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教学大纲(预防、公管专业)前言本大纲为医学系本科生《外科学》教学指导性的纲要。

教学的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级要求。

掌握内容是理论课必讲授重点,同时也是考试的重点;熟悉内容是教师重点选择部分章节讲授范围,在学生考试范围内;了解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教师可选择性简要讲授,在考试题中占极少比例。

除《外科学》外教师可概要地讲授有关章节最新进展,但不在考试之列。

第一章绪论一、目的和要求㈠了解外科学的范畴及我国在外科方面的成就。

㈡树立学习外科的正确观点。

二、教学内容外科学的范畴,它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国内外发展方向。

重点讲如何学习外科。

第二章无菌术一、目的和要求㈠树立无菌观点。

㈡掌握手术区皮肤的消毒和铺巾。

㈢掌握手术时的无菌操作规律。

㈣熟悉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

㈤掌握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㈠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示范)。

㈡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以及手术区的准备(示范和实际操作)。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一、目的和要求㈠掌握体液酸碱平衡失调的综合防治方法。

㈡熟悉各型缺水、低血钾症和高血钾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㈢熟悉代谢性酸中毒和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二、教学内容㈠高渗性、低渗性和等渗性缺水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低血钾和高血钾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㈡各型酸碱平衡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㈢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的概念,缺水和缺钠的关系第四章外科感染一、目的和要求㈠熟悉外科感染的发生、发展和防治原则。

㈡掌握疖、痈、蜂窝织炎、急性淋巴管炎、急性淋巴结炎、丹毒、脓肿、甲沟炎和化脓性指头炎的临床表现的诊治方法。

㈢熟悉败血症和脓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㈣熟悉抗菌药物在外科感染中的应用。

㈤了解破伤风的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

二、教学内容外科感染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及其防治原则、败血症和脓血症、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第五章创伤一、目的和要求㈠掌握各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

㈡熟悉损伤的病因、分类和病理生理。

㈢熟悉损伤的诊断,急救和处理原则。

二、教学内容各类致伤因子的作用原理和损伤分类。

损伤后人体的局部反应及神经内分泌系统、重要器官、代谢等的变化,损伤的临床表现和常见并发症、检查诊断方法和急救治疗原则。

伤口愈合过程分类和处理方法。

第六章烧伤和冷伤一、目的和要求㈠掌握烧伤面积计算和深度估计的方法。

㈡熟悉烧伤的病理病程演变。

㈢熟悉烧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学会伤面初期处理和补液法。

㈣了解电击伤的特点和急救处理。

㈤了解化学烧伤的特点和急救处理。

㈥了解冷伤的病理、临床表现和诊断、急救处理和预防。

二、教学内容㈠烧伤的病因和病理。

烧伤深度和面积的估计和计算,对机体的影响,大面积烧伤的临床过程。

伤面处理和井发症的防治。

㈡强酸、强碱、磷烧伤的特点,急救处理力法。

㈢冷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急救处理和预防方法。

第七章颈部疾病一、目的和要求㈠了解颈部不同部位肿块的性质。

㈡熟悉如何检查颈部肿块并做出诊断。

㈢熟悉颈淋巴结核的处理原则。

㈣熟悉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㈤熟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原则。

二、教学内容㈠甲状腺的局部解剖。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甲状腺功能九进的临床表现,特殊检查以及术前准备和术后并发症。

㈡甲状腺癌的病理和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第八章乳房疾病一、目的和要求㈠掌握乳房肿块的鉴别诊断要点。

㈡熟悉乳房的正确检查方法。

㈢熟悉急性乳房炎的诊断、预防和治疗要求。

㈣了解乳房的淋巴引流途径。

㈤了解乳癌的外科治疗原则。

二、教学内容㈠急性乳房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乳房囊性增生病的诊断和处理。

㈡乳癌的临床表现、转移途径、检查方法、早期诊断要点和外科治疗原则。

第九章胸部损伤一、目的和要求㈠掌握胸部损伤的病理生理和急救处理原则。

㈡掌握单纯肋骨骨折的处理和胸膜腔水封瓶的装置和使用。

㈢熟悉肋骨骨折、气胸、血胸的临床表现、诊断、急救和治疗。

二、教学内容胸部损伤概念,肋骨骨折、气胸血胸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第十章胸壁疾病一、目的和要求了解肋软骨炎,胸壁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第十一章脓胸一、目的和要求熟悉脓胸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内容慢性脓胸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预防的治疗原则。

第十二章肺部疾病第一节肺结核的外科治疗一、目的和要求了解肺结核的外科治疗的适应症及手术基本原则。

第二节肺肿瘤一、目的和要求㈠熟悉肺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原则。

㈡了解早期诊断方法及其重要意义。

二、教学内容肺癌的病因,病理分类,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要点。

第十三章食管疾患一、目的和要求熟悉食管癌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内容食管癌的病理,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重要意义。

