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物栽培学本科作业题答案

作物栽培学本科作业题答案

作物栽培学本科作业题答案
作业题一
一、名词解释
1.展开叶占主茎总叶数的百分数。

2.玉米地上1~3节长出的起着支持和吸收作用的根。

3.当主茎生长高度接近整株高度前不久,才在茎的中上部开始开花,然后向上、
向下逐步开花,花期集中。

当主茎顶端出现一簇花后,茎的生长终结。

4.大豆植株最下面的荚与地面的高度
5.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二、填空
1.严格的地域性、明显的季节性、技术的实用性、生产的连续性、系统的复杂

2.4、9
3.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粒重
4.紧凑型、平展型、紧凑型
5.粳稻、籼稻
6.子叶、单叶、复叶
三、判断题:
1、√、
2、√、
3、╳、
4、√、5╳
四、简述题
1、1)施足基肥:3 ~5年施一次农家肥,磷钾全部作基肥,氮肥的50%~60%作基肥。

2)早施分蘖肥:可促进地位分蘖的发生,增穗作用明显。

分蘖肥第一次在返青后,用量占氮肥总量的20%,第二次占氮肥总量的10%。

3)巧施穗粒肥:后期施氮占氮肥总量的10%以内
2、1)根据玉米种植类型选用品种
2)不同生育期的品种搭配种植
3)喜肥水与耐瘠抗旱品种搭配种植
4)平展型、紧凑型和半紧凑型品种搭配使用
3、1)病虫害加重。

如包囊线虫、根腐病及食心虫和蛴螬等
2)养分消耗单一,尤其是磷供应不足
3)大豆根系分泌物抑制大豆的生长发育,降低固氮能力。

4、1)选育优良品种
2)改革耕作制度,合理安排茬口
3)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
4)提高光和效率,减少呼吸消耗
5、如何防治马铃薯病毒病害?
(1)选育抗病毒的优良品种
(2)对已感病的优良品种进行茎尖脱毒,生产脱毒种薯
1)建立健全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
网室生产原原种→原种场生产原种→种薯生产基地生产一级种薯和二级种薯。

2)加强脱毒种薯生产田的栽培管理,防治病毒再侵染
(1)选地隔离(2)种薯催芽与播种(3)合理施肥
(4)喷药防蚜(5)提前收获和割蔓
五、论述题
1、(1)壮秧的形态特征是:茎基宽扁,叶色率中带黄,根多色白,植株矮健,秧龄适宜,4片叶以上的壮秧应长出分蘖、整齐、无病害。

(2)生理特点:光合能力强,干物质生产、积累多,碳/氮为15左右,发根力强,抗逆性好。

(3)培育壮秧的措施:
1)确定好播期
2)整地做床一定要细致
3)配制的营养土要符合育苗的要求,一定要进行调酸
4)保证播种质量
5)控制好杂草
6)加强苗期的管理,控制好温度和水分,防止徒长。

7)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作业题二
一、名词解释:
1. 能够成穗的分蘖
2. 在高温和短日处理下都不能再缩短的营养生长期,是基本营养生长期,这种特性为基本营养生长性。

3. 玉米果穗着生部位的叶片与其上下2片叶,统称为玉米的棒三叶
4. 经济产量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对某种特定最终用途的适合性,及其经济价值。

5. 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主产品收获量。

二、填空:
1、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成粒数、粒重
2、淀粉粒、不可逆转
3、出苗、幼苗生长、花芽分化、开花结荚、鼓粒
4、胚根、节根
5、基本营养生长性、感温性、感光性
6、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绿肥和饲料作物、药用作物
四、判断对错:
1.√,
2. ╳, 3)√, 4)╳ 5)╳
五、简述题
1.
1)以当地无霜期长短、栽培方式和栽培目的为依据。

2)根据当地生产水平选用耐旱、耐瘠薄或喜肥水、抗倒伏的品种。

3)根据当地主要病害发生情况选用抗病性强、稳产性好的品种。

2.
1)以水调温
2)以水调气
3)以水压碱
4)以水控草
5)以水调肥
3.
1)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气温以及播种方法而定。

2)肥地宜稀,瘦地宜密;
3)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
4)早播宜稀,晚播宜密;
5)气温高的地区宜稀,气温低的地区宜密。

4.
1)选用抗倒伏品种
2)增施磷钾肥
3)使用生长调节剂
4)合理的灌溉控制基部节间徒长。

5.
1)去雄和人工授粉:在玉米雄穗刚抽出三分之一,尚未进行散粉时进行。

在开花授粉期间,如遇不良环境由人工进行辅助授粉。

2)除去无效果穗
3)站秆扒皮晾晒:在玉米蜡熟末期,将苞叶轻轻扒开,使子粒全部外露直接晒到阳光。

4)放秋垄拔大草:在玉米灌浆后期进行。

通过浅除松土,提高地温,促进玉米早熟增产。

六、论述题
凡环境条件利于蛋白质的形成,子粒的蛋白质含量即增加,油分含量则下降;反之,若环境条件利于油分形成,则油分含量会增加,蛋白质含量则下降。

1)气候条件的影响:气候凉爽、雨水较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大豆含油量的提高。

2)地理纬度的影响:原产于低纬度的品种蛋白质含量高,油分较低;原产于高纬度的大豆品种,油分含量高,蛋白质含量较低。

3)与海拔高度的关系:一般低海拔处大豆蛋白质含量高,油分含量低;高海拔处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低,油分含量高。

但低纬度地区,海拔低处的大豆子粒含油量高,海拔高处的油分含量低。

4)播种期的影响:春播大豆蛋白质含量和油分含量都高于秋播和夏播。

5)施肥的影响:施氮、磷或者混施均可增加子粒的蛋白质含量,单施农家肥会使含油量下降。

微量元素会对子粒的品质形成产生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