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烟草生产技术4
涂抹法:是将药液均匀涂抹在每一个叶芽中。
思考: 如何根据烟株的长势长相进行合
理的封顶打杈?
五、防治病虫害
主要病害:
真菌病害:黑胫病、赤星病、炭疽病、白粉病。 细菌病害:野火病(角斑病)、空胫病。 病毒病害:普通花叶病(TMV )、黄瓜花叶病(CMV)、
烟草丛顶病(TBTD)。 线虫病害:线虫、胞囊线虫、根腐线虫等。
主要虫害:
地下害虫:地老虎(小地老虎)。 刺吸式口器害虫:烟蚜、斑潜蝇。 食叶害虫:烟青虫(棉铃虫)、斜纹夜蛾。
六、早花与底烘
(一)早花的预防与处理 早花是指烟株未达到正常栽培条件下本品种
应有的高度和叶数就提前现蕾、开花的异常现象。 发生早花的烟株现蕾期明显提前;叶片数明
显减少,烟株生长势弱、株形矮小、叶片小而薄。 早花严重时,单株叶数大幅度减少,多在13-14片 叶以下;轻度早花则单株叶数减少较少,对产量、 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
3、打顶方法
就个体而言,将整个花序连同其下2-3片小叶 一起摘除;就群体而言,同一烟田烟株生长整齐 一致,采取一次性打顶,生长不整齐的烟田,一 般在4-7天内进行2-3次打顶,最后一次把不整齐 的烟株顶芽也摘去,尽量调控烟株高矮、大小和 烟叶成熟整齐一致。
打顶注意事项:
打顶应在晴天上午进行; 打顶后,烟株主茎的顶端要略高于顶叶的 叶基部; 先打正常烟株,再打带病烟株; 打顶摘下的花序、烟芽等,带出烟田。
中耕对烤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二)中耕的方法和时期
中耕必须按当地当时的气候,栽培条件与烟 草的生长发育、土壤性质及杂草滋生情况,采取 适宜的方法,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烟农说: “头遍浅、二遍深、三遍培土围好根”,锄地时 应掌握近锄浅(深度3-5厘米),远锄深(5-10 厘米),八面见锄,棵棵锄匀。
第一次在移栽后7-10天,结合第一次追肥浅中 耕,深3-5厘米; 第二次在移栽后15-20天左右,结合第二次追 肥深中耕,深度在10-15厘米左右,除尽杂草,促 进发根; 第三次在移栽后25-30天内结合最后一次施大 压肥时进行,离烟株近浅锄、离烟株远深锄。
(二)确定灌水时间依据 土壤湿度 一般土壤湿度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60%以下就要灌溉 形态指标 烟株水分亏缺,常从植株形态上反 映出来—叶片萎蔫程度。 生理指标 是合理灌溉的较好依据(叶片的水 势)。 “三看”的方法 广大烟农从生产实践中总结 出“看天、看地、看烟株”的灌溉经验。
(三)灌水方法
1、穴灌 2、沟灌 3、滴灌 4、喷灌
(三)烟株打杈
烟株的打杈又称摸芽、去蘖、摸荪、掰烟杈。 烟株封顶后,由于顶端生长受到抑制,促进了腋 芽萌发生长,腋芽由上而下陆续萌发长成烟杈。 烟杈是烟株上的一个分枝,同样能开花结果,消 耗大量水分、养分。
1、早打杈 杈芽长出1寸左右,杈叶未张开时打去,称为打
“鸡嘴杈”,这时杈小,养分消耗少,而且脆嫩易打, 伤口容易愈合。
大田管理的目标及指标
总体目标:大田烟株整齐一致,个体壮、群体 旺。
“十无一度”:顶无烟花、腰无腋芽、沟无积 水、地无杂草、叶无病班、无缺株、无弱株、无板 结、无缺素症、无脱肥,提高田间生长整齐度。
