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因

人因

第一章概述1.人因工程学的定义。

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人因工程学把人的工作优化问题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

目的是为了能够高效、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和生活。

2.人因工程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人与机器的相互适应关系有几种,哪种最好?简答一、人因工程学的萌芽时期20世纪初,美国人泰勒(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进行了著名的铁铲实验和时间研究实验,人机关系总的特点是以机器为中心,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

由于机器进步很快,使人难以适应,因此大量存在着伤害人身心的问题。

二、人因工程学的兴起时期这一阶段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

该阶段主要研究如何减轻疲劳及人对机器的适应问题。

三、人因工程学的成长时期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首先在军事领域开始了与设计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与应用,从人适应机器转入到机器适应人的新阶段。

四、人因工程学的发展时期有三大基本趋向(1)研究领域不断扩大(2)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

(3)在高技术领域中发挥特殊作用。

3.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简答(1)研究人的生理与心理特性。

(2)研究人机系统总体设计。

(3)研究人机界面设计(4)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

(5)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6)研究作业方法及其改善。

(7)研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8)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

4.人因工程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填空(一)调查法(1)访谈法(2)考察法(3)问卷法(二)观测法(三)实验法(四)心理测量法(五)心理测验法(六)图示模型法6.什么是效度?什么是信度?1.效度(有效性):效度是指研究结果真实反映所评价内容的程度。

可从不同角度研究效度,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内部效度(因果关系)和外部效度(可推广和普及的程度)。

2.信度:信度是指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7.机具的研究步骤有哪些?1.确定目的及功能。

2.人与机具的功能分配3.模型描述。

4.分析5.模型的实验6.机具的设计与改进。

第三章微气候环境1.简述微气候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微气候是指生产、生活过程中现场所处的局部环境中的气候状况,包括下列4个最重要的参数: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风速)热辐射状况,微气候环境直接影响人的情绪、疲劳程度、健康、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在人类作业或起居环境中,气温、湿度、热辐射和气流速度对人体的影响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某一参数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可以由另一参数的相互变化所补偿。

我们把微气候参数以及对冷热感觉有显著影响的微气候参数各种组合的综合指标,称为微气候指标,2.人体基本热平衡方程式。

⏹人体的热平衡方程为Qs =Qm-W ±Qc ±Qr -Qe ±Qk 人体的热平衡是动态的。

当Qs = 0 时,人处于热平衡状态,人感到舒适;当Qs > 0 时,人感到热;当Qs < 0 时,人感到冷。

5.微气候环境的评价方法有哪些?各自评价参数包括哪些?适用场合?了解其计算、查图求值。

由此提出了一个不舒适指数DI来综合表征人体对温度湿度环境的感觉。

DI=(td +tw)×0.72+40.6 式中td为干球温度(℃);tw为湿球温度(℃)不舒适指数不足之处是没有考虑风速。

2.有效温度(感觉温度)有效温度是指根据人体在微气候环境下,具有同等温热感觉的最低气流速度和气温的等效温标。

它是根据人本身的温度感受所制订的经验性温度指标。

只要测出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气流速度,就可以求出有效温度。

3. 三球温度指数(WBGT)是综合考虑了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平均辐射温度和风速等4个环境因素的综合温标,也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

WBGT指数计算要考虑不同的气候环境条件。

室内外无太阳辐射时(室内、阴天或夜间) 计算式为:WBGT=0.7WB+0.3GT室外有太阳辐射时计算式为:WBGT=0.7WB+0.2GT+0.1DT WB-自然湿球温度,GT-黑球温度,DT- 干球温度该方法的特征是不用直接测量气流速度(气流速度已在自然湿球温度上反映了)。

当湿度很高、空气流速很低时,使用WBGT方法较差。

6.高温作业环境分为几类?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

如炼钢、轧钢、锅炉工作业。

2、高温、高湿作业。

其特点为气温高、湿度大,如果通风不良就会形成湿热环境;如夏天厨房、食堂厨师3、夏季露天作业。

如农民劳动、建筑、修建公路的等露天作业。

7.高温作业环境如何改善? 简答(一)改善生产工艺和技术(二)改善保健措施(三)改善生产组织措施8.低温作业环境如何改善?(1)做好采暖和保暖工作。

(2)提高作业负荷。

增加作业负荷可以御寒,但应以不使作业者出汗为限。

(3)个体保护。

低温作业车间或冬季室外作业者,应穿御寒服装。

(4)采用热辐射取暖。

•衣着指数单位、典型衣物大约相当于几个clo。

•单位为克罗(clo)。

1 clo热阻的衣服相当于1件西服,4clo热阻的衣服相当于1件不太厚的棉衣。

0.5~1.0 clo夏装:如衬衣、T恤、裙装;或春秋装•人体对外发热量取决于哪4种热交换方式?•人体单位时间向外散发的热量,取决于人体外表面与周围环境的四种热交换方式,即辐射热交换、对流热交换、蒸发热交换和传导热交换。

