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一、基础与积累(选择题每小题3分,45分。
共计5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畎亩(quǎn) 折戟(jǐ) 始龀(chèn) 不能淫(yín)B.一厝(cuò) 拂士(fú) 按辔(pèi) 搔更短(sāo)C.箕畚(qí) 荷担(hé) 提携(xié) 不胜簪(zān)D.魁父(kuí) 弓弩(nǔ) 妾妇(qiè) 亡以应(wáng)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入则无法家拂士B.学诗谩有惊人句C.甚矣,汝之不惠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3.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吾与汝毕力平险B.与民由之C.人恒过,然后能改D.天子先驱至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介胄之士不拜B.吾与汝毕力平险C.改容式车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5.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已而之细柳军告之于帝B.天子为动行拂乱其所为C.必先苦其心志帝感其诚D.安居而天下熄而山不加增6.下列加点实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年且九十天子且至B.天子为动所以动心忍性C.劳其筋骨上自劳军D.一怒而诸侯惧惧其不已也7.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衍.生(yǎn)负荷.(hè)弓弩.(nǔ)驱驰.(chí)B.提携.(xié) 穷匮.(kuì) 介胄.(zhòu) 入彀.(gòu)C.傅说.(yuè) 冀.州(jì) 诏.书(zhāo) 迂.腐(yū)D.畎.亩(quǎn) 折戟.(jǐ) 老叟.(sǒu) 作揖.(yī)8.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按辔.(pèi)畎.亩(quán)丈夫之冠.(guān)B.箕畚.(bèi)驱驰.(chí)动心忍.性(rěn)C.荷.担(hè)筋.骨(jīn)法家拂.士(fú)D.穷匮.(kuì)魁.父(kuí)山北之塞.(sè)9.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B.2017年初的两会,向广大民众传递了党中央反腐的决心,清正廉洁的社会指日可待....。
C.由于美国干涉,中东许多国家战乱频繁,很多婴儿生于忧患....。
D.陶渊明弃官后生活穷困,却能贫贱不移....,固守田园之乐。
10.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毕节教师共享文学之乐。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愚公移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尽心上》,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
C.《周亚夫军细柳》运用对比手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着重刻画了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
D.《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
12.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名柯,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
B.《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体裁是寓言,作者列子,名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C.《周亚夫军细柳》的作者司马迁是稀罕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雁门太守行》的作者李贺,有“诗鬼”之称。
《雁门太守行》是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
1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档电视节目,内容惟妙惟肖,赢得了很高的收视率。
B.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运用夸张和想像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愁”描摹的淋漓尽致。
C.看到孩子的不文明行为,有的家长无动于衷,这是很不应该的。
D.古人在修建这些建筑时,借助山势,因地制宜,显示出了高超的建筑水平。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B.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火了,孩子们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C.身在边缘之人往往能欣赏到一些不为人知的独一无二的独特景观。
D.通过他一辈子的奋斗,使他的生活状况大为改观。
15.下列作品、作者、年代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愚公移山》——列子——战国B.《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西汉C.《赤壁》——杜甫——唐朝D.《饮酒》——陶渊明——东晋16.综合性学习。
(3分)益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颇负盛名的文化之乡。
特别是这里留下了关于三国历史的宝贵文化遗产。
资水中学201班开展以“益阳三国文化”为专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材料一:吴蜀双方在益阳对垒争锋,留下了一批历史遗迹,如鲁肃堤、马良湖、关羽濑等。
材料二:益阳文化墨客历来喜欢以三国历史为题材吟诗作对,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民间通过讲故事、演花鼓戏、唱歌谣等方式反映了三国历史,这些都成为益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以上两则材料透露的共同信息是什么?(3分)17、古诗文默写。
(10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②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觉船移。
⑥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赤壁》中设想与历史事实相反的结果,借史倾吐胸中抑郁之气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鲜艳的色彩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
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27分)三(第一篇文言文阅读12分,第二篇15分)富贵不能淫(12分)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18、下列各项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此之.谓大丈夫 B.女.子之嫁也已而之.细柳军往之女.家C.戒.之曰D.一怒而.诸侯惧必敬必戒.横于虑,而.后作19、翻译下列句子。
(6分)(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的原因是他们“一怒而诸侯惧”。
B.孟子认为像妇妾之道那样,以顺从为原则,是真正大丈夫所应遵循的。
C.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还应该遵循“仁”、“礼”、“义”等道德准则。
D.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无论得志不得志都应该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甲】愚公移山(节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学。
【乙】卖蒜老叟(清)袁枚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
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
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
”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
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
”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注释】①睨:眼睛斜着看。
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2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3分)A.上自劳军(皇帝)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确实)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即使)空乏其身(财资缺乏)C.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派遣)始一反焉(通“返”,往返)D.年且九十(并且)按辔徐行(马缰绳)2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叩.石垦壤叩.头曰:“晚生知罪矣。
” B.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C.跳往助之.旁睨而揶揄之. D.杂然相许.陷入尺许.2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2)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段中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说明了移山工程的艰巨,显示了愚公的气魄。
B.【乙】文段中画线句“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的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C.【甲】【乙】两文段靠运用了对比手法。
甲文段将妻子和愚公进行对比,乙文段将卖蒜老叟与杨二进行对比。
D.【乙】文“卖蒜老叟”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