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作文教案新部编本(下)

二年级作文教案新部编本(下)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自主习作教学设计(二年级下)濮阳市油田第四小学二00七年八月目录1、寒假趣事 (3)2、《宿新市徐公店》看插图编故事 (3)3、《春天里的发现》(语文园地一) (4)4、《我身边的小雷锋》 (4)5、写一个人的外貌 (5)6、听记故事 (6)7、《校园的柳树》 (7)8、句群训练(学好总分句群) (8)9、《把小鸭子送走吧》 (9)10、根据提供的材料编童话故事 (9)备注:单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双周进行习作训练。

1、寒假趣事教学目标:1、能清楚完整的向他人介绍自己寒假中的一件趣事。

2、能把这件趣事有条理地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意思连贯、内容完整、构思有新意。

●情境创设:情境一:同学们好,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结束了,咱们也有好长时间没有见面了。

这个假期,你一定过得很快活,一定有许多话或者高兴的事情想告诉大家,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

情境二:课件出示一个卡通小孩:“嗨,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叮当。

这个寒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了美丽的冰城——哈尔滨。

那造型各异、晶莹剔透的艺术冰雕让我大饱眼福,流连忘返;我尝遍了各种美味小吃,味道真是好极啦,现在想起来还直流口水。

咳,我光顾着自己说了,这个寒假,我想你们一定过得也很快乐,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想讲给我们听,对吗?”●构思指导:1、想一想:你打算向大家说什么事?2、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3、把自己的趣事最有趣的部分说说有趣在哪。

2、《宿新市徐公店》看插图编故事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合理想像的能力。

2、结合插图围绕诗意写一段通顺完整的话。

●情境创设:古诗《宿新市徐公店》配乐朗诵●构思指导:指导看图观察:(1)明确观察顺序:从远到近(2)观察内容:图中都有哪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重点观察树、追黄蝶儿童的神态、动作,油菜花,想象心情,感受春之趣。

3、《春天里的发现》(语文园地一)课前准备:在校园里、上学的路上、公园里等地发现春天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合理想像的能力。

2、结合课本第一单元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点。

3、写话时努力做到语句通顺、意思连贯、结构完整。

●情境创设:学了第一单元的课文,我们看到了春天。

小草探出了脑袋,蝌蚪快活地游泳,布谷鸟欢乐地歌唱,人们在田野里踏青,小朋友在空地上放风筝……春天多美好!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在春天里的新发现吧!●构思指导:从多方面观察:植物、动物、人、天气等,抓住特点及变化。

4、《我身边的小雷锋》课前准备:了解雷锋精神,收集雷锋故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身边寻找小雷锋,抓住人物特点,通过具体事例体现雷锋精神。

教学过程:●情境创设:配乐诗朗诵《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雷锋精神平凡而伟大,在我们身边就有许许多多的小雷锋,让我们找找吧!●构思指导:1、交流雷锋故事,了解雷锋精神:助人为乐;勤奋学习;待人真诚;谦虚好学;不图虚名;……2、寻找小雷锋:你找到了谁?他有什么特点?(包括外貌特点、性格特点及所具备那种雷锋精神)3、通过具体事例来体现:生活的平常小事,围绕你要表现的雷锋精神选区具体事例。

抓住人物在事件中的神态、动作、语言具体描写。

5、写一个人的外貌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观察人物外貌要抓住特征。

2、写话能努力做到语句通顺、意思连贯、结构完整。

●情境创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的外貌也有所不同,只要做个留心的人,就会记住身边许多人,也许会交上很多朋友。

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猜猜他(她)是谁”,看谁是个有心人!“猜猜他(她)是谁”“画像”一:我有个可爱的学生。

他长得很健壮,个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眼睛不大不小,皮肤不白不黑,鼻子和嘴巴端端正正的,常穿一身半新半旧的衣服。

“画像”二:我有个可爱的学生。

他高高的个子,全身胖乎乎的,腮帮子鼓鼓的,一双又黑又浓的剑眉下闪动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他的下巴上有一颗小黑痣,笑起来露出两颗小虎牙。

平时他总爱穿一套天蓝色的运动服。

(1)猜一猜;(学生能猜出第二个)(2)比一比:引导学生明确第二个比第一个写得好,品析写人物外貌要抓住特点。

●构思指导: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抓住人物各部分的特征进行仔细观察。

1、整体感知:让学生观察某某同学2分钟(可从身材、衣着、精神等方面观察),再引导学生用一两句话把人物的印象说一说。

2、局部观察(上——下)——注意引导学生从中心入手有侧重点进行局部观察。

(1)头部(发型、脸、眼等)(2)衣着(上衣、下衣、鞋等)注:让学生抓住局部的形状、颜色等特征认真观察,从而进行合理想像,如:某某的眼睛圆圆的就像两颗黑葡萄等。

3、整体回顾让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对入物的整体印象。

6、听记故事课前准备:准备故事《好斗的小公鸡》教学目标:1、注意提高学生的听力及语言组织能力。

2、培养学生专心听故事,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故事情节,注意把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3、写故事能努力做到条理清楚,说清主要内容,明确中心。

