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日语课标教科书介绍-060803

高中日语课标教科书介绍-060803


2003-02-26
22
新课标教科书整体结构
参考“关于必修”
2003-02-26
23
新课标教科书各课结构
参考“关于必修” (标注页码图)
2003-02-26
24
新课标教科书如何体现课程标准?
创造性地体现《标准》的各项要求,根据日语 学习的规律探索教材结构体系 (结构图参考“关于必修”〈螺旋上升图〉) 按照《标准》设定的话题,选择地道的具有时 代感的语言材料,题材、体裁丰富
2003-02-26
30
新课标教科书如何体现课程标准
适时渗透文化素养的内容,引导学生掌 握学习策略,利用评价工具促进学生有 个性的发展 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关于选修系列2的 情况)
2003-02-26
31
2003-02-26
32
2003-02-26
29
新课标教科书如何体现课程标准?
需要明确: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并没有认为所谓“传 统”的方法均一无是处,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 是在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继续发展。任务型 语言教学的教学思想仍然是在交际语言教学思 想的理论框架之内。是交际语言教学思想的延 伸。任务型语言教学是诸多交际教学途径中的 一种。
作品欣赏入门
四级
日语3 日语2 日语1
小品演剧入门
影视欣赏入门
2003-02-26
2
现行高中日语教材编写背景
依据 教学法思想 其他
2003-02-26
3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日语教学大纲 (供试验用)1996年
目录: 教学目的 课程安排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考试和考察 附录1-3
10
现行高中教科书整体结构
本文・会话 1册4单元20课,2册4单元16课;3册4单元12 课4单元20课 本文解说・ 会话解说 练习 专栏 附录1 附录2 只第3册有;整体归纳总结 1册日本社会・日本人・高中生;2册日本的 传统文化;3册日本现代社会・科技
2003-02-26
11
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目录
开放、灵活的编排体系 教科书编写的“灵活性原则” ①“言葉の広場” 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②话题〈用日语做事情、语言运用〉; 讲解、练习〈语言、语法知识的巩固〉 教学方法呈现上的非模式化
2003-02-26
27
新课标教科书如何体现课程标准?
尽可能将语言学习的编排与任务型活动结 合起来
语法为纲、注重语言结构的教材的语法体系 为完成任务型教学活动的教材的语法问题
2003-224
任务:指有利于学生用日语做事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 任务设计的原则: 1.有明确的目的 2.具有真实意义,即接近现实生活中的各项活动 3.涉及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传递等过程 4.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日语 5.可采用不同的形式展开(全班或小组等) 6.学生通过做事完成任务 7.任务完成后,一般应有具体的成果
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
多数学者倡导的任务的定义: 任务是教学过程中有非常明确目的的活动。 交际型任务是一种涉及到学习者理解、运用所学语言进 行交流的课堂活动。 任务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际活动有相似之处,它是人 们日常交际过程的再现。 任务是学习者为了做成某件事情用目的语进行的有交际 目的的活动。 任务应是一个完整的交际活动。任务往往有一个非语言 的结果。因此,衡量一个任务是否成功,要看这个任务 有没有一个结果。
普通高中课标实验教科书日语
简 介
课程教材研究所 日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2006年8月
高中 课程 结构 六级
必修课程 (10学分) (10学分)
选修课程 (12学分) (12学分) 系列Ⅰ(4学分) 系列Ⅰ(4学分) 日语7 日语6 系列Ⅱ(8学分) 系列Ⅱ(8学分) 应用写作入门
五级
日语5 日语4
新课标教科书编写背景
教学法思想:倡导通过任务型语言 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003-02-26
15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之一
语言习得理论: 语法知识的记忆不能保证语言使用的正确,必须有大量 语言的输入才能使得学生掌握所学习的语言。但是并非 反对教语法,而是主张在新的语言点介绍之后,尽可能 让学生多进行大量的语言活动,增加接触语言的机会。 学习者能理解一项语法规则与他们是否能内化并运用这 些规则并不是一回事。学习者实际上需要的,不仅是有 在不同情景反复接触含有这项语法规则的实践机会,而 且他们还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中以及不同的语境中使用这 些固定的表达方式,从而逐渐发展自己的语言系统。这 正是任务型语言教学所要追求的效果。
2003-02-26
17
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
狭义任务派:只有为了某种交际的目的使用语 言的活动才可以成为任务。而任务必须有一个 结果。 广义任务派:任务可以分为“交际任务”和 “学习任务”。那些以语言内容为主的活动是 学习性任务。
(龚亚夫 罗少茜 《任务型语言教学》 2003)
2003-02-26
18
2003-02-26
20
其他
需要综合考虑编排学习策略、 需要综合考虑编排学习策略、情感 态度、 态度、文化素养 要注意避免定型观念
2003-02-26
21
