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春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春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六年级语文月考试卷一、看拼音写词语。

(5分)yán jùn qún dōu zhuó yǒu chéng xiào( ) ( ) ( )tóu xián xián guàn g( ) ( )二、先将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的横线上。

(8分)气势磅( ) 久()盛名雄为()观高朋满()温文()雅门庭若( )琴()书画深思熟()无所不()回味无()1、被称为大自然杰作的黄果树瀑布显得_____,_____2、哥哥结婚那天,家里好热闹,真是_____,_____3、我的爸爸真是多才多艺,_____,_____三、按要求写句子。

(6分)(1)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常对你说,这里的工作非常重要,我不能离开”。

(2分)改为第三人称转述:改为带有问号的句子:(2)我班全体同学通过并讨论了这次诗文诵读计划。

(用修改符号修改)。

(3)美,仿佛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仿写句子)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设计一条环境保护的公益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做儿女的怎么能够报答得了母亲的爱呢?这使我们想起了孟郊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4分)1、《卖火柴的小女孩》和《穷人》都反映了沙俄黑暗统治下,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

( )2、《一夜的工作》文中的中心句是“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 )3、《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纪念张思德而写的演讲稿。

()4、老舍原名舒庆春,子舍予。

《北京的春节》一文写出了北京春节的热闹和喜庆。

()五、填空:(11分)1、过去的日子如_____,被_______________,如______被______________,这句话选自朱自清的散文________2、“客家民居”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在课文里我还知道了其它特色的居民,如_________,________。

3、两小儿笑曰:“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孔子的其它精辟的语句,如______________。

4、人非生而知之者, ______5、____________,种德者必养其心六、课内阅读(6分)《十六年前的回忆》片段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绵袍,可是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详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

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1.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上改正两个错别字。

(1分)2.片段中的“父亲”指的是____,通过____和____描写,表现了父亲_________的革命精神。

(4分)3.法庭上的父亲让我想到了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七、课外阅读(一)(15分)改变一生的闪念①一个关于我的老师——李老师的故事,珍藏在我心里,久久不能忘怀。

②多年前的一天,李老师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小孩偷书,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声和七嘴八舌的呵斥声。

③李老师回头看着正在睡午觉的惟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肯定是有个女孩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又不敢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说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

但通过电话她隐约想到,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困难的境地。

于是,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赶了过去。

④正如李老师预料的那样,书店里站着一位满脸泪痕的小女孩,旁边的售货员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

李老师一下子冲上去,将那个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

”在售货员不停的责备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

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

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阿姨有好多书呢。

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⑤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李老师打开房门,看到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

“你找谁?”她疑惑地问。

女孩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

好不容易,李老师才从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大学毕业了,特意来看望自己。

女孩眼睛泛着泪光,轻声说道:“当年情急之下的那个电话,幸亏打到您的家里。

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你为什么愿意充当我的妈妈,帮我摆脱困境,但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

”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李老师也笑了。

1.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4分)一念之差:惊魂未定:2.文章第②段写道“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在第④段有两处描写与“粗暴的声音”相照应,请找出来写在下面。

(2分)3.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要求在80字以内)(3分)4.从第④段中画“”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分)5.文中有两处地方写到了李老师的“笑”,这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第一次笑(第④段)第二次笑(第⑤段)6.女孩说:“……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

”句中“妈妈”一词表达了女孩怎样的情感(2分)八、课外阅读(二)(15分)生命的选择(1)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

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

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2)多好的一块空地。

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

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

自然是蔷(qiánɡ)薇(wēi)了,花工们说。

(3)不多日子,油黑的蔷薇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地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

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4)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

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

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

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

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

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5)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说是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

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6)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7)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

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惟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

那里怎么会有花呢(8)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

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zān)、银簪的古代仕女。

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的舒坦。

(9)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10)于是,这栋楼美丽了。

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11)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

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注:蔷薇:这里指蔷薇科。

蔷薇科中有桃、苹果和玫瑰、月季等许多果树和花木。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画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分)“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坚硬”是指:“柔软”是指:2.在第(10)自然段中文句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分) 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3.请仔细阅读短文,思考:文中的白玉簪花究竟美在哪里?(2分)4.阅读短文,说说第(6)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5.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错误的选项有()。

(2分)A “粗粗”、“长长”、“硕大”等词语突出了白玉簪花长得健康有生机;“羞怯”表现了白玉簪花的柔和美丽。

B文章主要采用了反衬的方法,用玫瑰来反衬白玉簪花,说明白玉簪花比玫瑰花更高洁、更美丽。

C文章的第(8)自然段,作者主要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色彩、形态、气质以及人们的感受这四个方面,对白玉簪花进行了生动的。

6.读第(10)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3分)3.写作。

(30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的呵护,也有风霜雨雪的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一大财富。

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评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

在经历和体验中,我们逐渐摆脱了蒙昧、自私、幼稚……我们长大了。

请你以“在____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横线上可以填“逆境”、“磨炼”、“呵护”、“关爱”等要求:1. 题目补充完整; ②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内容具体,重点突出;答案一、严峻,裙兜,卓有成效,头衔,闲逛二、礡,负,壮,座,市,棋,虑,能,尔,穷1、气势磅礴,雄伟壮观2、高朋满座,门庭若市3、琴棋书画,无所不能三、1、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这里的工作非常重要,他不能离开。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这里的工作非常重要,他怎能离开呢?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四、判断 1(×)2、(√)3、(√)4、(√)五、填空1、轻烟,微风吹散了,薄雾,初阳蒸融了2、傣家竹楼,蒙古包3、孰为汝多知乎,略4. 孰能无惑5. 种树者必培其根六、1.“绵”改“棉”;“详”改“祥”2.李大钊外貌神态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等)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七课外短文(18分)1.一念之差:指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思想上的一点偏差,结果产生了决定性的改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