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形。
企业的净利润及其分配情形是所有者权益变动的组成部分,相关信息差不多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其附注中反映,企业不需要再单独编制利润分配表。
附注是财务报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三、财务报表的分类
四、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
财务报表应当依照通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必须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关于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和相关规定,使财务报表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有关各方的需要,实现财务报表编制的目的,充分发挥财务报表的作用。
(全面)第一,财务报表是依照日常的会计账簿记录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的,会计账簿记录及其他有关资料是否真实、完整、准确,直截了当关系到财务报表的质量。
因此,在编制财务报表前应当依法对会计账簿记录,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其他辅助性账簿进行审核。
(合法)其次,财务报表的编制应当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关于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提供对象和提供期限的规定。
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各单位要依据自己运用的会计制度中关于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提供对象和提供期限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
(四点)再次,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应当真实可靠、全面完整、编报及时、便于明白得。
其差不多要求如下:
(一)真实可靠
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指企业财务报表要真实地反映交易或事项的实际情形,不能人为扭曲。
财务报表应当依照通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这是保证财务报表质量的重要环节。
(二)全面完整
财务报表的全面完整,指企业财务报表应当全面披露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完整地反映出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三)编报及时
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企业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有关财务报表提供期限的规定,及时编制、提供财务报表。
只有及时编制和报送的财务报表,才能为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用的信息资料。
否则,即使财务报表的编制专门真实可靠、全面完整,但由于编报不及时,也可能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随着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速进展,财务报表的及时性要求将变得日益重要。
(四)便于明白得
可明白得性是指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能够为使用者所明白得。
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是为宽敞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过去、现在和以后的有关资料,为企业目前或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因此,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使用者明白得和利用。
五、财务报表编制前的预备工作
(一)全面财产清查
企业在编制年度财务报表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
1.应收款项、应对款项、应交税费等是否存在,与债务、债权单位的相应债务、债权金额是否一致。
2.原材料、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等各项存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报废缺失、积压物资等。
3.各项投资是否存在,投资收益是否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
4.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各项固定资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
5.在建工程的实际发生额与账面记录是否一致。
6.需要清查、核实的其他内容。
企业应核实财产物资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各项结算款项的拖欠情形及其缘故、材料物资的实际储备情形、各项投资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形及其完好程度等。
企业清查、核实后,应当将清查、核实的结果及其处理方法向企业的董事会或者相应机构报告,并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企业还应当在年度中间依照具体情形,对各项财产物资的结算款项进行重点抽查、轮番清查或者定期清查。
(二)检查会计事项的处理结果
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前,除应当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外,还应当完成下列工作:
1.核对各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内容、金额等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
2.按照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结出有关会计账簿的余额和发生额,并核对各会计账簿之间的余额。
3.检查相关的会计核确实是否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4.关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没有规定统一核算方法的交易、事项,检查其是否按照会计核算的一样原则进行确认和计量以及相关账务处理是否合理。
5.检查是否存在因会计差错、会计政策变更等缘故需要调整前期或者本期相关项目。
企业编制年度和半年度财务报表时,经查实后的资产、负债有变动的,应当按照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标准进行确认和计量,并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作用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等)财务状况的报表。
它是依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顺序,将企业在一定日期的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进行适当分类、汇总、排列后编制而成的。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要紧财务报表之一,是所有独立核算的企业单位都必须对外报送的财务报表。
(二)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与内容
(一)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资产负债表要紧有账户式和报告式两种。
依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采纳账户式结构。
(二)资产负债表的内容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三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1.资产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分为流淌资产和非流淌资产两部分。
流淌资产是指企业能够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是企业资产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流淌资产的要紧项目有: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款项、存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淌资产、其他流淌资产等。
非流淌资产是流淌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要紧项目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等。
2.负债
与资产项目相对应,资产负债表中负债项目分为流淌负债和非流淌负债两部分。
流淌负债指企业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合计,流淌负债的要紧项目有: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对票据、应对账款、预收款项、应对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对利息、应对股利、其他应对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淌负债、其他流淌负债等。
非流淌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以上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负债,非流淌负债的要紧项目有:长期借款、应对债券、长期应对款、专项应对款、估量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其他非流淌负债等。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
净资产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项目: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我国资产负债表如表20-1所示。
表20-1
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年月日单位:元资产期末年初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期末年初
(二)上期金额栏的填列方法
利润表“上期金额”栏内各项目数字,应依照上年度利润表“本期金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
假如上年度利润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本年度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度利润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利润表“上期金额”栏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