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心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美国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的基础的人是【】A 巴甫洛夫B 桑代克C 班杜拉D 华生2、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 1869年B 1879年C 1889年D 1899年3、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思维卷入过多、需要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A、高 B 低 C 一样 D 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4、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A 控制B 基本看法C 改造D 认识和态度5、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以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A 能力B 技能C 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6、技能学习最基本的条件是【】A 讲解B 示范C 练习D 反馈7、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A 教师指导B 认知结构C 媒体D 学习材料的特征8、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直接决定活动完成的心理特征是【】A 能力B 气质C 性格D 动机9、某学生在英语测验中取得了高分,他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这种归因具有的特征是【】A 内部、稳定、可控的B 内部、不稳定、不可控的C 外部、稳定、可控的D 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10、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A 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 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 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 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11、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A 外部学习动机B 诱因性学习动机C 强化性动机D 激励性学习动机12、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A 时快时慢B 快者愈快C 先快后慢D 先慢后快1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映的情绪状态是【】A 心境B 激情C 应激D 焦虑14、某人对某种制品的用途总是有一种惯常的固定模式,很难想到它的其他用途,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A 定势B 功能固着C 认知风格D 顿悟15、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1分钟以内,而且信息容量相当有限,这是【】A 感觉记忆B 瞬时记忆C 短时记忆D 长时记忆16、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 皮亚杰B 桑代克C 杜威D 柯尔伯格17、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A 道德认识B 道德情感C 道德意志D 道德行为18、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A 社会适应B 社会化人格C 精神面貌D 精神状态19、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A 教师的主导教学B 独立完成作业C 家庭作业D 个别课堂练习20、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A 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 学生听课效果C 后进生的感受D 人际关系的影响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21、教育心理学是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2、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三种主要成分。
23、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三类。
24、所谓学习动机,是指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5、程序性知识也叫,是个体难以清除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26、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27、习惯上,人们用、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分别指称严重程度由低到高的几类心理健康问题。
28、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
29、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30、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三种类型。
31、焦虑症是一种与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
32、教师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的设计等。
33、教师的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和等。
34、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情感和技能。
35、行为目标的陈述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具体目标、产生条件和。
36、课堂教学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即课堂物理环境和。
37、发现教学又称,主张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合作学习概念或原理。
38、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有群体凝聚力、、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39、由于教师在课堂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领导方式,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便成为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
40、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现象,它以、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征。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41、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实验法具体分为哪几种?42、试述个体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43、简述学习动机的种类。
44、简述智力结构论的主要观点。
45、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46、测验法在心理学中主要用于哪些方面的研究?有何注意事项?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满分10分)47、论述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心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心理发展的童年期正是接受教育的【】A 学前教育阶段B 初等教育阶段C 中等教育阶段D 初中阶段2、什么情况下,动机对学习具有最大程度的促进作用【】A 动机强度较高B 动机强度较低C 动机强度适中D 动机最强3、把通过抽象的概况而获得的概念、原理、理论返回到实际中,以加深、加宽对各种事物的认识的思维过程是【】A 分析与综合B 比较C 抽象与概括D 具体化4、人们在保持知识时采用各种记忆术,实际是应用了记忆的【】A 精细加工策略B 多重编码C 过度学习D 人为增加线索5、某学生在考场产生了“怯场”现象,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过度焦虑和紧张,这是因为该生动机水平【】A 过弱B中等 C 过强 D 无所谓强弱6、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水平迁移现象【】A 举一反三B 聪明过人C 思维敏捷D 物以类聚7、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的远近不同,投射在视网膜上的视像大小可以相差很大,但是我们总是认为他的大小没什么改变,仍按他的实际大小来知觉,这是知觉的【】A 选择性B 整体性C 理解性D 恒常性8、通过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一个8岁的儿童测得的心理年龄为10岁,他的智商为【】A 125B 135C 80D 1009、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A 感受与体验B 前人经验C 记忆的内容D 信息及其组织10、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学生的性格类型属于【】A 场依存型占优势B 场独立型占优势C 情感型D 内倾型11、一个人面对同一个问题,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他的思维有【】A 流畅性B 变通性C 指向性D 独创性12、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A 有意义接受学习B 有意义发现学习C 发现学D探究学习1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A 言语直观B 形象直观C 感知直观D 表象直观14、现代认知心理学的陈述性知识相当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中的【】A 智慧技能B 认知策略C 言语信息D 动作技能15、为了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教师在提供感性材料时,变换其非本质特征而保持其本质特征,这种方式是【】A变式B定势C下定义D联想16、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的学习计划,由构成。
【】A意识和能力B规则和技能C认知策略D经验和方法17、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A行为方式B意向或意图C行为习惯D言语或行为18、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A若干等级B五个等级C三个等级D四个等级19、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A行动对抗B不团结,不信任C拉帮结派D互相为难20、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教师的【】A专业知识B教育学知识C心理学知识D相关学科知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21、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
22、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被称为能力。
23、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2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
25、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
26、在认知活动中,人们认识、评价事务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叫。
27、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
28、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等环节构成。
29、感觉寄存器只能将来自各个器官的信息保持几十到几百毫秒的记忆被称为记忆。
30、人们一般倾向于根据问题是否界定清晰而分为两类,即有结构问题与。
31、抑郁症是以持久的为特征的神经症。
32、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它通常是指课堂里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33、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和集体等三个阶段。
34、制约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学生和。
35、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主张让学生通过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原理。
36、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理由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
37、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反应迟钝为特征。
38、教学评价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的过程,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资料、、形成价值判断以及做出决定等步骤。
39、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40、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称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41、联结派共同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42、简述学习策略的特征。
43、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44、简述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的影响。
45、举例说明如何可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46、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满分10分)47、试论初中生人际交往新特点。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心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A 归属B 自我实现C 尊重D 生理2、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选项因素的干扰?【】A 消退和干扰抑制B 倒摄和干扰抑制C 前摄和消退抑制D 前摄和倒摄抑制3、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