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线束产品和生产过程控制要求

线束产品和生产过程控制要求


电检测合格后需进行外观检测,外观检测需设定专用区域、封样件、1:1大图;大图也需 体现图纸版本信息;并与工装板、检测台版本号一致; 2、 检测内容:各插接件端子有无损坏、附件有误漏缺损坏、线色、线径、接插件符合性等; 3、 外观检测后在电检标签上标识;--打点标记! 十、 1、 成品储存 成品库区设置呆滞件区域、不合格件区域;标识需清晰可见;---推荐颜色区分法:不合格 件使用红色标签,呆滞件可用黄色标签等; 2、 零件进行批次管理、有效执行先进先出; 十一、 其余事项 1、 2、 生产过程中不合格件需记录统计不合格信息,车间设置专用的返工区域,由专人进行返 工;不合格信息需及时统计分析,并将问题形成闭环; 人员上岗前培训需充分、上线投入生产后需专人指导和监控;检验员需增加巡检频次!新 员工不允许单独操作关键/重要工位,对新员工操作的工序重点检查;
线束产品和生产过程控制要求
一、 进货检验 在专用的检验场所,专业人员使用相应的检验器具(如:千分尺、卡尺、硬度计、投影仪 1、 、阻燃试验箱、电阻测试仪等)对原材料如下控制点进行常规检测,同时制作封样件检测 外观、材料等,检验标准技术要求、判定标准与奇瑞企业标准要求一致。 ⑴、导线: ⑵、护套: ⑶、端子: ⑷、胶带: ⑹、扎带: 线径、绝缘层厚度、导线电阻、颜色; 尺寸、材料、外观; 尺寸、材料、外观; 阻燃性,粘贴力、耐高低温; 尺寸、材料、拉脱力、最小弯曲直径;
4、 导通测试时所有插接件接好后必须处于自然状态,不得使用人员手动挤压插件; 导通台使用前导通程序必须经过各部门评审验收,验收后需保留验收样件,同时需使用样 件进行空位、错位“防错”验收! 6、 导通台设计需考虑同种型号插件的防错;---如前后雨刮电机插件、电喷插件等; 5、 7、 导通台内探针、模块需每日点检,不允许出现探针歪曲、探针不回弹、模块损坏等问题; 8、 不得随意打印标签;必须保证线束点检合格后方可打印标签; 9、 九、 1、 导通测试员工不允许返工端子错位退位问题,应及时运送至不合格区域,并由相关人员进 行不合格信息统计; 外观检测
3、 使用原材料需符合公司图纸定义,不得私自更换; 4、 不定期进行生产工艺纪律检查,建议每周至少一次!!
半成品包扎需定量;如0.35mm2导线100根/捆,1.0mm2导线50根/捆。具体根据公司生产计 划安排情况而定; 导线剥头后必须使用专用工装进行保护,不允许使用保鲜膜、塑料纸等容易损伤线芯的物 7、 品; 8、 半成品使用悬挂方式物流和存放,不允许堆压!不允许有拖地现象! 6、 9、 人工穿管时,开线采用半剥保证铜丝不受损伤; 五、 端子压接 1、 模具需建立管理机制,确保使用模具生产出合格产品; ⑴、模具使用前实施日常点检。模具及钳口需有台帐记录清晰,记录包括:模具使用次 数,钳口使用次数、钳口和模具维修信息、保养信息等; ⑵、模具入库前应验收是否清理,及时并记录使用次数并维护其他信息;入库后应有专属 库位,建议入库后使用松软物体保护钳口; 2、 端子压接需进行常规检测项目的首末检记录及巡检记录,并保留记录以便追溯; 3、 端子压接检查项目: ⑴、端子压接高度、宽度测量(建立端子压接参数表);---常规检测项目! ⑵、拉脱力测量;---常规检测项目! ⑶、外观检测;---如:是否飞丝、有无压痕、尾料是否过长、铜丝露出是否过长、端子是 否变形等; 4、 保证端子送料对中一致性; 5、 提高端子压接自动化率! 6、 开展端子压接员工培训和技能比武,提升操作工熟练度,提高压接生产的一致性; 压接后半成品物流和存放,同样采用定量捆扎悬挂方式,不可堆放;预装后卡线可单根捆 7、 绑好后堆放,但须捆扎两处以上;堆放需规定方式和数量。 