●情境创设:情境一:可做一位“故事老人”的形象,也可教师直接扮演故事老人“小朋友们,我是故事老人,听说你们很了不起,能看图编出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我很愿意与你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在我这里有许多精彩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听完故事要能记下来,可以吗?”情境二:学会倾听是一种美德,会听的孩子才是最聪明的孩子,现在,你们已经会看图编故事了,可要成为“小小故事家”还得具备听记故事的能力,将听过的故事有条理的记下来,那可真了不起!你们行吗?●听故事训练:要求:1、认真听,抓住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2、认真想,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附故事:好斗的小公鸡鸡妈妈有一个孩子——小公鸡。

它的名字叫娇娇。

它美丽极了,大红冠子,花彩衣,翘着五颜六色的大尾巴,谁见了它都夸,天长日久,它就骄傲起来。

有一天,小公鸡到老母鸡家去做客,老母鸡热情地招待它,请它坐下,然后老母鸡倒茶去了。

小公鸡却没有坐下,它这边转转,那边看看,忽然看见前面有一面明晃晃的镜子,镜子里面有一只和它一模一样的小公鸡,它很奇怪,也很生气。

它说:“我美,还是你美,咱们比一比!”说着就张开翅膀扑了上去,和镜子里面的小公鸡吵得面红耳赤,还打了起来。

它们越打越猛,打了几个回合,不分胜负。

小公鸡更加生气,脖子上油亮油亮的羽毛也全竖起来了。

小公鸡的冠子碰破了,鲜血直往外流,羽毛也掉了不少。

镜子里面的小公鸡也流了血,羽毛也掉了不少。

正在这时,老母鸡倒茶回来了。

老母鸡说:“小公鸡,那是你自己的影子。

”小公鸡仔细一看,是啊,真是自己呀,它羞红了脸。

老母鸡说:“美不美不在外表,还要看能不能帮助人做事。

”小公鸡听了,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从此它天天为人报晓了。

●说故事训练:叙述听到的故事,可先自由说,再指名说,及时评议。

●记故事训练。

7、《校园的柳树》课前准备:观察校园里的柳树。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合理想像的能力。

2、写话时努力做到语句通顺、意思连贯、结构完整。

●情境创设:春天来了,我们的校园随着春姑娘的到来也发生着变化,用我们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用我们美好的心灵去感受,校园里充满生机的是什么?配乐诗朗诵:《咏柳》、《柳树醒了》●构思指导:观察方法:看一看:柳树的姿态(婀娜多姿,像一位长发的小姑娘);颜色变化(黄绿色—嫩绿—翠绿色—墨绿);柳叶的形状大小变化。

摸一摸:柳条软了;柳芽嫩嫩的;柳絮……闻一闻:青青的味道8、学好总分句群教学目标:1、通过指导让学生了解总分句群。

2、会用总分句群说明或描述事物。

●明确总分句群:教师简述总分句群的重要性、普遍性,引起学生兴趣。

(提示:总分句群是表示总述和分述的关系。

)●练习指导:1、出示总分句群,引导品析:(1)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

它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眼睛。

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好像擦过油。

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重点引导体会首句总述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后三句围绕首句分别描述松鼠的眼睛、毛和尾巴)(2)动物的舌头,无奇不有。

猫的舌头上有肉刺,它经常用舌头梳理向上的毛。

狗的舌头在天热时总是伸出来,帮助散发身体中的热量。

长颈鹿的舌头,能把树上的嫩枝嫩叶卷住,这样吃起来多方便。

企鹅的舌头上,长着尖尖的牙齿,能逮住滑溜溜的鱼虾。

啄木鸟的舌头是细长的,舌尖长着倒刺,能把害虫从树洞里钩出来吃掉。

蛇的舌头细长分叉,不停地吐进吐出,能感觉周围的动静。

动物的舌头是多么奇妙啊!(引导学生自己找出总述句和分述句,弄清句子之间的关系)2、写话训练:(限时15分钟)(1)写写我们的学校。

(提示:总述句“我们的学校多么美丽啊!”分述句可抓住学校的景物认真观察,如小草、柳树、教学楼、操场等)(2)写写公园的美丽。

(提示:可围绕“美丽”抓住公园的各种景物描写)(3)写写学校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

形式:可分小组各写一个;也可由学生自由选题。

9、《把小鸭子送走吧》情景:家在楼上的九岁的冬冬养了两只小鸭子,得病死了一只,还剩一只,这只小鸭子一天天长大,在楼上养不合适了,妈妈想把它送给一个家在郊区亲朋那里,那里有山有水,是个好地方。

冬冬不让。

请你劝劝冬冬把小鸭子送走吧。

参考思路:鸭子孤独楼上养不合适鸭子在有山有水的地方幸福(有水有鱼虾,有山有虫子)鸭子还是你的,常去看鸭子。

10、根据提供的材料编童话故事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能根据提供的材料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明确训练目标。

1、比一比看谁的想像力丰富。

2、看谁能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猴、象、猫、兔、虎、森林、陷阱)自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编故事。

1、出示提供的材料(见上),让学生明确。

2、引导构思。

(进行说话训练)⑴整体感知:说一说你打算用这些材料编一个什么故事?⑵具体指导:开头:说一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等。

经过:具体说一说他们之间发生的事件(抓住活动内容、人物对话、人物心理去描述)结果:故事的最终结果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相关主题