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电力市场化原因1.电力工业规模经济性饱和。
2.高度垄断的负面影响:3.电力市场化有利因素:(1)技术因素:(2)减少用户投诉;(3)电价逐年下降。
横向解捆:将传统集总式的电力工业分解为可以按市场要素和规则平等竞争并可获利的独立法人实体。
纵向解捆:发电、输电、配电和销售分离为竞争性的独立实体,形成电力市场中的另一类的竞争主体。
1.2.1 实行电力市场的目的:(1)打破垄断。
(2)降低电价,使用户和全社会受益。
(3)拓宽融资渠道、引导投资方向。
(4)环境保护。
在电力市场的不同发展阶段,改革的着眼点和目标是不同的。
(1)对于发展中的电力市场,改革的焦点是电力设施的扩建,首要目标是吸引电力投资,建设充足的发电容量,基础设施扩建和升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对于成熟的电力市场,改革的焦点是减低电价、提高效率和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2.2 实行电力市场的原则公平:公正:。
公开:1.3.1 电力市场的定义、1.市场定义及其特征市场:是商品交易关系的总和。
即市场是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是商品交易的全过程。
健康市场的共同特征是:(1)价格随需求变化;(2)价格变化影响需求量;(3)自由买卖的市场机制;(4)买方或卖方无垄断行为。
2.电力市场的定义电力市场是采用法律、经济等手段,本着公平竞争、自愿互利的原则,对电力系统中发电、输电、供电、用电等各环节的成员,组织协调运行的管理机制和执行系统的总和。
管理机制是指经济手段。
执行系统包括贸易场所、计量系统、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等。
电力市场是电力的买主和卖主的相互作用,以决定其电价和电量的过程。
电力市场是电网商业化运营的规范化的环境和场所。
电力市场就是电力供方和需方分别以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按照约定的规则并以输电网为媒介联系起来,通过自主竞争和经济合同的形式,进行电能交易的一种组织体系和电能配置方式1.3.2电力市场的组成电力市场主要由独立系统运营机构、发电公司、输电公司、配电公司和用户等组成。
1.3.3电力市场的基本要素市场主体:商品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市场管理者。
各级电力市场中进行电力交易(购电和售电)的发电公司、输电公司(电网公司)、配电公司等电力企业和广大电力消费者。
市场客体:电力商品——电能,它分为电力容量(KW)和电量(KWH)两类市场。
电力市场的载体:电力交易活动的物质基础,包括各种电力设备和场所设施等。
市场价格:电价是电力市场的杠杆,是供求关系变化最敏感最直接的信号。
它是电力生产者与电力用户相互利益的调节体,是供求双方十分关心的焦点。
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电力市场,就必须确立合理的电力商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价格结构和价格管理体制。
市场规则:分为体制性规则和运行规则。
为保证电力市场的有序运营,必须制定严密的电力市场运行规则。
其核心是引入竞争机制,保证电力市场开展公平、有序的竞争。
市场监督:各级电力市场必须设有专门的监管机构,主要职能是监管电力市场的交易行为和竞争行为,处理不公平的竞争和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并对电力市场运行中发生的纠纷、争议和投诉进行调节和仲裁。
1.3.4电力市场的运营模式(1)垄断型运营模式:该模式是电力企业在发、输、配、售电全过程上都实行垄断经营与管理。
(2)买电型运营模式(发电竞争模式):该模式只允许一个买电机构,负责从不同的发电厂买电,鼓励在发电领域引入竞争机制,不允许发电厂将电能直接卖给最终用户,买电机构对输电网和对最终用户的电力供应实行垄断。
(3)批发竞争型运营模式(输电网开放模式):该模式允许配电公司直接从发电厂买电,并通过输电网输送。
(4)零售竞争型运营模式:是电力市场的最高阶段。
这一模式下,零售商向用户发出告示,用户根据电价及服务质量选择零售商,与零售商签订供电合同。
中国电力市场运营模式:长期以来我国是垄断模式的电力市场。
现在我国试点单位采取的是“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模式,实际上就是发电竞争模式。
在此之后,经过对电力工业的深化改革,市场的发育和完善,我国将逐步采用输电网开放模式和零售竞争模式。
电网、电源及辅业资产相应被两家电网公司、五家发电集团公司和四家辅业集团公司所取代。
他们是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电网环节分别设立了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此外,还成立了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和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等4家辅业集团公司。
电力市场的交易类型主要有:期货交易、现货交易、实时交易、辅助服务交易等。
期货交易:为了减少严重缺电和电价急剧升高的风险,电力市场管理部门与各电力公司签订的一定数量的长期电力交易合同;现货交易:指按照各参与者的申报电价,提前一段时间(如一天)做出交易计划。
实时交易:期货交易和现货交易的补充,它主要是解决由于电力市场负荷及报价等不确定因素所造成的期货、现货交易的误差问题。
辅助服务交易:辅助服务:从输电方角度是指为完成输电的主要功能即将电能从发电厂输送到用户,并保证安全和质量所需要采取的所有辅助措施。
~~~~~中国现行电力市场的特点:1.发电侧电力市场:目前我国电力市场的改革的方针是“厂网分开、竞价上网“。
即将电网经营企业拥有的发电厂与电网分开,建立规范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发电实体,市场目前只对发电侧开放。
2.市场购买者模式:我国现行发电侧电力市场的模式是“1+N”模式,“1”是指电力市场的单一购买者,即电网经营企业;“N”是指参与市场竞争的各个独立发电企业。
