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外科学的发展史和范畴、现况和我国外科方面的成就。

2.树立学习外科学的正确观点和方法。

【教学内容】外科学的范围,它和其它学科的关系。

重点强调外科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理论和基础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临床实践及操作技能,21世纪外科学发展的方向及对外科医师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外科领域的分子生物学【教学内容】1 .讲述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疾病的分子诊断、临床新型生物治疗手段和外科领域分子生物学的临床应用。

2 .复习生物化学基础课内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3 .简介新型分子诊断技术的种类和肿瘤标记物检测方法和分类。

4 .重点讲解基因治疗的内容和方法、介绍生物学应答调节剂疗法。

5 .讲解外科领域分子生物学临床应用的思路:外科疾病的。

第四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目的要求】1.熟悉各型缺水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2.掌握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3.熟悉低钙血症和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4.熟悉代谢性酸中毒和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5.熟悉体液酸碱平衡失调的综合防治方法。

【教学内容】高渗性、低渗性缺水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原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低钙血症和高钙血症的原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的综合防治原则、步骤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自学内容】体液在机体的分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的概念。

缺水和缺钠的关系。

血液中镁、磷含量异常对机体的影响。

血气分析在诊断酸碱平衡失调中的价值。

第六章休克【目的要求】1.熟悉外科休克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变化。

2.熟悉休克的临床表现。

3.掌握外科休克病人的诊断和治疗。

【教学内容】1.外科休克发生的原因和基本病理生理变化;2.休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3.观察休克病的一些指标;4.失血性休克、损伤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病理变化特点。

【自学内容】休克的分类第七章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目的要求】1.熟悉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概念。

2.掌握MODS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预防。

3.掌握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4.掌握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基础、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5.了解应激性溃疡的发病基础、临床表现及治疗。

6.了解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发病基础、临床表现及治疗。

【教学内容】MODS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预防。

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ARDS的发病基础、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应激性溃疡的发病基础、临床表现及治疗。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发病基础、临床表现及治疗。

【自学内容】血液净化的原理。

急性肾功能衰竭【目的要求】1.熟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2.了解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理生理.熟悉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3.熟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防治方法.【教学内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发病原理和临床表现. 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治疗、预防.【自学内容】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疗法的原理.第八章麻醉【目的要求】1.了解麻醉的概念、任务与方法。

2.了解麻醉前准备工作,根据病情和手术要求作出最佳的麻醉选择,并初步掌握麻醉处理原则。

3.了解常用全麻药的临床药理。

4.了解全身麻醉的常用方法,气管内麻醉术和肌松药的应用。

5.掌握常见小手术局部麻醉技术。

熟悉常用神经阻滞的实施原则。

掌握局麻药常用剂量及一次性极量。

熟悉局麻药毒性反应的症状、预防和正确处理。

6.熟悉椎管内麻醉的实施原则,了解其操作步骤,管理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

7.熟悉麻醉意外和麻醉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要领。

【教学内容】麻醉的概念,麻醉学的发展与现状,麻醉的临床任务及常用麻醉方法。

麻醉前准备,包括病人体格和精神方面的准备,麻醉技术和器材准备。

麻醉前用药的目的、药物选择和常用药物。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的概念及其方法。

乙醚吸入麻醉的典型体征,全麻深度的判断标准。

全身麻醉期间维持内环境状态,应用监测手段,测定各种生理指标并预防生理扰乱的发生。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

全麻的意外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要领。

局部麻醉: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地卡因的临床药理。

不良反应(包括毒性反应与过敏发应)的识别、预防和处理。

各种常用局部麻醉方法、适应症与并发症。

椎管内麻醉:蛛网膜下腔和硬脊膜外腔麻醉的生理影响和临床应用。

麻醉意外和麻醉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麻醉期间及麻醉恢复期的监测和管理。

【自学内容】1.麻醉机的基本结构和应用2.椎管内麻醉的麻醉解剖和麻醉生理。

3.椎管内麻醉的操作方法。

4.实施控制性降压的基本原则、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5.全身低温的概念、适应症和常用方法。

第九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目的要求】1.了解重症监测治疗室(ICU)的作用、组成及收治对象。

2.了解治疗评分系统。

3.掌握呼吸监测和呼吸治疗的常用方法。

4.掌握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意义。

5.熟悉心跳呼吸停止的诊断。

6.掌握心肺脑复苏的基本过程。

7.了解人工呼吸的原理,掌握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8.了解心脏按压的原理,掌握胸内、外按压方法。

9.熟悉电除颤的原理及方法。

10.掌握心肺脑复苏的用药及其意义。

【教学内容】重症监测治疗室(ICU)的作用、组成及收治对象。

呼吸监测的常用方法机械通气的适应症、方法及呼吸器撤离的标准。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意义。

心跳呼吸停止的及时诊断。

人工呼吸的原理,掌握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心脏按压的原理,掌握胸内、外按压方法。

