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学:外科学教学大纲(五版).doc

外科学:外科学教学大纲(五版).doc

外科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医学英语班)专业使用>山东大学医学院二○○二年五月前言外科学是临床医学中一门重要的二级学科,是阐述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知识的科学。

由于近年来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外科的内容也不断的更新和增加,因此教学大纲的不断修订实属必要。

本大纲同时参照卫生部颁发的《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2002年版》所涵盖的内容重新修订。

作为《外科学》授课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纲领,教师在讲授时必须保证完成大纲中的基本要求,不得任意删改,这也是为适应学生将来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需求。

教师应依此大纲为依据,认真写好备课教案。

对学生的考试,也应以大纲为依据出题。

根据国家教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主要课程基本要求》“通过外科学教学,使学生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为医学生毕业以后从事临床外科各专业工作奠定了基础,也为学习其他临床学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本教学大纲按照上述要求,依据卫生部规划教材《外科学》第五版内容按照章节顺序修订而成。

外科学内容包括:外科基础,讲授外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科常见疾病,介绍其原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手术适应证和常用手术原理,手术学培养学生严格的无菌技术和进行基本手术操作的训练。

随着近几年外科的新进展,本大纲增添了一些新内容,如外科感染的新概念、外科营养的新进展、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肿瘤的多基因学说等。

对于内容重复和可以自学的予以压缩,如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只要求讲解临床应用。

对某些重要内容,增加了学时,我国小儿外科发展迅速,本大纲内有关先天性畸形如颅脑和脊髓畸形、胃肠道泌尿系统和运动系统畸形集中讲授增加了学时。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外科的教学必须及时吸取国内外医学新理论和技术成果。

教师在完成本大纲基本要求前提下,可适量增加外科学的新成就、新的发展方向。

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水平是十分必要的,以便拓展现代医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的钻研兴趣。

外科学讲授要理论联系实际,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恰当的选择典型病例,结合教师的临床经验,配合理论讲解,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更多地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进行课堂讲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教育中的主要目的。

在教学方法上,提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形象化教学,本大纲新增加了《示教》内容,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将典型的病理标本和有诊断意义的X片、CT及MRI片等影像进行示教,重要的解剖关系和标准的手术要用挂图、投影片、幻灯片、录相进行展示,使学生易于理解、加强记忆。

本大纲为五年制医学专业(包括医学英语班)的外科教学而制定。

口腔医学可参考应用。

本大纲总学时按218学时计算,其中手术学54学时。

见习48小时,授课116学时。

外科学教学时数安排内容授课学时外科总论22 胸部外科8心脏外科 6基本外科28 神经外科8儿外科 6泌尿外科12 矫形外科26 合计116外科学教学时间分配章节内容授课学时1 绪论 13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34 输血 15 外科休克 36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211 外科营养 212 外科感染 413 创伤 214 烧伤 2 16 肿瘤 218 颅内压增高 219 颅脑损伤 2 21颅内和椎管内肿瘤 2 22 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 224 颈部疾病 325 乳房疾病 326 胸部损伤 228 脓胸 129 肺癌 230 食道癌 231 原发性纵隔肿瘤 132 心脏疾病 434 腹外疝 235 腹部损伤 236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237 胃十二指肠疾病 438 肠疾病 439 阑尾炎 140 直肠肛管疾病 241 肝脏疾病 242 门静脉高压症 243 胆道疾病 245 急腹症 146 胰腺疾病 2 49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251 泌尿、男生殖系先天性畸形 252 泌尿系统损伤 253 泌尿、男生殖系感染 254 泌尿、男生殖系结核 255 泌尿系梗阻 256 尿石症 257 泌尿、男生殖系肿瘤 261 骨折概论 362 上肢骨、关节损伤 263 手外伤 164 下肢骨、关节损伤 365 脊柱和骨盆骨折 367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268 腰腿痛和颈肩痛 269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270 骨与关节结核 271 非化脓性关节炎 272 运动系统畸形 273 骨肿瘤 2 总计第一章绪论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外科学的范围、发展史、现状以及发展方向。

2.传授学习外科学的观点和方法。

二、讲授内容外科学的范围、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外科学的发展史,当代中国的外科成就,移植和微创手术技术。

外科现状、发展方向,怎样学好外科学。

第三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体液和酸碱平衡的调节及其重要意义。

2.掌握等渗性缺水、低钾血症的外科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3.掌握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4.熟悉外科病人生理需要量和体液失调的综合防治。

二、讲授内容外科疾病中体液的容量、浓度和成份失调的表现:等渗性缺水、低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体液平衡失调的综合防治原则、步骤和具体方法。

体液平衡失调纠正的顺序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自学:体液和酸碱平衡的调节和维持机制。

低钠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第四章输血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输血适应证和并发症的防治。