用户不能与发电厂签订购电合同,只能由电网经营企业采用趸售或零售的方式供电。
3.部分电量竞价上网:在电力市场建立的初期,我国采用了部分电量竞价上网的方式,一般安排当年市场用电需求的10%-20%作为竞争电量,其余的作为基本电量(合同电量)。
4.双轨制竞争体系:对于市场竞争,采用了“差价合约(CFD)”的结算方式,即基本电量部分按国家批准的合同电价结算,竞争电量部分按竞价电价结算,未完成的原合同电量部分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这一体系基本上解决了原有的合同问题。
对于竞价电价,我国各试点单位大多数采用了满足负荷预测的最后一台机组出力对应的报价作为结算的竞价电价。
5.交易的方式:电力市场的交易,一般分为期货交易、现货交易、实时交易、辅助服务交易和输电权交易五种形式。
目前,我国电力市场试点单位主要采用了前三种交易方式,辅助服务交易和输电权交易尚未开展。
负荷预测指在充分考虑一些重要的系统运行特性、增容决策、自然因素与社会影响的条件下,研究或利用一套系统来处理过去与未来负荷的数学方法,在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前提下,确定未来某特定时刻的负荷数值。
1.负荷预测按行业分类。
负荷预测分为城市民用负荷、商业负荷、农村负荷、工业负荷以及其它负荷的负荷预测。
不同类型的负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
2.负荷预测按时间分类。
电力负荷预测中经常按照时间期限进行分类,可分为长期、中期、短期和超短期负荷预测。
3.2.2负荷预测的特点3.时间性2.条件性1.不准确性。
4.多方案性5.负荷预测的地区效应。
3.3 负荷预测的基本原理1.可知性原理。
2.可能性原理。
3.连续性原理。
4.相似性原理。
5.反馈性原理。
6.系统性原理。
3.4.1 负荷预测的基本步骤1.明确负荷预测的目的,制定计划2.调查、选择资料。
3. 整理、分析资料。
4.选取预测模型、5.综合分析,确定负荷预测结果6.结果审核,交付使用。
3.5 影响负荷预测的因素经济、时间、气候、随即干扰。
3.7负荷预测的常用方法1.趋势外推法。
2.时间序列法。
3. 回归分析法。
4.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5.模糊控制方法。
6.灰色理论预测法。
7.专家系统方法。
趋势外推法模型简单,并考虑了气温对负荷的影响,对于负荷曲线变化不大的日期(如工作日)的预测精度一般能够达到实际要求,但是对于负荷变化较大的日期(如节假日),其预测精度比较差。
时间序列法将负荷序列看成时间序列,充分考虑了不同时一刻负荷之间的相关性,预测精度有所提高,特别适合在线预测。
运用回归分析法进行负荷预测时,首要问题是自变量的选择。
为预测对象选择适当的回归变量是预测成功的关键。
由于影响负荷的因素错综复杂或相关因素数据资料无法得到,在预测模型中,很难准确、详细、全面的描述影响预测对象的各种负荷因素,回归分析法很难适应;灰色预测具有要求负荷数据少、不考虑分布规律、不考虑变化趋势、运算方便、短期预测精度高、易于检验等优点,但是它和其他预测方法对比,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专家系统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和模糊推理方法共同的优点是能够充分考虑影响负荷的各种因素(如天气因素、季节因素、节假日因素等),将短期负荷预测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专家系统方法和模糊推理方法人为因素多一些。
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中尽管网络结构的选择还依靠一定的人工经验,但神经元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学习样本得到的,所以人为因素要少一些。
目前常见的确定电价的方法有三种:1.竞争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就是主要依据竞争者(如形形色色的发电厂)的竞价来定价,对于竞价上网的发电厂而言,应该采取以成本为基础的竞争导向定价法,可以随行就市,以获取新的收益。
2.会计学定价法(成本导向定价法):会计成本定价法是指根据历史记载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生产费用和用户服务费,分摊发电、输电、配电和用户成本,再将它们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然后,根据各类用户的负荷特性、最大需求量和用电量,将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用户成本公平地分摊给每个用户,我国目前主要采用这个方法。
会计学定价法是以电力的总成本为中心来制定价格。
成本加成定价是按电力单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定出价格。
3.经济学定价法(边际成本定价法):边际成本定价法是指根据新增一个用户或单位千瓦用户而增加的发供电成本进行定价。
基本方法是按各类用户的供电电压、用电时间,严格计算增加单位千瓦用电而引起的电力系统成本的增加值,计算系统的长期边际容量成本和边际电量成本,结合用户负荷特性订出目标电价,并按财务目标对目标电价进行调整,最后制定出电价。
4.1.3电价的影响因素:一是电力市场外因素,包括政府政策、税收、社会费用等;二是电力市场内因素,既包括发电侧和需求侧的因素,又包括输送电力的电力网络方面的因素;三是气象、突发事件等其他因素。
市场结构可以划分为四类:完全竞争型市场、完全垄断型市场、垄断竞争型市场和寡头垄断型市场。
1完全竞争型市场是指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2完全垄断型市场是指市场处于完全由一家厂商所控制的状态。
完全垄断市场可以分为两类:完全政府垄断或完全私人垄断。
3垄断竞争型市场是介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型市场之间的市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