3)干旱和涝灾 烟草是怕旱、怕涝的作物。在其可变营养生长
期间遇干旱、涝灾的恶劣环境,可变营养期缩短, 花芽分化提前。生产上,育苗后期主要抗旱防涝, 大田移栽后,若遇连续干旱天气,应及时进行抗旱, 结合中耕保绝大多数烤烟品种对日照长度的 反映不敏感,以每天12小时的日长烟株叶数最多, 每天8小时以下的短日照有促进花芽分化提前的 作用。但短日照必须在低温条件下才会有促进花 芽分化提前的作用。
(四)烟田排水 1、淹水对烟草的危害 1)氧气不足抑制烟株生长 2)嫌气细菌活跃 3)淹水影响烟草的生长发育 4)淹水降低烟叶的产量和品质
2、烟田排水措施 1)平地烟田排水 2)坡地烟田排水
四、封顶打杈
(一)封顶打杈的作用
1、去除顶端优势,促使烟株体内养分重新调整 分配; 2、利于中上部叶片的充分发育和成熟,从而提 高烟叶的产量和品质; 3、促进根系发育,提高肥料利用率; 4、减少病虫害; 5、提高烟叶成熟度。
1、底烘发生的原因
1)光照不足 密度过大,田间郁闭,叶片相互遮 阴,下部叶受光量过少,光合作用制造光合产物少,不 能满足叶片维持其生命活动的呼吸消耗量—“饿烘”。
2)土壤水分不足 气候干旱,土壤水分严重不足, 烟株吸收的水分和矿质养分不能满足维持整个烟株的生 命活动需要—“旱烘”。
3)水分过多 天气阴雨连绵、田间积水,大田烟 株的根系活动层处于渍水状态,土壤通气状态很差,造 成根系活力大幅度降低甚至死亡,影响根系对矿质营养 的吸收—“水烘”。
(二)封顶技术 封顶:又称为打顶、摘心、打头、打尖、断尖等,
指现蕾后适时除去顶端花蕾或花序(连同小叶)。
1、打顶时期与打顶方式
1)扣心打顶 当花蕾还包在顶端小叶内时,就小心扒开
幼叶,用镊子或小竹签将花蕾摘去。一般仅适 用于烟株营养状况差以及土壤肥力差、施肥不 足或因降水过多、养分淋失严重等土壤供肥能 力差的烟田。
2、打顶时期和留叶数的确定
1)品种特性 正常栽培条件下,K326、云烟85、 云烟87留叶19-22片,NC82留叶18-20片,红大留叶 16-18片。 2)营养状况 烟株长势强,适当多留叶;烟株营 养状况差、长势弱,少留叶。 3)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较高,施肥量大,多留叶; 土壤肥力较低、施肥量少、植株矮小、长势弱的烟 株,适当少留叶。
2)现蕾打顶
当花蕾长到长 约4-6厘米时,花蕾 与幼叶已明显分开, 此时将花蕾、花梗 连同其下2-3片小叶 (又称花叶)一并 摘除。
3)初花打顶
当顶端花序伸出 顶叶,主轴上的第 一朵花刚开放时, 将整个花序连同其 下2-3片小叶一并摘 除。
4)盛花打顶
当烟株顶端花 序大量开放或处于 盛花期时,将整个 花序连同其下2-3片 小叶一并摘除。
(三)提沟培土 1、培土的作用
1)增加活土层; 2)促进不定根大量发生; 3)便于烟田排灌; 4)防风防倒伏; 5)减少病害的发生; 6)便于田间操作。
2、培土要求
适时培土 摆大盘后至团棵以前; 培土高度 雨水多,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培 土要高一些,在干旱,地下水位低的地区,培土 适当低一些; 培土质量 充实饱满沟直、墒底平、墒面呈 板瓦型,不留空隙、不易崩塌; 培土时机 晴天土壤湿润松散时进行。
2、底烘烟的预防
合理密度 及时打顶,合理留叶,彻底除芽 及时清理底脚叶 高台垄、深挖沟
3、补救措施