后期复苏中呼吸道的管理、呼吸器的使用。

药物的应用及体液治疗。

电除颤的方法。

复苏后治疗中呼吸、循环及肾功能的维持。

脑复苏的实施。

【自学内容】治疗评分系统(TISS)。

第十章疼痛治疗【目的要求】1.了解疼痛的概念、分类、评定和病理生理变化。

2.了解慢性疼痛治疗的适应症及常用方法。

3.熟悉术后镇痛的常用药物和方法。

【教学内容】疼痛的概念,疼痛分类的方法,疼痛测定的方法,疼痛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

慢性疼痛诊治的范围,常用方法及癌症疼痛治疗。

术后镇痛常用药物和方法,病人自控镇痛的实施。

第十一章围手术期处理【目的要求】1.熟悉手术前的一般准备和特殊准备,熟悉手术后的常规处理。

2.熟悉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教学内容】1.手术前的一般准备和耐受力不良病人的特殊准备,手术后的一般护理、体位、饮食,切口、引流物的观察和处理,各种不适的处理。

2.手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第十二章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目的要求】1.了解人体的基本营养代谢。

2.了解饥饿、创伤后的代谢变化。

3.了解外科病人的营养需要和补充营养的方法。

【教学内容】人体基本的能量储备与需要、创伤、感染后的代谢变化与营养需求,补充营养的途径、方法、适应症、并发症。

第十三章外科感染【目的要求】1.熟悉外科感染的概念、特点、发生、发展、转归。

2.熟悉诊断疖、痈、蜂窝组织炎、丹毒、急性淋巴结炎。

熟悉手部化脓性感染的特点、处原则。

3.熟悉脓毒血症、菌血症、SIRS. MODS的概念,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全身性感染的特点、诊断。

4.掌握破伤风的临床特点、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

5.了解抗菌药物在外科感染中的应用原则。

【教学内容】外科感染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外科常见致病菌感染特点,脓毒血症、菌血症、菌血症、软组织感染、手部感染,破伤风的临床表现。

【自学内容】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防治【见习内容】外科感染的创面处理、换药、切开引流第十四章创伤【目的要求】1.熟悉创伤的病因、分类和病理生理2.熟悉创伤的临床过程、检查诊断方法3.熟悉创伤的急救和治疗原则4.熟悉浅部软组织创伤处理方法【教学内容】创伤后人体的创伤性炎症反应及神经内分泌系统、重要器官、代谢、免疫功能等变化。

创伤的临床表现和常见并发症,检查诊断方法和急救治疗原则。

伤口愈合过程、分类及组织修复的影响因素。

浅部伤口的清创术和换药方法。

【自学内容】各类致伤因子的作用原理和创伤分类。

【见习内容】病历示范:清创术和换药、包扎、固定等。

第十五章烧伤【目的要求】1.熟悉烧伤的病理、病程演变2.熟悉烧伤面积和深度的判断、各种烧伤的诊断。

3.熟悉烧伤创面的处理、休克期的治疗。

4.熟悉烧伤感染的处理、功能康复。

5.熟悉电击伤、化学烧伤的特点和处理。

【教学内容】烧伤病程演变、烧伤深度和面积对机体的影响。

大面积烧伤的临床过程。

估计烧伤程度的方法,创面处理和并发症的防治。

现伤急救原则。

电烧伤及化学烧伤的临床表现、特点、处理原则。

【自学内容】冻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防治原则。

切痂植皮。

【见习内容】烧伤创面清创、换药、去痂植皮。

第十七章肿瘤【目的要求】1.了解肿瘤的病因和分类。

2.熟悉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病理和临床特点。

3.了解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4.熟悉癌症预防的意义。

5.了解肿瘤治疗的各种方法及其选择。

6.掌握常见体表良性肿瘤的诊断和防治。

【教学内容】1.肿瘤的概念和分类,肿瘤的病因、病理特点、分期和预防,良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常见体表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

第十八章移植【目的要求】1.了解移植概况.2.了解排异反应和组织配型.3.了解移植的基本步骤.【教学内容】移植的分类.介绍肾脏移植的基本步骤.排异反应的诊断及处理原则.【自学内容】肝脏及胰腺移植第十九章颅内压增高【目的要求】1.了解颅内压增高的机理和病因2.熟悉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脑疝形成机制3.掌握颅内压增高、特别是脑疝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教学内容】颅内压增高机理、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特别是小脑幕切迹疝)诊断和治疗原则。

第二十章颅脑损伤【目的要求】1、熟悉颅骨骨折、特别是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掌握原发性脑损伤的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处理原则。

3、熟悉颅内血肿、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4、了解头皮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原则 [自学内容]【教学内容】颅骨骨折的类型、诊断和治疗,原发性脑损伤的机制、临床表现,继发性脑损伤的类型和表现、颅内血肿(特别是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脑损伤的处理原则。

第二十一章颅脑和脊髓先天性畸形【目的要求】了解几种常见脑和脊髓先天性畸形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第二十二章颅内和椎管内肿瘤【目的要求】1.了解颅内、椎管内肿瘤的分类、诊断和监别诊断、治疗原则[自学内容]2.熟悉颅内肿瘤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及各类不同性质颅内肿瘤的特点。

3.熟悉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教学内容】颅内和椎管内肿瘤和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原则、常见颅内肿瘤的好发部位和临床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