•黑球温度计如何测量实际辐射温度?黑球温度计是一种球形温度计,如图3-5所示。

它是在直径为15.7mm的铜制球形表面涂上黑颜色(为无光泽黑球),球内插一支水银温度计制成。

其平均辐射系数为0.95,铜球越薄越好。

测量范围为20~120℃,精度为±1℃。

打开热辐射源,黑球温度上升,关闭热辐射源,黑球温度下降,其差值为实际辐射温度。

(辐射引起的温度变化值)第四章照明2.某工作间面积为10m2,均分成10格,测得各方格中心点的照度为:175lx、125lx、115lx、100lx、115lx、345lx、360lx、255lx、400lx、400lx。

求平均照度,并判断照度是否均匀。

3.照明条件与作业效率和视疲劳有何关系?是否照度值越高,作业效率一定越高?5.工业企业建筑物的照明有几种形式?人工照明按灯光照射范围分为几类?如何选择照明方式?人工照明分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综合照明和特殊照明7.什么是眩光?怎样防止和控制眩光? 简答对于反射眩光,通过变换光源的位置或工作面的位置,使反射光不处于视线内8.亮度分布有何要求?是否作业间的亮度分布越平均越好?被照空间的照度应均匀或比较均匀。

照度均匀的标志是:场内最大、最小照度分别与平均照度之差小于等于平均照度的 19.如何对照明环境进行综合评价? 4-13表格的计算。

10 光源显色指数表示什么?p73显色指数对有些工作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照明设计指标,如:质量检验人员的工作质量不仅与照度值及照度分布均匀性有关,还与光线的显色性有关。

用高显色性金属卤化物灯代替荧光灯,检验效率大幅度提高.第五章 色彩环境1.色光三原色和颜色三原色。

为什么说色光的混合为加光混合, 而颜色的混合为减光混合?懂得任意2种原色(色光或色料)混合后生成什么颜色?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它们的混合是愈混合愈亮,其三原色等量相加得到白色光。

又称为色光混合。

混合的色光越多,其明度越高而且是参加混合的各色明度之和,如果把各种色光全部混合在一起则成为白色光。

颜料的三原色,过去习惯把红、黄、蓝称为颜料的三原色,减光混合就是不同颜料(或涂料、或染料)以不同比例混合在一起,从而得到新的颜色,混合的颜色越多,被吸收的光线就越多,明度和纯度就会更低。

因此叫做减光混合。

2.色彩有哪三个基本要素?色彩三要素:色调、明度、纯度。

4.哪些色彩属于暖色,哪些属于冷色?红色使人联想到火红的太阳、红红的篝火,使人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因此,将红、橙、黄色称为暖色,橙红色为最暖的颜色。

251252)1(=+++=S =1n蓝色使人想到海水、天空,会有一种寒冷感。

因此青、蓝色称为冷色,青色为最冷的颜色。

9.什么是色彩调节?这种调节有何特点?▪色彩在知觉上具有各种心理语义,因此,利用色彩的这种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因素起到调节作用。

▪色彩调节的目的就是使环境色彩的选择更加适合于人在该环境中所进行的特定活动。

色彩调节的目的可分为三大类1、提高作业愿望和作业效率2、改善作业环境、减轻或延缓疲劳3、提高生产的安全性,降低事故率11.简述安全色的种类及其含义。

红色——表示禁止、停止、危险以及消防设备的意思。

如机器设备上转动的轮子、消防设施、报警器、应急停止按钮等。

蓝色——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

黄色——表示提醒人们注意。

凡是警告人们注意的器件、设备及环境都应以黄色表示。

如挖掘机、吊车等工程机械。

橙——表示直接的危险物,如移动的防护罩移门、机器上的切、压、冲等危险行程部件。

绿色——表示给允许、安全、正常运转。

第六章噪声与振动环境1.简述声压级、响度级与声级的关系。

如果声压级从60dB增加到80dB,其声压是原来的几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