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模拟试题(题库)

心理学模拟试题(题库)

模拟试题第一章绪论1、以下哪一项能正确描述心理学的性质。

( D)A心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B心理学是一门社会性科学C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D心理学是一门边缘性、综合性科学2、实验室要控制三个变量,这三个变量是(A )。

A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B自变量、实验变量、控制变量C因变量、反应变量、无关变量 D反应变量、控制变量、无关变量3、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冯特 B华生 C考夫卡 D弗洛伊德4、精神分析理论是( B)提出的.A.斯金纳B.弗洛伊德C.马赛尼D.罗杰斯5、罗杰斯是(C )心理学的代表人物A.认知理论B.精神分析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行为主义理论6、心理学的第一个学派是( B )A.机能心理学B.构造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二章感知觉1、人们进入百货公司,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A )的表现。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2、在感知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称为知觉(D )A.选择性B.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3、“看其所知,不看其所见”表明知觉具有( C )A整体性B恒常性C选择性 D组织性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说的是嗅觉的(A)特性。

A适应 B敏锐 C钝化 D分辨5.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征,叫做知觉的(C)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6.人在知觉事物时,即使当部分刺激物在客观上存在缺陷或者不完整时,人也能依据知识经验全面地知觉它,在主观上弥补刺激物客观上的缺陷,这叫做知觉的(C)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7.人在知觉客观事物时,并不是对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刺激都发生反应,而只是选择其中少数刺激作为知觉的对象,把其他刺激作为知觉的背景,人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而作进一步加工的特性,叫做知觉的(A)。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8.在知觉条件发生一定的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能够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叫做知觉的(D)。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9.身材偏胖的人穿深色衣服会看起来苗条些,这说的是(A)现象。

A错觉 B感觉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理解性第三章注意1、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叫做(D)。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2、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C )A.指向和选择B.集中和紧张C.指向和集中D.以上一个也不是3、“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 A)A.有条件的B.无条件的C.不可能的D.以上一个也不是4.既有自觉的、明确的目的,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之为(D)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5.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之为(A)。

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6.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之为(C)。

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7.注意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所能持续的时间,叫做(A)。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8.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者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叫做(C)。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第四章记忆与学习1、瞬时记忆又可称为(B )。

A短时记忆 B感觉记忆 C长期记忆 D工作记忆2、记忆正确的基本过程是( B)。

A编码、提取、存贮 B编码、存贮、提取C提取、编码、存贮 D存贮、提取、编码3、MURDER学习策略系统中的支持策略系统包括(D )。

A领会和保持策略 B消化和扩展策略 C提取和应用策略 D计划和时间安排策略4、艾宾浩斯对遗忘进程的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C)A.均衡的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D.以上一个也不是5、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再认和回忆就是对信息的(A )A.提取B.编码C.贮存D.保持6、去泰山旅游,回到北京后在头脑中再现泰山的形象,这是(D )A.知觉B.注意C.思维D.记忆表象7、会骑自行车的人,一下了很难骑好三轮车,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受了( D)的影响A.定势B.正迁移C.原型D.负迁移8、在发展心理学史上,( A)提出著名的"最近发展区思想".A.维果斯基B.艾里克森C.米德D.伍德思密9、识记、保持、再认、重现是( A )A彼此联系的统一的记忆过程B相对独立的过程C相互割立的矛盾的记忆过程10.对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包括对人名、地名、专有名词以及定理、定律等的记忆,属于(A)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11.个体对具有前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也就是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它是经由观察学习与实际操作练习而获得的一种行动性的记忆,叫做(B)A陈述性记忆B程序性记忆C情景记忆D语义记忆12.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是对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境的记忆,称为(C)。

A陈述性记忆B程序性记忆C情景记忆D语义记忆13.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是对字词、概念、定理和公式等各种概念化的知识的记忆,称为(D)。

A陈述性记忆B程序性记忆C情景记忆D语义记忆14.短时记忆可以存贮的信息量是5——9个(D)。

A字母B数字C词组D组块15.一般来说,学习程度达到(C)效果最佳。

A90% B100% C120% D200%16.一般来说,系列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最差,因为这部分受到(C)的影响。

A前摄抑制B后摄抑制C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双重影响D以上都不对第五章思维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发散思维的重要特征。

(D )A变通性 B独特性 C流畅性 D创造性2、人们习惯性地赋予某物体某种或某些固定的功能,而忽略该物体的其他功能,这叫做(C )A.创造性思维B.迁移C.功能固着D.发散性思维3、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是(A )A.发散性思维B.集中性思维C.动作思维D.形象思维4、学生用学过的原理、规律去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是(B )A直觉行动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 D创造性思维5.(A)是人们获得知识、认识事物、进行思维的最基本单位。