第十四章心脏疾病一、目的和要求㈠了解体外循环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

㈡熟悉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㈢熟悉常见后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二、教学内容㈠心脏病外科治疗发展的概况:心外手术应用低温和体外循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

㈡常见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的手术适应征和治疗原则。

第十五章腹外疝一、目的和要求㈠掌握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鉴别要点。

㈡熟悉腹股沟区的解剖,包括腹股沟管,直疝三角和股管等部位。

㈢熟悉腹股沟疝手术修补的基本原则。

㈣了解腹外疝的概念、病因、病理和类型。

㈤了解股疝的概念,鉴别诊断及手术修补原则。

㈥了解嵌顿性和绞窄性疝的手术处理原则。

二、教学内容腹外疝的病因,病理解剖和病理类型。

腹股沟区的局部解剖。

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腹股沟疝手术修补的基本原则,几种修补法的适应症。

股疝的鉴别诊断及手术修补原则。

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的手术处理原则。

第十六章腹部闭合性损伤一、目的和要求㈠掌握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急救和治疗原则。

㈡熟悉外伤性肝、脾和肠破裂的诊断。

㈢了解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步骤和诊断方法。

二、教学内容㈠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病因。

单纯腹壁损伤与脏器损伤和空腔脏器及实质性器官损伤的临床表现及特征,早期诊断方法,腹腔诊断性穿刺和诊断性冲洗。

㈡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急救和治疗原则,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肝、脾、胰破裂和空腔脏器损伤的处理方法。

腹膜后血肿、胰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表现特点。

第十七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一、目的和要求㈠掌握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诊断方法。

㈡熟悉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㈢熟悉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病程演变和治疗原则。

㈣了解腹腔脓肿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二、教学内容腹膜的解剖和生理。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非手术疗法手术的原则和处理方法)。

腹腔脓肿的治疗。

第十八章胃、十二指肠疾病一、目的和要求㈠掌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手术适应征;了解手术方法及其选择和手术并发症。

㈡熟悉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表现特点。

㈢熟悉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大出血、瘫痕幽门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㈣熟悉胃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㈤了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理。

二、教学内容㈠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手术适应症(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大出血、瘫痕性幽门梗阻、胃溃疡恶变)手术原则,术后主要并发症的防治。

㈡胃癌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十九章肠疾病一、目的和要求㈠掌握肠梗阻的病因、分类、病理和病理生理及其临床表现,熟悉其诊断和治疗原则。

㈡熟悉结肠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㈢了解肠道炎性疾病的外科治疗。

㈣了解小肠肿瘤、肠息肉和息肉病的诊断和治疗。

二、教学内容㈠肠梗阻的病因、分类、病理和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㈡结肠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㈢小肠肿瘤、肠息肉和息肉病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第二十章阑尾炎一、目的和要求㈠掌握急性阑尾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㈡熟悉急性阑尾炎的病理和临床分类。

㈢了解特殊类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

㈣了解慢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

二、教学内容急性阑尾炎的病理、临床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一般讲解小儿急性阑尾炎、老年性急性阑尾炎、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

慢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第二十一章直肠肛管疾病一、目的和要求㈠掌握肛裂、肛瘘、痔、直肠脱垂、直肠息肉以及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诊断和治疗。

㈡熟悉直肠癌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和手术原则。

㈢了解直肠、肛管的解剖、熟悉其检查方法。

二、教学内容㈠直肠肛管的检查方法、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肛瘘的形成、分类和治疗方法。

㈡痔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直肠脱垂和直肠息肉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㈢直肠癌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手术原则。

第二十二章肝脏疾病一、目的和要求㈠了解肝脓肿的病因、熟悉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㈡熟悉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二、教学内容㈠肝脓肿的病因;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阿米巴肝脓肿的手术指征。

㈡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介绍肝移植的概况,肝脏中晚期癌肿的介入性治疗(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经皮无水酒精注射疗法、术中无水酒精注射、冷冻治疗及加热疗法等)。

第二十三章门静脉高压症一、目的和要求㈠熟悉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病理和临床表现。

㈡掌握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内容门静脉的解剖概要,门静脉高压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急症食管胃底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治疗,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方法)。

第二十四章胆道疾病一、目的和要求㈠掌握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管结石、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㈡熟悉胆石症和胆囊炎、胆管炎的病因、病理。

㈢了解胆道蛔虫病的诊断和处理。

㈣了解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内容㈠胆固醇结石形成的机制:胆汁胆固醇过饱和,胆汁中成核因子的活性异常导致成核缺陷及胆囊运动过缓。

㈡胆石病菌和胆道系统感染的病因、病理。

㈢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㈣胆道蛔虫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第二十五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一、目的和要求㈠熟悉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见原因。

㈡熟悉二个不同部位大出血的不同特点。

㈢了解手术探查的指征的步骤。

二、教学内容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

㈡不同部位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

第二十六章胰腺疾病一、目的和要求㈠掌握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㈡熟悉急性胰腺炎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㈢了解慢性胰腺炎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㈣了解胰腺囊肿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㈤了解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