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课 消费和消费观

第一课 消费和消费观


这是坐落在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五堡村的一座墓地的主体部分。这座 建在公路边的墓地占地面积达2亩多,内有牌坊、凉亭、休息区和人 工河等建筑,显得“气势非凡”。据了解,这座墓地是当地一谭姓村 民花费上百万元建造的。
讨论: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社会现象的?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我们应怎样在生活中贯彻勤俭 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原则?
第一单元 透视经济现象
第1课
商品的交换和分配
三、
消费和消费观
(一) 不同的消费行为
钱货两清的消费 信贷消费
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中 国老太太说:“我攒够了30年的钱, 晚年终于买了一 套大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住了30年的大房子, 临终前终于还清了全部贷款。”
你愿意做中国老太太还是美国老太太?为什么? 结论:信贷消费在现代社会中被越来越多的人采用。
你认同下图中哪种消费行为?为什么?
买 就 买 名 牌 !
科学、文明的消费方式: 安全健康 合情合理 万事从简 适时适度 绿色环保 实用大方
小结:
消费和消费观 (一)不同的消费行为
钱货两清的消费和信贷消费
(二)常见的消费心理
求同心理,求异心理,求名心理,求实心理
(三)科学的消费观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2、统筹兼顾,合理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二)常见的消费心理
1、求同心理
小王来到职校后,发现自己宿舍的五位同 学都有手机,于是不顾自己家庭经济比较紧张 的实际情况,要求父母也给自己买了一部手机。 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你是如何看待求同心理的?
利: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 弊:不健康、不合理的求同心理,如忽视个人经济 承受能力,盲目从众,会影响到个人正常的生活。 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盲目从众消费
学校提倡学生穿校服上学,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求异心理

哪种装扮比较特别、时髦?
• 如何看待求异心理? 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新产品的出现。
弊:过分标新立异,容易滋长炫耀之风 。 态度:这种消费应看具体的对象、场合和 时间,应考虑社会的认可和付出的代价。
小调查: 某校学生中认为品牌服装、鞋子质量比普通的好,穿着显 得气派的占75.6%;而也有8.2%的学生是因为看到别人 都买品牌产品,自己也不能掉价;13.5%的中学生感到不 穿品牌产品会被人瞧不起;只有2.7%的学生回答是因为 家中有钱消费得起,所以购买品牌服装。
3、求名心理
这些体现了什么样的消费心态?好不好?该不该提倡?
利:有利于推动商品生产者不断提高质量、创名牌。 弊:助长攀比虚荣的心理和风气,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态度:应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4、求实心理
同学甲:今年你考到全班第一名。你爸爸不是说 要给你买一双球鞋吗?你准备买哪个牌子的,阿迪达斯 的还是耐克的? 同学乙:我不打算买太贵的,我想买一双普通的,质 量好又耐用,穿得也舒服。
教学难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因和要求。
我赚钱啦赚钱啦 我都不知道怎么去花 我左手买个诺基亚 右手买个摩托罗拉 我移动联通小灵通 一天换一个电话号码呀 我坐完奔驰开宝马 没事洗桑拿吃龙虾 我赚钱啦赚钱啦 光保姆就请了仨 一个扫地一个做饭 一个去当奶妈 我厕所墙上挂国画 倍儿像艺术家呀 我贷款按揭名牌儿 西服手表和电脑咧 我能贷多少就贷多少 一直还到老啊 …… …… ……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消费?我们应如何看待? 评价:符合实际、有利的、理智的消费, 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好处。
态度:值得提倡,值得发扬。
(三)科学的消费观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顺口溜:
“一月二百贫困户,四百五百刚够用, 千儿八百是扮酷,两千三千是大户”
我们提倡“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那么这个“度”应如何把握才是合理的?
物质消费 精神消费
2、统筹兼顾,合理消费
处理好四个关系: 消费和积累的关系 当前消费和长远消费的关系 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关系 生存、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的关系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我 们应该怎样消费?为什么?
绿色消费 (“5R”):
• • • • •
节约消费,减少污染(Reduce) 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 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 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 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
课题:消费和消费观
教学目标: 1、认知: 了解不同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理解科学消费的原则。 2、情感态度观念: 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 为耻。 3、运用: 用科学的消费观引领自己的消费行为,根据家庭的实际收入, 设计月消费方案。树立和增强环保意识,自觉落实环保行为。
教学重点:如何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