新课标教科书构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 日语 必修模块1~5册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 日语 必修模块 教师教学用书 1~5册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 日语 选修系列1 模块6~7册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 日语 选修系列1 教师教学用书 模块6~ 1 6 7册 选修系列2 《影视欣赏入门》《小品演剧入门》《作品欣赏入门》 《应用写作入门》(分别对应“听”“说”“读”“写”四种语 言技能,后因为种种原因,《影视欣赏入门》未能继续编写) 配套录音带以及教学光盘等
2003-02-26
5
交际教学思想,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
新的高中日语教学大纲立足于我国中学日 语教学的实际需要,在以往重视语言结构的基 础上,吸收了国际上先进的外语教学理论,在 教学目的和要求上强调不仅要传授日语的语言 知识,还要提高运用日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 教学内容中增加了“日常交际用语”,这是把 交际教学思想引入日语教学的一项改革措施。 (唐磊 《试教通讯 高中日语专辑》1997)
为了既达到大纲对语言知识的要 求,又充分体现交际教学思想, 采用两条腿走路的办法 课文(语言知识) 会话(交际能力)
2003-02-26 9
现行高中教材构成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日语 第一~ 三册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日语 教师 教学用书 第一~三册 配套录音带(每本教科书配4盒)
2003-02-26
2003-02-26
6
注意文化背景知识在交际中的作用
用中文专栏的形式呈现文化背景知识。
(第一册:日本高中生以及日本人的生活) (第二册:日本传统文化) (第三册:日本社会以及日本现代科技)
2003-02-26
7
课标日语教科书的编写背景
依据 教学法思想 其他
2003-02-26
8
现行教科书编排体系的思考
2003-02-26 4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日语教学大纲(供试 验用)1996年
教学目的:高级中学日语的教学目的,是 在 初中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听、 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提高在口头上和书面 上运用日语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日语 打好基础。同时通过教学扩大学生的语言文化 视野,以利于发展思维和提高文化素质。 (四项技能・语言文化视野)
前言(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 思路) 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素养、 情感态度、学习策略) 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的编 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附录(话题项目、交际用语、词汇项目、语法 项目、教学案例、评价案例)
2003-02-26 12
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
2003-02-26
28
新课标教科书如何体现课程标准?
教科书呈现方面非模式化的理论基础: 语言习得理论(前已论述,现为补充) Montgomery和Eisenstein(1985)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把一个班分 为两组。实验组教语法,但同时也有实践的机会。对照组只讲语 法。结果证明实验组不仅交际能力强,而且语法测试的成绩也比 单讲语法的组好,虽然实验组的学生用于学习语法的时间要少。 因此他们得出结论认为,语法加交际的机会比单纯讲解语法知识 更能提高语言的流利程度和语法的准确程度。 Swain(1991)也认为,基本上以“交际”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但 同时也有明确的语法讲解,要比只注重语法教学或回避语法讲解 的沉浸式教学都更好。
课程目标:高中阶段日语课程的总目标 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的 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素养、情感 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综合发展的基础 之上。
2003-02-26
13
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目标框架
2003-02-26
14
(图示参考“关于必修”)
2003-02-26
25
新课标教科书如何体现课程标准?
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接近生活实际 的任务型教学活动 话题部分: ①明确的目标(目標) ②细化的步骤(考えてみよう、ステップ 1、ステップ2) ③结果的呈现(やってみよう)
2003-02-26 26
新课标教科书如何体现课程标准?
2003-02-26 16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之二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知识是由学习者个人自己建构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 的。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 动的结果。它强调学习者个人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 建构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重视学习过程而 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它强调人的学习与发展发 生在与其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之中。(学习者为主体、 合作学习、注重学习过程) 龚亚夫 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