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对立统一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对立统一

难点22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对立统一
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分道扬镳,30年代,两党携手抗日。

八年抗战中,国共两党之间虽有摩擦,但维持了合作,并最终取最了抗战的胜利。

这些都充分证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国共两党在民族存亡之际,都能搁置分歧,以民族利益为重,共赴国难。

●难点磁场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坚持到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有利于维护国民党统治
B.中共努力维护统一战线
C.英美迫使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
D.中日民族矛盾占主要地位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现我最高统帅,已严令18集团军及新四军概于(民国)30年1月底以前遵照前令撤至冀察鲁北及晋北之一部……。

(如中共)置军纪国法于不顾,是即有意破坏抗战……中央必能以极周密之处置与严正之方式执行军纪……我各级党部团部各宣传机关,……应根据前述事实与下列方针,以纠正中央之态度;以泛指口吻影射中共违反军令军纪之行为,督促政府严肃军纪。

……
——1940年10月国民党中央给《上海报》密令材料2 国内一部分人士正在策动所谓新的反共高潮,欲以所谓中日联合“剿共”结束抗战局面。

……兹奉电示,限期北移。

德等考虑再三,认为尊行命令与府顺舆情,仍请中央兼筹并顾。

对于江南正规部队,德等正拟苦心说服,劝其顾全大局,尊令北移。

——1940年11月9日,朱德、彭德怀等复何应钦电文材料3 重庆对于中国共产党势力的不断增长确实感到担忧。

……蒋介石集团现在应有所选择。

……如果重庆不能镇压共产党,那么日本不得不考虑共产党势力增加的后果。

——1940年12月10日,日本东京《国民新闻》报社社论材料4 现在,我们对国民党政府对新四军所采取的行动表示了否定态度。

这(皖南事变)有碍于抵抗日本的进攻。

……如果日本人在中国感到吃紧,他们就会节制自己向南方和北方扩张的野心。

——1940年1月底,美国驻华代理武官巴雷特谈话摘自《在华使命》请回答:
(1)据材料1,指出国民党政府蓄意制造皖南事变的表现。

结合材料1、材料3,指出国民党政府与日本有何共识?达成共识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
(2)从材料2看,中共对“北移”存有顾虑,它为什么还要让部队“遵令北移”?
(3)结合材料3和材料4,说明美国政府否定皖南事变的原因。

这是否表明它放弃了一贯对待共产党的基本立场?
●案例探究
1.(★★★★)皖南事变反映出
A .蒋介石集团企图重演“四·一二”政变故伎
B.国民政府的政策重心开始由抗日转向反共
C.蒋介石集团既要反共又不敢与中国共产党决裂
D.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阶级斗争成为国内主要矛盾
命题意图: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应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识依托:皖南事变的背景。

错解分析:本题有可能错选A项。

从现象上来看,“四·一二”政变和皖南事变都是蒋介石集团破坏统一战线的表现,但从实质上说,两者是有差别的。

前者表明蒋介石集团的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