就是他侄 孙子这一辈复辟的 时候,就是(重新)当皇帝的时候可怜这个建庶人, 就把建庶人放了。建文帝的这个小儿子从囚禁到现 在已经是57岁了,从2岁开始关到57岁,放出来以 后牛马都不认识,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不久这个人 也死了。
黄子澄,分宜人。洪武十八年,会试第一。由编修 进修撰,伴读东宫,累迁太常寺卿。惠帝为皇太孙 时,尝坐东角门谓子澄曰:“诸王尊属拥重兵,多 不法,奈何?”对曰:“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 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卒 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太 孙是其言。比即位,命子澄兼翰林学士,与齐泰同 参国政。战败,子澄至,成祖亲诘之。抗辨不屈,磔 死。
周定王 朱橚
太祖庶五子 元至正二十一年、宋小明王龙凤七年、1361 辛丑秋七月 初九日丁巳生。明实录载为高皇后生,传为碽妃生,燕王同母弟。洪武 三年封吴,十一年改封周,十四年就藩开封府。二十二年,橚弃其国来 凤阳。帝怒,将徙之云南,寻止,使居京师,世子有燉理籓事。二十四 年十二月敕归籓。建文初,以橚燕王母弟,颇疑惮之。橚亦时有异谋, 长史王翰数谏不纳,佯狂去。橚次子汝南王有动告变。帝使李景隆备边, 道出汴,猝围王宫,执橚,窜蒙化,诸子并别徙。已,复召还京,锢之。 成祖入南京,复爵,加禄五千石。永乐元年正月诏归其旧封,献颂九章 及佾舞。明年来朝,献驺虞。帝悦,宴赐甚厚。以汴梁有河患,将改封 洛阳。橚言汴堤固,无重劳民力。乃止。十四年疏辞所赐在城税课。十 八年十月有告橚反者。帝察之有验。明年二月召至京,示以所告词。橚 顿首谢死罪。帝怜之,不复问。橚归国,献还三护卫。仁宗即位,加岁 禄至二万石。橚好学,能词赋,尝作《元宫词》百章。以国土夷旷,庶 草蕃庑,考核其可佐饥馑者四百余种,绘图疏之,名《救荒本草》。辟 东书堂以教世子,长史刘淳为之师。洪熙元年薨。
朱允炆在做皇太孙的时候就曾经考察历朝历
代的刑罚,来对于《大明律》当中规定的刑 罚做出了减刑和修改,所以当时说改订73条, 得到了太祖的称赞。他上台以后宽刑法,据 说当实刑部审问囚犯要比往常减少三分之二。
提高文臣的地位。朱元璋在执政当中有一个重大的政治举措 就是废除丞相,由皇帝直接统帅六部,但是六部虽然由皇帝 直接统帅,但是他们的地位不过是二品,他们的地位低于军 人,五军大都督府。朱允炆上来说不行,不能够让他们低于 五府,要把他们提高,六部每个尚书一品。为什么?提高文 臣的待遇,皇帝不要这么专权,提高他们的地位。这一点, 也被朱棣抓了一个小辫子。朱棣在向南攻打的时候有一个檄 文怎么说的,说当是祖宗不让你们立丞相,可是你们现在朝 里面有六个丞相,六部嘛,都成了一品了。我们看,朱允炆 所做的事情和朱元璋加强专制主义的路是相反的,他是相对 地宽松,他放权,听言纳谏,接受群下的意见,不阻挡别人 进谏。
但是李景隆没有实战经验,在几次战场上都被燕王打败。曾 经在北京周围发生过非常激烈的战争,最著名的就是郑村坝 之役,耿炳文虽然善于打仗,但他不善于指挥这么大的战争, 所以耿炳文失败了。曹国公李景隆没有实战经验,所以他也 不是燕王的对手。当然燕王在攻打南京的过程当中也曾经在 白沟河——现在的白沟,河北雄县——、在山东的济南受到 过巨大的挫折,几次朱棣差点没了命,但是有进有退,总的 来说,燕王他的气势越来越盛。还有朱棣的策略、谋略,朱 棣从《祖训》当中给自己找了一条根据,说如果天子有难我 亲王可以训兵来帮助天子靖难,他就掩人耳目,让天下人知 道自己的战争是正义的,朝中出了奸臣。这很多人不明真相, 就向着朱棣,所以他在舆论宣传上、在战争谋略上、在几个 战术的打法上,朝廷这些官不是朱棣的对手。
国贸091:张然
朱元璋,(1328~1398)明代皇帝。即 明太祖。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端。濠州钟 离(今安徽凤阳东)人。出身贫寒,少年时在皇 觉寺为僧。元末,参加红巾军郭子兴部下反元, 旋称吴国公(后称吴王),灭陈友谅、张士城, 出兵北伐,克燕京,历15年而成帝业。年号洪 武。在文化上,提倡孔教,尊孔子为圣人。论孔 学是“治国之良观”。万重藏书的收集,战争期间,令部下访求图书,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移师北伐,命征虏大将军徐达往北京接 受元朝皇室藏书,运至南京。洪武元年(1368年)下诏征求民间藏 书,建“大本堂”为藏书处所。洪武十年(1378年),又命“有司 访求今年书籍,藏之内府,以资观览”。并“每于宫中无事,辄取孔子 之言观之”,以此达到“治国以教化为先”的统治目的。卒谥高皇帝, 庙号太祖。
属相:蛇卒年:不详
享年:不详谥号:惠皇帝(清高宗追谥) 庙号:无陵寝:无 父亲:朱标母亲:吕妃 初婚:16岁配偶:马皇后 子女:2子继承人:无 最得意:行宽政,得士心 最失意:失帝位 最不幸:平燕失利最痛心:削藩未果 最擅长:诗文
这是朱元璋出的一副上联
,让我们来看一看朱棣和 朱允炆各会对出什么样 的下联呢?