2.熟悉成分输血的优点及其主要制品的临床应用。

二、讲授内容各种输血(全血输血、成分输血、自体输血)的适应症和途径。

输血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其防治。

全血输血的缺点和提倡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主要制品的临床应用。

自体输血种类及其应用方法。

第五章外科休克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外科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2.了解外科休克的病理生理。

3.掌握外科休克的诊断和监测。

4.掌握外科休克的治疗原则。

5.掌握低血容量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方法。

二、讲授内容外科休克的定义、病因和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和各项监测指标的意义。

休克急救和治疗要点,应用血管收缩剂和扩张剂及其他治疗方法。

低血容量休克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方法。

重点要求:外科休克的微循环的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诊断和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改善心肺功能、消除病因。

自学:休克的病理生理和微循环改变及其分期与临床的关系。

第六章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一、目的和要求1. 掌握多系统器官衰竭的概念、发病基础与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以及预防。

2. 掌握应激性溃疡的发病基础与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 熟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急性肝衰竭的发病基础、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原则。

二、讲授内容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概念、发病基础、临床表现、诊断指标、预防措施。

应激性溃疡的发病基础与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自学: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急性肝衰竭的发病基础、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原则。

重点要求: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诊断和预防。

第十一章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一、目的和要求1.熟悉人体基本的能量储备与需要。

2.熟悉创伤与感染的代谢变化与营养需求。

3. 掌握肠外营养的适应证、方法与并发症。

4. 掌握肠内营养的适应证、方法与并发症二、讲授内容对外科病人营养状况的判定方法和评估。

外科病人营养途径的选择,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适应证、计算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和配比、应用方法、营养液的配置和并发症的防治,禁食状态下及创伤与感染状态下的营养要求。

重点要求:外科病人手术前后营养补充的选择与计算。

肠内和肠外营养的适应证、途径、营养液配制及并发症的防治。

自学:外科禁食期及应激期机体代谢的改变。

三、示教:营养途径选择的示意图,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应用方法的图例或幻灯片,出示三升营养袋和各种导管。

第十二章外科感染一、目的和要求1. 熟悉感染发生的原因与预防2. 掌握外科感染的诊断和防治原则。

3. 熟悉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和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4.熟悉全身性感染的种类、诊断和治疗原则。

5. 熟悉破伤风和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

6.掌握抗菌药物在外科感染中的合理应用。

二、讲授内容外科感染的概念与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

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脓肿及切开排脓术。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全身性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抗菌药物的选择和合理应用。

破伤风和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诊断、防治。

重点要求:外科感染的防治原则。

常见的外科感染疾病的诊断和处理。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自学:外科感染的分类、病因、病理生理和病程演变。

特异性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

第十三章创伤目的要求1.掌握创伤的分类、诊断、急救及治疗原则。

2.了解火器伤的特点和处理原则。

二、讲授内容创伤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创伤的急救和处理。

自学创伤病因、分类、病理生理、修复和修复的不利因素。

火器伤的致伤特点、病理和处理原则。

三、示教:伤口处理和换药的教学录相。

第十四章烧伤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热烧伤病理生理变化。

2.掌握热烧伤面积计算和深度判断的方法。

3.掌握烧伤的现场急救和治疗原则。

4.熟悉烧伤的初期处理和补液方法。

6.了解电烧伤的特点和急救。

二、讲授内容热烧伤的现场急救、面积计算、深度估计、诊断、创面处理和全身治疗中补液的方案和全身性感染的防治。

电烧伤的特点和处理。

重点要求:热烧伤面积计算和深度估计,现场急救,热烧伤的创面处理和全身治疗。

自学:热烧伤的定义、病理生理、冻伤的特点和处理。

三、示教:热烧伤面积计算、深度估计、创面处理和植皮的示意图、幻灯片或教学录相。

第十六章肿瘤一、目的和要求1. 了解肿瘤的概念和分类2. 熟悉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

3. 掌握恶性肿瘤的诊断方法。

4. 掌握恶性肿瘤的分期、转移方式和治疗原则。

二、讲授内容肿瘤的概念、分类、临床表现和良、恶性肿瘤临床鉴别要点,肿瘤的诊断方法、步骤,肿瘤的分期、预防和治疗方法。

重点要求: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良、恶性肿瘤在临床的鉴别要点,肿瘤的诊断方法、步骤和治疗。

自学:肿瘤的分类、病因和病理。

常见体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三、示教:各种肿瘤的影像学检查的图象资料。

第十八章颅内压增高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颅内压增高的概念。

2.熟悉颅内压增高的病因、病理、病理生理。

3. 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特别是颅内压增高”三主症”)。

4. 掌握腰穿的适应证和禁忌证5. 了解急性脑疝(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的临床表现。

6. 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特殊检查方法、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