8、 端子压接需进行过程能力指数测算; 9、 半成品存放周期需设定,存放期满后如何处置需设定;---重新检测并标识清楚; 六、 热缩管处理 1、 热缩管处理工序需有指定的区域、明确的控制计划和操作指导书; 2、 热缩管过程控制参数需设定完整:如温度要求,时间要求、外观要求等; 3、 热缩后不可出现铜丝外漏、胶量不足、导线线皮受损、铜丝刺穿热缩管等缺陷; 七、 1、 2、 3、 4、 5、 总装 工装板需保证各接插件定位准确,各卡扣各附件定位准确,有附件型号、方向装配防错工 扎带捆扎要求:位置准确,扎带不可串动、扎带尾部剪切平滑; 半成品与原材料需定点定量存放;半成品挂线架高度应根据半成品长度制作,不允许出现 端子拖地、物料堆积现象; 现场半成品配送需定量;现场总量不得超过两捆的量; 一板多线时,保证工完场清;---差异件及时清理;
Hale Waihona Puke 6、 布线操作需在作业指导书上明确详细工步,保证导线条理有序; 作业指导书需明确异常问题反馈流程和应急计划;---如:员工操作过程中发现某导线使用 7、 偏长、偏短后如何反馈到工艺人员得知并处理; 8、 总装后导线内部不允许窝线!! 工装板生产使用前需验收合格,验收记录需保留;工装板要及时保养,如有辅助工装等损 9、 坏需及时更换! 10、 工装板下方制作有防护装置,保证布线时导线不拖地;同时防护装置需及时清理; 工装板需放置不合格品标签(红色胶带等),员工若发现某根回路问题及时标识;不合格 11、 件应及时运送至不合格区域,并由相关人员进行不合格信息统计; 12、 总装线需设置不合格品摆放区域;车间需设置不合格品返工区域;
⑸、波纹管:阻燃性、尺寸; ⑺、热缩管:壁厚(含胶量)、阻燃性; 2、 进货检验不合格产品需保留相应信息及处置方案,同时此信息需传递至相应供应商管理部 门,形成不合格品处理闭环。
3、 需对批量问题常发供应商实施帮扶,并形成帮扶、提升机制。 二、 原材料存放 仓库应有明确的仓库布置图以及原材料定置图;---必须设置不合格区域以及特殊产品临时 1、 存放区域; 2、 原材料存放的仓储要求: ⑴、温度和湿度要求---恒温恒湿; ⑵、原材料摆放规范; ⑶、原材料摆放期限要求;摆放期满后如何处置的要求;---塑料件失水脆裂、端子氧化等 需重点监控; ⑷、实现“先进先出”的要求;---使用软硬件,如:SAP系统;货架单边进、出方式; ⑸、同种型号零部件,不同供应商产品如何区分的要求; ⑹、未批量产品使用原材料的存放要求---需和批量产品分开存放; ⑺、代用件不允许进入原材料仓库; 三、 原材料配送 1、 实现导线“零库存”目标,协调导线供方实现按“订单”送货方式; 2、 实现端子和对应模具匹配发放模式; 需安排专人发放、配送原材料,发放记录保存完整;生产线布置应配备相应的物流通道和 3、 区域; 专用件需按照生产计划定量发放;(专用件指某型号线束产品专用原材料,如S系列产品电 4、 器盒标签等) 5、 代用件使用必须明确使用数量,记录使用时限,并保留记录; 6、 需使用专用配送工装,保证各原材料物流过程中不会受到撞击等而失效; 四、 下线 1、 建立导线剥头长度与对应端子相匹配数据库,用于指导生产,保证压接后外观; 2、 剥头长度及外观需进行首末检记录以及巡检记录;长度需满足公差要求;保留记录! 3、 自动剥头需进行过程能力指数测算; 4、 不允许出现剥头处刀口斜切,剥头不完全现象; 5、 1.5mm2以下导线剥头不允许断铜丝;1.5mm2以上导线允许有8%以下的铜丝断裂;
八、 1、
电测试 电测试需使用专用设备--导通测试仪;导通测试仪需能检测的项目:电性能、插接件等导 通性;护套等附件型号、方向是否使用正确、自锁是否装配到位、端子是否退位等; 2、 导通测试仪使用需设定指定人员、设定人员权限; 3、 导通测试后电检标签需显示以下信息:产品名称、生产日期、生产状态(对应的图纸版本 号)、条形码、生产厂家、厂家代码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