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控制流程
文件编号:
版本:A/0
受控状态:
发放代码: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XXXX.XX发布XXXX.XX实施
XXXXXXXXXX有限公司
1.目的
为了能够对XXXXXXXXXXX有限公司冲压不合格品的及时评审处置,防止非预期性将不合格品发给客户,特制订此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XXXXXXXXXX有限公司冲压所有来料、试验、检验、生产、仓储、运输、客户退货及投诉不合格品的控制。
3.0 职责
3.1质管部
3.1.1负责所有不合格品的统一归口管理,组织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的评审。
3.1.2负责不合格的判定、标识和记录并追踪不合格的处理结果。
3.1.3负责对返修后的不合格品进行确认。
3.1.4负责向客户提出不合格(轻微)让步申请及客户信息反馈沟通。
3.2生产部
3.2.1负责按照区域规定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
3.2.2生产部负责对生产过程不合格品的返修
3.3采购科
3.3.1负责联络供应商、外协厂对原(辅)材料、外购件、外协件不合格品的处置。
3.4项目科
3.4.1负责参与不合格品的评审处置意见提出。
3.4.2 负责参与不合格品的评审意见提出及对特殊产品提出返工方案(编制返工作业指导书)供生产部执行。
3.5营销部
3.5.1负责对成品不合格品进行隔离统计,负责对物流途中的产品进行运回、隔离和统计。
3.5.2仓库根据物料报废审核单据对报废品及生产退回的报废物料进行标识存放隔离。
3.6总经理
3.6.1负责对每月报废品处置清单批准;及对评审意见不一致的裁决。
4. 术语定义
4.1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4.2报废:对于不可修复的严重不合格品采取的措施。
4.3偏差: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向客户提出偏差申请,通常指一般不合格。
5.质管部按不合格品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程度评为三级,分严重、一般、轻微三级,评审依据为:
——严重不合格分五种情况:
a)指主要技术指标不符合和设计要求,影响产品最终使用性能;
b)因设计因素影响产品的最终使用性能
c)同一供方同一物资在进货检验试验中出现连续批次不合格情况;
d)同一型号规格产品出厂检验试验时,出现批次(数量较大、性质严重)不合格情况;
e)装箱缺数或错发漏发等,同一规格批量(数量较大)回公司返工、返修情况。
——一般不合格品分五种情况:
a)外观质量有较严重缺陷,不易修复,但对产品的最终使用性能影响不大;
b)单项不符合设计要求,但对产品的最终使用性能影响不大;
c)同一供方提供的同一型号规格物资单独批次不合格情况;
d)生产过程中同一工位、工序出现连续的同一质量问题;
e)同一质量问题产品回公司返工、返修情况。
——轻微不合格品分五种情况:
a)轻微缺陷不影响产品性能指标;
b)明显易修复,修复不影响产品的性能指标;
c)供方物资由于外观、包装不符合采购文件要求;
d)生产过程中或检验试验中出现的个别(数量很少)不合格情况。
e)生产过程中或检验过程中出现的个别(数量很少)不合格情况。
6.工作流程
6.5、客户投诉不良品处理
7、偏差放行:凡已确认为不合格品必须授权人批准后才能放行,不合格成品放行还需经顾客批准才能放行偏差
接收。
8、不合格品的评审批准
8.1 质管部根据不合格品的程度和性质,划分不合格类别。
8.2 对轻微不合格品授权质检员提出评审和处置意见,质检组长批准和实施。
对一般不合格品由质检员提出处置建议,质管部部长审批后实施。
8.3 对重大不合格品由质管部长组织项目科、生产部等责任部门参加评审,提出处置意见,报总经理批准后实
施。
9 不合格品的处置:
9.1 质管部根据不合格的可修复程度,处置方式分为四类:
a)返工;
b)经返修或不经返修作为偏差接受;
C)报废。
9.2 经返工品必须有检验员再次进行检验验证,经检验确认合格后才予以放行。
9.3 不合格品的偏差
a.采购产品的偏差接收由采购科采购提出申请,质管部负责人批准后让步接收。
b. 工序产品的不合格由车间主任提出申请,质管部长批准后放行下道工序让步接收。
c. 出厂产品的偏差接收,由营销部长提出申请,总经理助理或总经理批准后方能让步接收。
必要时需征得顾客认
可方可发货。
d. 以上偏差接收(放行)均有质管部做好检验记录。
9.3.1 对报废的不合格品应采取措施,放置废品区域,防止非预期使用,必须做好标识和隔离。
10 质量改进的实施
10.1 当出现不合格品时,责任部门应认真做好记录,并进行自查,及时进行纠正。
质管部对不合格品的标识、
记录、隔离、处置、改进进行监督检查。
10.2 对出现一般或重大不合格时,质管部应视具体情况及时向责任部门发放《纠正和预防措施计划表》,责任
部门按《纠正和预防措施计划表》规定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质管部负责跟踪验证,以防止不合格品的再次发生。
10.3 在交付或产品使用后发现不合格品时,质管部及时会同营销部根据产品的不合格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
编制《质量事故报告》。
10.4 质管部应根据不合格的产生情况加强统计分析,对不合格品每月作出分析报告,不断实施质量改进,发
现潜在的不合格时,必须及时组织预防措施。
11 过程的监视、测量极其有效性评价和改进
11.1 不合格品控制应确定监视点和测量点,“不合格品的评审”、“纠正预防措施的立项”、“制定纠正、预防措
施计划和实施”、及“重大不合格品的处置”应成为监视点,不合格的检验、测量、和实验应为过程的测量点,质管部负责严格加以控制。
11.2 质管部应定期在总经理主持下,召开质量分析会,及时有效控制不合格品,按规定的质量目标进行考核,
做好记录归档,实施持续改进。
12 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6 相关记录
不合格品通知单
偏差放行申请单
质量事故报告
纠正和预防措施计划表
产品质量信息反馈单
月份产品质量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