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家学说试题1(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并将其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绮石论述的虚劳后天之因?( b )A、酒色B、药误C、劳倦D、七情饮食2、晋唐时期,研究《伤寒论》的代表医家是:( a )A、王叔和B、王冰C、洪D、上善3、朱肱治伤寒之学从:dA、脏腑立论B、病因立论C、病机立论D、经络立论4、增列“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一条病机的医家是:( a )A、完素B、从正C、元素D、王清任5、完素自制的方剂是:cA、半夏汤B、犀角地黄汤C、双解散D、栀子鼓汤6、东垣的代表著作是:( a )A、《脾胃论》B、《中藏经》C、《千金方》D、《格致余论》7、下述哪一条不是完素的贡献?dA、创立“火热论”B、影响温病学说的形成C、启示攻邪派的形成D、影响温补学派的发展8、对三焦辨证有所创见的医家是:( c )A、元素B、河间C、罗天益D、王好古9、杲升阳益气治则的代表方剂是:bA、升阳益胃汤B、补中益气汤C、沉香温胃丸D、补气升阳和中汤10、丹溪认为人身相火寄存的部位是:( b )A、肝B、肝肾C、脾胃D、心肺11、从正认为人之六味是:cA、酸苦甘辛咸涩B、酸苦淡辛咸涩C、酸苦甘辛咸淡D、酸苦甘涩淡咸12、左归丸的创制所根据的理论是:( b )A、甘温除热B、阳中求阴C、阴中求阳D、滋阴泻火13、子和认为影响人体血气流通的根本原因是:cA、气虚B、血虚C、邪气D、气滞血瘀14、《妇人大全良方》的作者是:( d )A、朱丹溪B、唐宗海C、叶天士D、自明15、“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升,当降者不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
”是哪位医家提出的:aA、戴思恭B、献可C、朱丹溪D、河间16、奠定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的著作是:( a )A、《黄帝针灸》B、《黄帝经》C、《黄帝外经》D、《难经》17、薛已认为阳气虚弱不能生阴血者,应选用:bA、补中益气汤B、六君子汤C、四物汤D、六君子汤加炮18、方有执治伤寒之学的学术特点是:( b )A、维护旧论B、错简重订C、按方类证D、分经审证19、献可所谓壮水、益火之剂就是以六味、八味出入增减,以补:cA、真阳B、元气C、真阴D、精气精血20、金元四大家的第一家是:( a )A、完素B、杲C、从正D、朱震亨21、下列哪一项不是中梓治疗脾肾的方法?dA、水不足者,用六味丸壮水之主以制B、饮食伤者,枳壳丸主之C、火不足者,用八味丸益火之源以消阴翳D、劳倦伤者,四君子汤主之22、王好古认为阴证出现类似阳证的假热之象,主要病机是:( b )A、下虚上盛B、元阳外脱C、阴火上冲D、元阳中脱23、余霖认为疫疹虽诸症不一,但其病为根本是:cA、邪伏膜原B、温邪犯肺C、热毒在胃D、热邪犯表24、下列哪位医家提出“阴无骤补之法,非多服药不效”?( d )A、朱丹溪B、景岳C、吴瑭D、缪希雍25、吴瑭创制的五汁饮是用以治疗:dA、肺肾阴亏B、肝肾阴伤C、胃阴不足D、肺胃津伤26、首先提出真中、类中说的医家是:( b )A、守真B、王履C、朱震亨D、杲27、治中焦郁积,吴师机选用:dA、清阳膏B、云方膏C、散阴膏D、金仙膏28、叶天士养胃阴,常用哪一类药物?( a )A、甘平或甘凉B、甘寒或甘平C、甘淡或甘寒D、甘平或甘淡29、王泰林认为肝病中三者同出一源的是:bA、肝气肝风肝阳B、肝气肝风肝火C、肝气肝风肝血D、肝火肝风肝血30、王清任处方有两大类:dA、活血逐瘀和益气健脾B、活血逐瘀和益气补阳C、补肾填精和益气温阳D、活血逐瘀和益气温阳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从正之“吐法”2、以方类证3、朱肱的经络说4、庞安时之“寒毒”5、引经报使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河间认为消渴有三,即消渴、和。
2、元素拟订的制方原则有:、、湿制法、燥制法、寒制法等。
3、氏论病观点,有,因邪致病,,三个要点。
4、戴元礼在治郁用药方面,指出、、抚芎为治郁要药。
5、余霖认为,疫疹由乎,侵及肺胃,布散十二经,治疗若非则不足以取效,因之创立清瘟败毒饮。
6、吴师机认为,膏药的功用,一是,一是。
7、晋唐时期,《伤寒论》的研究主要是对已经散失的伤寒条文进行搜索、整理与编次。
这一时期以、为代表医家。
8、钱乙著作很多,但惟有一书流传下来。
其调剂制方,善用。
9、中梓首次明确提出“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并认为“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亦需,而在之上。
10、元素认为茯苓虽淡,为天之阳,但气之薄者,为阳中之,主沉降,所以能利水而泄下;麻黄苦,为地之阴,但味之薄者,为阴中之,主升浮,所以能发汗而升上。
四、判断题(下列命题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后括号打“√”,错误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完素对火热病的治疗,分虚实两大类,认为表证只有用辛温或甘寒以解表,才是正治。
()2、药物归经学说是元素的创见( )3、温热学派实际上可分为温疫学派和温病学派两支。
()4、方有执着重发挥了“营中风”、“卫伤寒”“营卫俱中伤风寒”之论。
( )5、治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选用防风通圣散。
