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理数的意义

有理数的意义

第二章 才 有理数一、有理数的意义2.1 正数和负数一、知识点1、像5; 8; 2.4;; π;等大于0的数叫正数。

像―1; ―5.2;―31;―7;―π等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负数。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正整数 整数 0负整数有理数 零正分数 分数 负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零 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整数和零也叫非正整数;正数中含有正有理数;但正数不一定都是有理数;如π是正数,但不是有理数,当然也就不是分数。

区分正数和整数的概念。

二、例题:例1、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中:5;―2;―0.3;41;0;―722;5.57;―161;π;102;―78;―104。

属于正数集合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整数集合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分数集合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负数集合的有:________________属于正整数集合的有:_________________属于非正整数集合的有:________________属于有理数集合的有:__________________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有:______________例2、 填空:1、如果温度上升6℃记作6℃,那么下降3℃记作________。

2、如果向南走8米,记作―8米,那么向北走15米应记作_____;那么向北走―6米表示向____走____米。

3、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__;最大的负整数是_____;最小的非负整数是______;最大的非正整数是_______。

自然数(也叫非负整数) 非负有理数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分数,如:3.14是分数 非正整数2、2数轴一、知识点: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2、画数轴时,要注意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3、数轴的作用:(1)是能形象地表示数,所有的有理数都可在数轴上用点来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不一定是有理数;如:π。

(2)通过数轴从图形上直观的解释相反数;帮助理解绝对值的意义,还可以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4、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得到: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二、例题:例1、填空:1、比―4大的负整数有__________________;2、大于―3.5而不大于3的整数有______个;3、比较下列数的大小(用“<”“>”“=”填空)―5_____0 ; 54______65 ; ―1111______0.001 -21______-31 ;―0.67_____―32 ;―π_____―3.14 例2、如果a <0,―1<b <0。

试比较a 、ab 、ab 2的大小。

例3、 在数轴上把数4.5、―2.5、0、|―3|、―(―1)、―|―2|表示出来,并用“<”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2、3相反数一、知识点1、像2和―2,1.5和―1.5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那么其中一个就是另一个的相反数。

一般地,数a 的相反数是―a 。

2、规定:0的相反数是0。

3、在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位于原点的两边,并到原点的距离相等4、多重符号的化简:二、例题:例1、填空:1、简化(1);+(―5.2)=______;(2) ―[―(+5)] =______(3)―{―[―(+2.7)]}=_______;(4)|―[―(―2.3)]|=______2、_______的相反数是它本身。

________的倒数等于它本身。

3、如果―x=7,那么x=____。

4、如果a 是负数,那么―a_____0;如果―a 是负数,那么a____0例2、数a 、b 在数轴上表示的点如图,比较a 、b 、―a 、―b 的大小2、4一、知识点1、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在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数a 的绝对值记作|a|.2、绝对值的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3、去绝对值符号,要先考虑绝对值中的数的正负性。

二、例题:例1、 填空:1、已知|a|=2,则a=______;如果|-x|=5,则x=_______。

2、如果a >0,则|2a|=______;如果a <0,则|2a|=_____。

3、__________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

4、绝对值不大于3的整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5、|x|=-x ;则x 是________数。

例2、 分类讨论aa -||的值的情况;例3、 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c-b|+|a-c|-|b-c|例4、 已知:a 与b 互为相反数,c 与d 互为倒数,m 的绝对值为2,求代数式2||m b a +-cd+|m|的值。

二、有理数的运算一、知识点2、5有理数的加法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4)一个数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加法交换律:a+b=b+a3、加法结合律:(a+b)+c=a+(b+c)4、运算时要注意:(1)结果的符号;(2)区分结果的绝对值是把两数的绝对值相加还是相减。

2、6有理数的减法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2、在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未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时,被减数与减数的位置不能交换。

对减法来讲,没有交换律。

3、在有理数的减法中,当被减数和减数都是正数,而且被减数大于减数时,即为小学学过的算术减法。

4、一个数减去0时等于这个数,但0减去一个数时,要按减法法则,写成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7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一个式子中,有加法也有减法,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减法都转化为加法,式子就成为几个正数或负数的和。

几个正数和负数的和,有时也叫做代数和。

2、“+”、“-”、“×”、“÷”(加减乘除)叫做运算符号,而“+”(正)、“-”(负)又叫做性质符号。

3、代数和里因为所有的运算都是加法,所以通常把加号省略不写,因此有理数―a+b ―c 有两种读法:(1)“+”“―”当作性质符号,读作“―a 、b 、―c 的和”(2)“+”“―” 号当作运算符号,读作“―a 加b 减c ”。

4、有理数的和可以大于任何一个加数,也可以小于任何一个加数,和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或0。

2、8有理数的乘法1、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4、乘法的交换律:ab=ba5、乘法的结合律:(ab )c=a(bc)6、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2、9有理数的除法1、乘积是1的两数互为倒数,即a ·a 1=1(a ≠0),也就是说,a(a ≠0)的倒数是a1。

2、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即a ÷b=a ·b1,注意0不能作除数。

3、有理数的除法有与乘法相类似的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2、10有理数的乘方 1、一般地,有几个相同的因数a 相乘,即aa ……aa 记作a n ,这种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 n 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a n 读作“a 的n 次方”,或“a 的n 次幂”。

2、根据乘方的意义,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

3、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4、区分(―2)2和―22; 32和3×2; 32和23;2×32和(2×3)2; (32)2和322。

2、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对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要正确掌握运算顺序:(1)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内的;(2)不同级的要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3)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能用运算律时,可不按上面的常规顺序,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

二、例题:n 个例1、 计算:1、―0.6―(―0.07)―(―53)+(+0.93)―(―23)2、711615×(―8)3、511×(32―21)×113÷454、―23÷94×(―23)2 5、[332×(―115)+0.4÷(―254)]×151÷(―81×8)66、 (―1261)×(+3873)+(+521)×(―3873)―(―1732)×(+3873)2、12近似数与有效数字一、知识点:1、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2、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非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二、例题:例1、 下列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几个有效数字?38200 0.040 20.0500 40万 3.14×105例2、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按括号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1)1.5982(精确到0.01)(2)0.03046(保留两个有效数字)(3)1598000(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