A概念 B表象 C命题 D判断6.(A)是思维的最基本过程。

A分析与综合 B比较 C抽象与概括 D具体化7.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或现象时,能迅速地做出判断的思维活动,称之为(A)。

A直觉思维 B逻辑思维 C常规思维 D创造思维8.如果解决某种问题时,用同样的方法屡屡成功,以后每次遇到类似情境时,都会采取同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就是(C)的作用。

A迁移 B功能固着 C定势 D习惯第六章情绪1、人类具有的四种基本情绪是(C )。

A羞耻、愤怒、恐惧、同情 B悔恨、快乐、悲哀、厌恶C愤怒、恐惧、快乐、悲哀 D愤怒、喜欢、恐惧、羞耻2、“悲喜交加”,“百感交集”是人的情绪和情感的(A )的表现。

A复杂性和矛盾性 B稳定性 C可变性 D生理性3、“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B )影响A.激情B.心境C.应激D.以上一个也不是4、心境具有( A)性的特点A.弥散B.集中C.短暂D.长久5、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叫做( B )A激情B应激C心境D情趣第七章动机与行为1、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 A )A.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B.人本主义理论C.认知与期待理论D.本能理论2、在保健一-激励理论中,外在因素如工作条件,人事关系,工资待遇,福利安全等都属于(C )A.公平因素B.期望因素C.保健因素D.激励因素3、在双因素理论中,内在因素如工作上的成就感,良好的工作成绩而得到奖励,职务上的责任感,提升等,都属于( D)A.公平因素B.期望因素C.保健因素D.激励因素4、解决解决问题的最佳动机水平为( C )A最强B弱C中等强度D没有动机第八章能力差异1、一般能力的核心是( C )。

A想象力 B创造力 C抽象概括力 D抽象逻辑思维能力2、多元理论是由哪个心理学家提出的?( C )A斯腾伯格 B斯皮尔曼 C加德纳 D加涅第九章人格1、独立型人格表现为( D)。

A思维刻板 B缺少自觉自发动机 C不会出现偏离行为 D用疑问眼光审视事物2、反应慢,但精确性高,这描述的是哪种认知风格。

(B )A同时型 B沉思型 C系列型 D冲动型3、鲁迅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形容的是人格的哪种本质特征。

( B)A综合性 B复杂性 C独特性 D功能性4、人格的核心成分是(C )。

A主我 B客我 C自我 D非我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A型行为的组成成分。

( D)A竞争性 B时间紧迫性 C易激起敌意 D生活节奏缓慢6,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的体液说奠定了( C)学说的基础.A.人格B.情绪C.气质D.性格7、张三属多血质类型,李四属抑郁质气质类型,张三和李上谁的气质类型好些 (D )A.张三气质好B.一样好C.李四气质好D.无好坏之分8、对人的性格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最初环境因素是(A )A.家庭B.学校C.社会D.工作性质9、运用含糊,模棱两可的刺激材料和简单指导语,让被试者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自由表现其反应,由此来推知一类性格特征的方法叫着(B )A.问卷法B.投射法C.墨渍图D.个案法10、人际交往领域具有优势,喜欢社会定向的学科知识的人的认知方式属于(A)认知方式。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11、在认知领域具有优势善于抽象思维,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人属于(B)认知方式。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1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 D)作了最好的诠释。

A稳定性 B统合性 C波动性 D 独特性13、自我意识在个性的形成中的作用是( A )A调节控制B基础C主导D辅助14.哪项不是B型人格的特点( D)A性格温和 B举止稳当 C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 D富有竞争意识第十章社会认知1、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格塞尔 D班杜拉2、自我的两个方面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A)提出的.A.詹姆士B.威利C.库利D.沙利文3、下列哪项不是偏见的原因。

(D)A群体间的竞争 B早期经验 B 社会分类 D个人喜好第十一章社会行为1、当你第一次见到一个人时,觉得他很丑,但是见得次数多了以后,你反而没有这种感觉了。

这个现象描述的是( B)。

A晕轮效应 B多见效应 C近因效应 D光环效应2、下列哪一项不是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C )A强化 B社会交换 C依恋 D联结3,关于从众现象有个经典研究,是(A )的实验.A.阿希B.谢里夫C.巴甫洛夫D.伦琴4、“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等都是(B )表现A.社会助长作用B.从众行为倾向C.恐惧感D.态度改变第十二章心理健康1、对社会危害最大的人格障碍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