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立局面的形成。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第四卷 苍茫大地
江山浮沉谁是主
(历史的沉思)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经典言论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唐太宗李世民:水(百姓)能载舟,亦能覆舟。
光武帝刘秀:天地之性人为贵。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仁政
暴政
1.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是通过 哪种方式建立汉朝政权的( ) A.农民起义 B.世袭继承
(东汉的衰亡)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皇帝早逝
幼主即位 母后临朝 外戚专权 君权旁落
“宗室权落,外戚兴起;
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
宦官专权 把持朝政
诛杀外戚 夺回君权
皇帝长大 依靠宦官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对东汉 王朝的统治造成了什么影响?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他们任用亲信,诛杀异已,导致 政治统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 混乱,人民遭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 摇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刘秀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
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再现了西
汉前期国强民富、文化昌盛的景象,史称 “光武中兴”。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和秦始皇相比,他不折腾 和汉高祖相比,他不流氓 和李世民相比,他善待兄弟 和朱元璋相比,他不杀功臣 他低调内敛,却能以柔克刚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他们这样评价汉光武帝……
始知铜马帝,远胜执金吾
1.仕宦当作执金吾 娶妻当得阴丽华(青年时代)
2.有志者事竟成(逐鹿天下时代)
3.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帝王时代)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第二卷 怀柔天下 光武中兴与民安
(东汉的辉煌)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汉光武帝的治国措施:
1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 轻刑法; 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惩处贪官污吏;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B
5.刘秀被毛泽东称为“最有学问、最会打 仗、最会用人”的皇帝。下列措施与他无 关的一项是( ) A.下令释放奴婢
B.实行分封制
C.惩处贪官污吏 D.允许少数民族内迁
请你结合本课“光武中兴”的内容, 为这个说唱俑,写一段说唱词。
想一想:为什么黄巾起义会受到天下响应?
朝政腐败,灾害频繁,人民流离失所,不
能忍受这种统治了,反抗情绪蔓延。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黄巾起义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
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暴动
之一,最终黄巾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军阀割据,
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已不可挽回,最终导致三国鼎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梁冀,先后立过3个皇帝,一家中7人封侯, 出了3个皇后、6个贵人、2个大将军、有3 个驸马;其家产达30多亿,相当于国库一 年租税的一半。汉质帝因说他是“跋扈将 军”,而被毒死。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梁冀是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 (庆父、赵高、梁冀、董卓、 来俊臣、李林甫、秦桧、严嵩、 魏忠贤、和珅)之一。
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符合 客观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关注民生。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新莽地皇四 年(公元23
年),更始
军攻入长安, 王莽死于乱
图-王莽时期割据势力
军之中。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姓名:刘秀 学历:太学 谥号:光武 称号:铜马帝 座驾:最初骑牛上战场
出身:西汉皇族之后 经典战役:昆阳之战 特技:柔道 隐忍 励志 仁政 爱好:读书 种田 政务 粉丝:诸葛亮 曹植 王夫之 毛泽东 座右铭:
在中国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上,比较值得称道, 能够做到齐家治国的榜样,大概算来,只有东汉 中兴之主的光武帝刘秀一人。 ——南怀瑾 “兴于匹庶,荡涤天下,诛锄暴乱,兴继祖 宗。” ——张纯(东汉政治家、军事将领)
自三代既亡,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
——(北宋)司马光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东汉出现“光武 中兴”。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张角早在十几年前,就创立了宗教组织——太平道,他
以宗教为形式,组织了义军三四十万,编成了36方,各设 统帅,在衙门上标记“甲子”,作为将来的攻击目标和进 攻时间。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后汉书》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 “燔烧官府,劫掠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 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探究:古代盛世局面的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 有哪些?
(1)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 轻徭薄赋;(2)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3) 提倡节俭;获得民心;(4)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
维护国家统一;(5)行之有效政策的长期坚持,
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等等。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第三卷 祸起宫闱
汉运渐终人心乱
毛泽东曾经这样评
价过我国历史上的一位 打仗,最会用人。”
汉光武帝刘秀
皇帝:“最有学问,最会
部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思维导图:
汉武帝巩固大一 统王朝
【思维导图】
汉武帝的大一统 政治
推恩令削侯 设置刺史
军事 经济 思想
盐铁专营 铸造五铢 平抑物价
派卫青、霍去病 北击匈奴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第一卷 百战成王 仕宦当作执金吾
(东汉的建立)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西汉的灭亡
公元9年王莽 称帝,改国号 为“新”。即 为历史上的 “新”朝。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王莽改制
从王莽改制的失败中,同学们认为改 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C.谋权纂位
D.联盟征战
A
2.“光武中兴”与下列哪个皇帝 有直接关系(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光武帝 D.汉明帝
3.有人说:“西汉亡于外戚,东 汉亡于宦官。”文中的“外戚”是 ( ) A.王莽 B.刘秀 C.张角 D.光武帝
A
4.“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 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 中走向灭亡的。” 材料反映的是下列哪 一局面? A.光武中兴 B.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C.黄巾大起义 D.王莽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