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爱莲说》教学设计(相当好的设计)(精)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爱莲说》教学设计(相当好的设计)(精)

《爱莲说》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多媒体课件:“莲花”),多美的花啊!清纯、脱俗,有关莲花的古诗文,大家能说几句吗?(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同学们平时看得书很多,朗读得也不错。

这些诗句都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莲花,赞美了莲花,令人陶醉,令人神往,今天咱们一起欣赏一个哲学家的名作《爱莲说》。

首先让我们明确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
★品读抑扬顿挫的语言★探寻层层推进的美点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下面请听名家朗读。

二、学习指导
1、(出示字幕:学习指导,时间8分钟)
①了解作者和体裁,理解题目的意思。

自读课文。

②结合书下注释,或利用工具书,疏通词句意思,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文。

教师巡视指导,重点解决:
世人盛爱牡丹——盛:普遍;盛行。

陶后鲜有闻——鲜有:少有
香远益清———益:更,更加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无意义,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出:生。

三、展示交流
1、解释标题,说说本文体裁
2、作者介绍。

3、让一生读课文,老师或学生注意给予点评。

6、大家读到这儿读出点味道来了。

但要更好地读,还有待于我们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再读。

7、课文写的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合作一下,一个同学读一句,一个给翻译出来。

注意要把重点的字词意思解释一下。

(开始互动读、译,老师给予适当的评价)
8、找一生把全文翻译一遍。

四、赏析课文
1、课文哪些句子是写莲花的呢?(生说)
2、你认为哪些句子最好,写出了莲花与众不同的美?(生:“予独爱…不可亵玩焉。

”)(大屏幕)
3、咱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4、从这句话中你能够看出、读出或者悟出多少个美来?
看出:画面美、形态美、神态美
读出:描写美、语音美、情感美
悟出:品格美、气质美、高洁美、正直美、风度美、清高美、质朴美
5、这么多的美,体现出作者对莲的什么?(喜爱、崇敬和赞美)
6、来,同学们,一起朗读,读出对莲的崇敬和赞美的感情来。

(生齐读)
7、这篇文章有一个文眼,知道是什么吗?(“爱”)
8、请大家在文章里找出所有的“爱”字。

(“可爱者”“独爱”“甚爱”“独爱”“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
9、这么多“爱”字,包括题目中的“爱”字,可见作者对莲花不是一般的喜爱,而是对莲花————(特别的崇敬)
10、同学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朗读:“予独爱……不可亵玩焉。

”。

(生齐读)
11、如果你自己就是周敦颐,请你结合这个句子来夸夸自己,请用第一人称。

生:我像莲花一样高洁,生活于世俗的社会但不被污染。

生:我的美名远播,像莲花的香气一样越远越沁人心脾。

生:我庄重高雅,绝不对权贵献媚求荣。

我才德出众但绝不妖媚。

生:我像莲花一样中通外直,表里如一,个性刚直。

生:我像莲花一样让人敬重不可侮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生:我不蔓不枝,心意专一,目标明确。

……
师:这就是周敦颐,对莲花痴迷到什么程度啦!再读:“予独爱……不可亵玩焉。

”。

12、(生齐背“予独爱”一句)
13、通过朗读和背诵,你发现没有,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表现出对莲花的喜爱和崇敬吗?(作者想歌颂莲花,歌颂像莲花那样的人。


14、课文中作者列出了哪几种花?莲花、菊花、牡丹
15、这三种花分别有哪些人喜欢?
莲花(周敦颐)、菊花(陶渊明)牡丹(追求功名利禄的世人)
16、陶渊明爱菊,因为菊是——隐逸之花,有淡泊名利,不慕容华的高尚品质。

(大屏幕)世人爱牡丹,因为牡丹是——富贵之花。

周敦颐独爱莲,因为莲是——君子之花。

17、作者把莲比作————君子
18、“君子”是什么样的人?(是品德高尚的人)
19、那么,君子有哪些高尚的品行呢?
★不跟坏人同流合污。

(师点评:很好,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


★很正直,很正派。

(师点评:对,为人正直,又很虚心,香气远播,说明名声很好)★很庄重,不许人去玩弄,不许人去侮辱它,不容人侵犯,有独立的性格。

(师点评:封建社会有这样的人真令人钦佩!)
20、大屏幕:象征意义
21、作者把菊比作隐逸者,把牡丹比作富贵者,想想写菊和牡丹为了什么?(大屏幕)生:(齐)陪衬。

20、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写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形象,作者把莲比作人,这种写法叫什么?(生:借莲喻己、借花喻人、托物言志)
21、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借花喻人,花美人更美,莲可贵,像莲一样的人更可贵。

22、莲这么高洁,爱牡丹的人为什么那么多呢?这说明什么呢?
生:爱牡丹的人多,说明希望得到富贵的人多。

生:爱牡丹的人多,说明社会上争名夺利的人多。

23、爱莲的人怎么样?(少)
24、作者对这三种人所持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请看大屏幕: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5、指导以上三句朗读。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用赞美的语气读。

③“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26、同学们,真会读书,不光把作者的态度读在脸上,还读在了心里。

27、如果让你在菊花、牡丹和莲花这三者中选择一样,你会选择什么?
28、谈谈我的看法,我喜欢牡丹。

"你们一定听过蒋大为演唱的《牡丹之歌》吧,歌中说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众香国里最壮观',你们说牡丹好不好?
传说当年武则天心血来潮,勒令御花园中所有的花限日限时开放,群花俯首,惟独牡丹敢于违抗女皇的淫威,可见牡丹有骨气,有胆量,不畏权贵,因此它值得我敬佩。

"古语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各人的出发点不同,对牡丹的看法也不同。

29、课文学到这儿,你该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了吧?(不慕名利、洁身自好、坚守节操)
30、作为一名正人君子,你想对莲说点什么呢?(生说)
30、背诵全文。

五、拓展延伸
1、让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像莲花一样的人,你今后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2、这节课,我们重新诠释了《爱莲说》用自己的精神撑起了一片自己的晴空。

板书:莲的形象及品格
莲的形象品格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高洁
濯请涟而不妖质朴、庄重
体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
香气香远益清芳名远扬
风度亭亭净植端庄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