()6、吴瑭对温疫病的传变及其证治,提出“九传”和“九治”的见解。
( )7、河间论治杂病,以气、血、痰、郁为纲。
( )8、王好古认为病人开始不烦躁,服药后出现烦躁不安,此时若脉浮取实大,手足自温,则预后良好。
()9、师门授受为学派形成的在因素之一,其主要形式包括亲炙和私淑。
()10、自明论治虚劳之证最有心得。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介宾从哪些方面阐述“真阴论”?2、杲对伤热中证的病因病理有何阐发?3、缪希雍吐血三要法是什么?4、叶桂久病入络说有哪些容?5、从正论补有哪些观点?中医各家学说试题21、在伤寒学派中,持错维护旧论之说的医家是:bA、俞昌B、修园C、方有执D、尤怡2、明代治《伤寒论》有成就的医家有:cA、成无己B、许叔微C、方有执D、郭雍3、温补学派的代表医家是:cA、献可、中梓、杲B、薛立斋、献可、元素C、薛立斋、献可、介宾D、中梓、介宾、缪希雍4、亲炙完素之学者有:aA、荆山浮屠B、C、朱丹溪D、罗知悌5、元素创立了引经报使说,其中,太阳经病的引经药是:cA、白芍B、升麻C、黄柏D、柴胡6、王好古所论伤三阴证,实指:aA、肝脾肾三阴阳虚B、心脾肾三阴阳虚C、肺脾肾三阴阳虚D、肝脾肾三脏阴虚7、罗天益的学术容主要是:dA、遣药制方论B、相火论C、对命门的阐发D、对杲脾胃学说的阐发8、从正的汗法,除药物发汗外,尚包括:aA、导引B、下乳C、嚏气D、磨积9、朱丹溪的入门弟子是:cA、王伦B、汪机C、王履D、虞抟10、朱丹溪用越鞠丸通治诸郁,其药物组成有:aA、香附、苍术、栀子、川芎B、柴胡、白术、白芍、茯苓C、香附、白术、栀子、抚芎D、柴胡、苍术、白芍、茯苓11、清代温病四大家之一是:dA、余霖B、吴又可C、王清任D、吴鞠通12、薛立斋的学术容是:bA、阴阳论B、治病求本C、气血论D、宗气论13、自明在妇科治疗用药方面,首列:bA、四物汤B、加减四物汤C、四君子汤D、补中益气汤14、吴师机善用膏药病外治,其治中焦病证者是:cA、云台膏B、清阳膏C、金仙膏D、散阴膏15、庞安常倡导的病因说是:aA、“寒毒”说B、“三邪”说C、“三因”说D、“杂气”说16、学派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dA、时代背景B、医疗实践C、个人修养D、师承授受17、完素的学术思想主要是:cA、疫气论B、肺胃论C、六气化火说D、阴证论18、元素的主要学说是脏腑辨证说和:bA、肺胃伤论B、遗药制方论C、亢害承制论D、血证论19、自明在中医学上的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妇产科和:dA、针灸B、儿科C、科D、外科20、下面哪一项不是杲认为造成脾胃伤的病因:cA、劳役过度B、饮食不节C、房劳过极D、精神刺激21、吴瑭治疗温病所创制制的名方是:dA、凉膈散B、双解散C、防风通圣散D、银翘散22、罗天益治疗食伤脾胃之重者,方选:dA、枳术丸B、保和丸C、理中丸D、木香槟榔丸23、从正在吐法运用时的禁忌包括:cA、洞泄寒中B、宿饮洒积C、自吐不止D、胁肋刺痛24、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的医家是:b A.完素 B.明之 C.王好古 D.从正25、丹溪认为人身相火寄存的部位是:bA.肝 B.肝肾 C.脾胃 D.心肺26、唐宗海治吐血之第二法为消瘀,其主方是:aA.花蕊石散 B.泻心汤 C.四物汤 D.血府逐瘀汤27、提出“命门动气”说的医家是:dA、介宾B、薛已C、文垣D、献可28、叶天士创立胃阴说,其养胃阴的主要方法是:aA、甘凉濡润法B、酸甘济阳法C、清养胃阴法D、益气养阴法29、我国第一部温病专著是:(a )A、《温疫论》B、《温热论》C、《疫疹一得》D、《温热经纬》30、综观中医学发展史,汉医学的主要成就是:( d )A、形成诸子百家学术争鸣B、产生医经学C、产生经方学派D、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温病学派:2、以方类证:3、吴瑭的“养阴三法”:4、阴中求阳:5、五郁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把答案填81、药物气味,气属阳,气厚者为阳中之;味属阴,味厚者为阴中之。
2、洁古提出治脾;治胃的治则。
3、朱丹溪在阴虚火旺的治法上创用,在处方用药上,补阴还有和之分。
4、叶桂提出理阳气须投顾阴液须投的名言。
5、王清任活血化瘀三个代表方分别是、和。
6、钱乙认为,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脏腑揉弱,易虚易实,。
这是小儿生理和病理上的特点。
7、方有执对《伤寒论》太阳篇大加改订,分为卫中风、、三篇。
8、叶天士治疗虚损病证主要有甘药培中、、等方法。
9、东垣治疗伤热中证的代表方为和。
,错误四、判断题(下列命题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后括号打“√”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王叔和搜集整理散失的《伤寒论》。
()2、元素用五运六气学说阐明脏腑的生理病理特性。
()3、完素对表证兼热者用防风通圣散来治疗。
()4、杲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
()5、唐容川认为:人之一身,不外阴阳。
而阴阳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
()6、余霖提出“火者疹之苗,疹者火之根。
”()7、完素创制清燥救肺汤。
()8、介宾对阴阳的常与变,认为“常者易知,变者难识。
”()9、中梓认为命门如坎卦,一阳陷于二阴之中,是坎中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