莫逐燕,
逐燕燕高飞, 高飞上帝畿!
朱棣就是后来的明成祖,燕王朱棣起 兵号称“靖难”,朝廷任命老将军耿炳 文带兵北伐。耿炳文打败了以后,朝 廷换了曹国公李景隆作大元帅。李景 隆这个人长得是非常威武,从小学习 兵书,但是,没有带兵经验。可是为 什么他是曹国公,又受到皇帝这么大信任呢,因为他的父亲 是李文忠,李文忠是谁,是朱元璋姐姐的儿子,至亲。李文 忠死了以后李景隆继承了曹国公的封号,地位非常高,削藩 第一个要除掉周王,就是李景隆带兵包围了周王府把周王削 掉了。现在,耿炳文在真定之役失败,朝廷用了李景隆。
风尘一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 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 紫微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沉 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宁海人。 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 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 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顾左右授 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 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 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作绝命词曰:“天 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 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鸣呼哀哉兮 庶不我尤!”时年四十有六。其门人德庆侯廖永忠 之孙镛与其弟铭,检遗骸瘗聚宝门外山上。
在建文四年的时候,燕军决定直插南京,渡
过长江兵临城下,到了南京的城下了。朝廷 还犯了一个错误,什么错误呢?——谁来把 守这个南京的城?朱允炆任用了亲王来把守 南京城,还有刚才前面讲到屡战屡败的曹国 公李景隆来把守南京城。本来建文帝上台就 要削藩,这些亲王都对建文帝不满,你让他 们来把守行吗?曹国公李景隆败了以后不但 不加处罚,还让他把守城门,结果谷王朱橞 和曹国公李景隆联手打开了南京金川城门, 让燕王进了南京。
生性“仁明孝友”的朱允炆,21岁的时候 被推上了权力的巅峰,承继了朱元璋开创的 一统南 京明故宫午门天下,改年号为建文。 然而,细心的大臣会发现,新君的脸上并没 有君临天下 的惊喜,更多的则是愁容。是啊, 年轻的皇帝面前有两道难解的题目:一是如 何改变太祖建 国以来形成的动辄杀戮的严峻 政治氛围;二是如何解决太祖分封宗藩形成 的尾大不掉的局面 。也许太祖朱元璋生前并 没有想到,外表仁弱的皇太孙登基伊始就开 始着手变革他所开创的 大明王朝。
作为皇帝的继承人,朱允炆已经在当皇上之前看到了这盘棋, 看清楚了这盘棋,所以他一继位就和大臣们一起商量削藩的 问题。削藩怎么削?问题很大,大面都有力量很大啊。他们 最后决定先从软的来,由易变难。先削谁呢,先削周王、齐 王、湘王、代王,还有岷王,先把这些个王削了,为什么? 这些王平常也有劣迹,经常有人告他们的状,所以有一个词 就可以把他们削了,但是第一个要削的是谁,要削周王。为 什么要削周王,说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弟,他们是一个妈生的, 大家记住这一条,为什么说他是同母弟,我们留在两三讲以 后我们再说这个事。说削了周王就削了燕王的手足,燕王最 强,不能从燕王那儿下手,我们先削周王,周王跟他是一个 妈生的。然后就削齐王、代王、岷王、湘王,所以不到一年 之间五个王死的死、废的废,这时候就面临着要跟燕王摊牌。
这 是 朱 棣 对 的
这 是 朱 允 炆 对 的
洪武三十一年(1398),开国皇帝朱元璋病逝,遗 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在遗诏中明东陵享 殿遗址说朱允炆“仁明孝友”,这是为史家所认同 的。朱允炆14岁时,他的父亲太子朱标患有重病, 身上有个大肉瘤,苦不堪言。朱允炆尽心伺候,日 夜守在身边。朱标去世后,朱允炆将三个年幼的弟 弟接到一起,对他们的饮食起居照顾得十分周到, 并没有让他们觉得孤独。朱元璋病逝前,脾气异常 暴躁,许多人担心因此遭到祸患,朱允炆亲自服侍, 常常整夜无法入睡,但他也没有一句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