烟田一旦发生底烘,应及时采收底烘烟 叶,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防止底烘进 一步向中部发展,尽量减少损失。也可以喷 施0.5%的尿素溶液,以改善下部叶片的生理 机能和营养条件,对延缓烟叶的衰老有一定 的效果。
促进烤烟的生长发育,因而团棵期明显提前,大田 生育期缩短,营养积累时间相对延长 。 5)加强田间管理
中耕培土和清除杂早,保证水及时供应,土壤水 分过多时,应及时做好排水工作,增施肥料,及时追 肥。
3、早花的处理 1)对早花发生程度严重的烟株 应果断放弃
主茎烟生产,改为杈烟生产。做法为:及早削去主 茎,留底叶2-3片,以促进腋芽萌发,选留一个壮芽, 将选留的腋芽培育成健壮的侧枝。
足的烟区,应选用对低温不敏感的品种,对于短日 照烟区,应选用对日照时数不敏感的品种;
2)适时移栽 确定移栽期时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低温、干旱、
涝灾、营养不良等恶劣环境导致早花的发生。
3)提高移栽质量 加强苗床管理,及时追肥、除草,培育壮苗移栽;
移栽成活后,及时追肥、中耕,并适当进行培土。 4)提倡地膜覆盖
二次培土(地膜烟) 时间要求:移栽后45-50天内进行。 规格要求:培土高度35-40厘米,培土时结合中 耕、除草。
二次培土可促进 根系生长,提高烟叶 产量和质量。
思考: 在伏旱非常严重的烟区,如何进
行烟株培土?
三、灌溉排水
(一)烤烟生长期需水规律 就烟株整个生育期需水情况来看,前期宜少,
适当控制地上部分的生长,以促进根系的发生发 展为主;中期宜较多,以促进地上部分的生长为 主;后期又宜少,以有利于烟叶内有机物质的积 累为主。总的管理原则基本上是采取“控”、 “促”、“控”的原则。
2、勤打杈 每一叶腋间,有3个潜伏芽,一个主芽和两个副
芽,称为腋芽,打去一个还会再发,每隔5-7天应打 一次,连续打3-5次。
3、彻底打杈 烟农说:“封顶不打杈,鲜烟多干烟少,质量
不好;及时封顶打杈,鲜烟少干烟多,质量好”。
封顶打杈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药剂抑芽
由于人工抹杈费工较多,抹杈操作又处于农 忙季节,尤其是人少地多的地区或种烟面积较大 的农户,往往不能及时抹杈,造成产量和品质严 重降低,另外,操作过程又容易传染病害,所以 世界各地都在研究利用化学药剂抑制烟草腋芽, 现在国内烟区都在大面积推广化学抑芽。
第六节 烟草的大田管理
主要内容:
一、保证全苗 二、中耕、培土 三、灌溉排水 四、封顶打杈 五、病虫害防治 六、早花与底烘
一、保证全苗
(一)保证全苗的意义 缺苗影响烟株的生长。 缺苗太多直接影响烟叶产量和质量。
(二)保证全苗的措施
1、确保全苗,一苗不缺 移栽少缺苗,争取不缺苗是第一道防线; 治虫胜似补苗,要早治、治好,治虫工作经常化; 查苗补苗、株苗必争,有缺必补是第三道防线。
5)移栽弱苗、老苗
育苗过程中,若播种密度过大,间苗不及时, 造成烟苗徒长,形成“高脚苗”、弱苗,以及因 播种期、移栽期安排不适当造成苗龄过大,均可 能导致早花的发生。
6)田间管理不当 烟草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在施肥量不足
(尤其氮素营养不足)、土壤肥力低下、结构 不良、水分不足等恶劣环境条件下,烟株吸收 土壤养分受影响,不能满足烟草正常生长发育 对养分的需求。
2)对早花发生程度较轻 的烟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